哺乳期乳腺炎致乳腺脓肿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0-08-26 09:32刘金平李祥平姚振宏刘溪
江西医药 2020年8期
关键词:乳晕哺乳期乳腺炎

刘金平,李祥平,姚振宏,刘溪

(江西省萍乡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科,萍乡 337000)

乳腺炎常发于女性哺乳期, 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而乳汁淤积则是细菌感染的基础[1]。 通过排出淤积乳汁、应用抗生素、乳腺按摩等方式能有效促进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病情缓解, 减少疾病对母乳喂养的影响[2,3]。但哺乳期乳腺炎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或致病菌毒性较强,则会继发乳腺脓肿,而乳腺脓肿会引发更为明显的肿胀、疼痛等症状,不仅影响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 还会增加乳腺炎治疗难度[4,5]。 近年来,临床上常采用负压引流术治疗乳腺脓肿,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6]。 但负压引流术属于创伤性治疗, 会给乳腺脓肿患者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与心理压力。 因此,临床上愈发注重对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继发乳腺脓肿形成的预防工作,以避免创伤性治疗的应用。 基于此,本研究着重分析导致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继发乳腺脓肿的危险因素, 旨在为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临床干预提供指导,以降低乳腺脓肿发生率。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 年2 月-2020 年2 月本院内符合条件的116 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⑴纳入条件:①根据《实用乳腺病学》[7]中的相关标准确诊为哺乳期乳腺炎,并明确是否继发乳腺脓肿;哺乳期乳腺炎诊断标准为:哺乳期女性,乳房局部红肿热痛,可伴有发热,乳腺超声提示乳房内混合回声或无回声;哺乳期乳腺脓肿诊断标准为:乳房触诊有波动感,乳腺超声探头加压后可见液体流动,穿刺可抽出脓液;②初次患病;③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实验室资料均完整。⑵排除条件:①合并乳腺肿瘤;②合并感染性疾病;③合并免疫系统疾病。116 例患者,年龄22-38 岁,平均年龄(30.12±5.52)岁;产次:1 次 60 例,≥2 次 56 例;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34 例,初中以上82 例;首次母乳喂养:是 62 例,否 54 例。

1.2 方法

1.2.1 乳腺炎的治疗方法 ⑴使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 采用50%硫酸镁溶液浸湿纱布对患者的患侧乳房进行热敷,0.5-1 h/次,2 次/d,热敷后,采用吸奶器吸出淤积乳汁。 ⑵根据患者意愿进行乳房按摩,适用于乳汁淤积期、无发热与局部红肿表现的患者,医护人员以手掌大鱼际着力于患者患处,肿胀部位施以轻揉手法,有硬块部位施以揉压手法,按摩至肿胀、硬块明显改善后,沿乳根以小鱼际自患者的乳房肿结处向乳头方向做反复、快速的振荡推赶,直至产生微热感。 ⑶哺乳后及时清洁乳房,乳头凹陷患者,局部热敷乳房变软后,采用吸奶器将乳头牵出再哺乳;乳头皲裂患者,指导哺乳时让婴儿尽可能多地含住乳晕,进而减少乳头受到的刺激, 并使用乳头保护器防止衣物摩擦乳头。 ⑷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针对乳汁浓稠的患者,增加其饮水量和蔬果的摄入;针对乳汁较清的患者,增加其蛋白质的摄入。

1.2.2 乳腺脓肿的判断与治疗方法 根据 《实用乳腺病学》[7]中的相关标准明确患者是否继发乳腺脓肿。 继发乳腺脓肿的患者停止母乳喂养,接受超声下穿刺引流术治疗。 患者保持仰卧, 进行局部麻醉,对穿刺部位做常规清洁消毒后,于超声引导下采用穿刺针进行穿刺, 连接真空负压系统吸出脓液,脓液完全排出后采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患处。术后放置负压引流,并行常规抗感染治疗。

1.2.3 基线资料调查 设计乳腺炎致乳腺脓肿基线资料调查问卷, 查阅全部产妇的资料档案, 统计116 例患者年龄 (22-25 岁、26-30 岁、31-35 岁、36-38 岁)、产次(1 次、≥2 次)、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初中以上)、首次母乳喂养(是、否)、最高体温(≤38.5℃、>38.5℃)、发热病程(≤48h、>48h)、平均哺乳时间(≤0.5h、>0.5h)、发病侧(左侧、右侧)、发病部位(乳头乳晕、其他部位)、非医务人员按摩(是、否)等相关资料分布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若期望值<5,则采用连续校正卡方检验;采用多项Logistic 回归分析检验导致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继发乳腺脓肿的危险因素,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乳腺脓肿发生率 116 例患者中,21 例发生乳腺脓肿,乳腺脓肿发生率=21/116×100%=18.10%。

2.2 单因素分析 初步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产次、文化水平、最高体温、平均哺乳时间、发病侧与哺乳期乳腺炎致乳腺脓肿无关(P>0.05);首次母乳喂养、发热病程>48h、乳头乳晕发病、接受非医务人员按摩可能是哺乳期乳腺炎致乳腺脓肿的危险因素(P<0.05)。 见表 1。

2.3 多项Logistic 回归分析 以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乳腺脓肿发生状况为因变量,发生赋值为“1”,未发生赋值为“0”;以首次母乳喂养状况、发热病程、发病部位、 非医务人员按摩状况为自变量并赋值(见赋值表2)。经多项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首次母乳喂养、发热病程>48h、乳头乳晕发病、非医务人员按摩是导致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继发乳腺脓肿的危险因素(OR>1,P<0.05)。 相关参数见表 3。

表1 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继发乳腺脓肿的单因素分析

表2 哺乳期乳腺炎致乳腺脓肿影响因素自变量赋值表

3 讨论

女性哺乳期可能会发生乳汁淤积的情况,这会为细菌感染提供有利条件, 进而导致乳腺炎的发生。 部分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未能及时接受正规治疗,导致病情进展引发乳腺脓肿。 乳腺脓肿会影响正常的母乳喂养,且患者需接受切开引流或穿刺引流等创伤性治疗。 创伤性治疗不仅会增加乳腺脓肿患者的经济负担,还会严重影响患侧乳房的美观度, 危害患者的心理健康。 因此,预防乳腺脓肿的发生在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 将全部可能的因素纳入后,经单因素与多因素检验结果显示,首次母乳喂养、发热病程>48h、乳头乳晕发病、非医务人员按摩均是导致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继发乳腺脓肿的危险因素。 调查研究显示,哺乳期女性的健康知识水平会影响乳腺疾病的发生率[8]。 首次进行母乳喂养的女性缺乏相关知识与经验, 常采用错误姿势与手法进行哺乳, 并且缺少对乳房的清洁与保护意识,导致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生,此类患者发病后未能及时纠正错误的哺乳习惯, 又未及时接受相关治疗,导致病情进展,继而引发乳腺脓肿[9]。 可见医院应加强对产妇尤其是初产妇的健康教育,指导产妇在产后掌握正确的哺乳方法,这主要依赖于产后延续护理的展开[10,11]。 发热是细菌感染患者主要症状之一,而发热病程通常与感染程度、细菌种类等有关。 乳腺炎患者若感染程度较高、致病菌毒性较强,则局部的炎症反应较为严重,机体免疫反应后生成的脓液也相对较多, 脓液积聚达一定程度即会导致患者继发乳腺脓肿[12,13]。因此,临床上应密切关注发热病程较长的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及时做细菌培养明确致病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此外,母婴健康管理护理站、社区药剂师服务也有助于提升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家庭管理质量, 对降低乳腺脓肿发生率有一定积极意义[14,15]。乳头乳晕位于人乳房的中央部位,皮肤较为脆弱,发生感染后容易出现炎性水肿,进而影响乳汁排出[16]。 由此可见,哺乳期女性应注重对乳头乳晕的保护, 例如哺乳时保证婴儿含住尽可能多的乳晕,以减少乳头乳晕受到的刺激,尤其是伴有乳头凹陷或皲裂的女性, 可通过穿戴保护器保护乳头乳晕[17,18]。最后,本研究发现非医务人员按摩也会导致哺乳期乳腺炎继发乳腺脓肿。 研究表明,乳腺按摩对治疗乳腺炎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局部充血,疏通堵塞的导管[19,20]。但乳腺按摩仅适用于乳汁淤积期的哺乳期乳腺炎患者,此时期患者虽有局部肿块、胀痛症状,但局部皮温正常,且无发热与局部红肿的表现,若对化脓性乳腺炎患者进行按摩则会加重局部炎症。 此外,乳腺炎患者自身或其家属的按摩操作通常不够规范,如按摩手法错误, 可能会导致淤积的乳汁更加难以排出, 按摩时未进行清洁杀菌则会进一步加重局部细菌感染。 因此,医护人员应反复向产妇及其家属强调产妇发生哺乳期乳腺炎时不可接受非正规的按摩治疗,而对来院治疗的患者,可指导其家属购买合格的无菌手套、润滑液等用品进行按摩,并掌握正确的按摩手法。

表3 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继发乳腺脓肿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综上所述, 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继发乳腺脓肿与首次母乳喂养、发热病程长、乳头乳晕发病、非医务人员按摩具有密切关联, 临床上可通过加强对产妇的健康教育、 加强伴发热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指导哺乳期女性保护乳头乳晕、指导患者家属规范进行乳腺按摩等方式降低乳腺脓肿发生率。

猜你喜欢
乳晕哺乳期乳腺炎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哺乳期乳房也有脾气
乳晕又大又黑能改善吗?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哺乳期乳房也有脾气
乳晕变黑是病吗?
探讨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及美学效果
环乳晕微切口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的效果
消炎散结通乳汤治疗乳腺炎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