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庆玲
(嘉兴市南湖区新兴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浙江 嘉兴 314001)
为探究健康教育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与效果,王安社区进行了有组织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和促进活动,收到了明显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2018年1月~2020年1月,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35岁以上社区居民1000名,其中男性476名,女性524名,65岁以上156名,基本符合辖区人口比例。高血压患者350名,糖尿病患者140名,冠心病患者150名,肿瘤患者5名。健康教育前后(一般间隔1~3个月)采用问卷形式和电话咨询两种方式调查被调查人员对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冠心病等慢性病的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行为方式的改变情况。健康教育前后的数据输入电脑做统计处理。
1.2.1 健康教育的内容
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为主,对患者宣教的内容包括用药、行为、心理等,例如饮食方面,要告知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以低盐低脂清淡低糖饮食为主,增加钙离子钾离子的摄入,保证饮食搭配的合理性;用药方面,要求患者遵医嘱服药,不可自行改换药物或对药量增减;行为方面,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等,为其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心理方面,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分析患者不良心理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疏导,缓解其紧张、焦虑、抑郁的心理。
1.2.2 教育形式
健康教育分为群体性健康教育和个体性健康教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通过健康讲座、面谈、家庭访谈、微信、电话等多种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同时每月聘请三甲医院的专家不定期的对这些居民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区卫生局组建了一支由高级职称的卫技人员组成的“健康教育专家团”深入到社区基层进行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宣讲。为了让居民进一步加深印象,社区责任医生进行了及时更换健康教育宣传栏,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播放电教片等方式及时对这些居民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方式。对居民针对性的健康需求及时解决,有困难的及时向上级反馈帮助解决。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高血压糖尿病高危患者的管理标准,参照《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四版)》2017年6月,社区医生在对患者随访的同时及时对这些居民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前后社区居民对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比较。
表1 社区居民在健康教育前后对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变化
表2 社区居民在健康教育前后对危险因素行为的改变情况
表3 健康教育前后社区医生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率的变化
由表1可以看出,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确诊标准的知晓率由教育前的35%提高到85%(P<0.01),糖尿病的确诊标准由教育前的28%提高到60.5%(P<0.01),成人食盐每日摄入标准知晓率由原来的26%提高到70.2%(P<0.01),糖尿病可导致并发症的知晓率由教育前的8.3%提高到教育后的62.6%(P<0.01)。
由表2可以看出,健康教育前后吸烟人数由原来的30.5%下降到27.8%(P<0.05),每日食盐小于6 g的人数比例由原来的26.8%上升到教育后的65.6%(P<0.01),每天进行规律运动的人数比例由原来的33.2%上升到教育后的76.5%(P<0.01)。
而且由表3可以看出社区医生对高血压患者管理率由教育前的49.4%上升到教育后的90.3%(P<0.01),糖尿病的管理率由教育前的42%上升到教育后的70%(P<0.01),患者的依从性也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目前,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趋势也在逐步加快,与社会心理行为因素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慢性病的发生与人口老龄化和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密切相关,努力改变可改变的导致慢性病及其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是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想要让人们充分认识并改变这些不良习惯,只有通过不断的健康教育才能达到。通过对慢性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慢性病患者有效掌握各方面的知识,积极参与防治与治疗,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使患者在最大范围内享受健康。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中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关系。健康教育能唤醒居民的健康意识,促使他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生活和行为方式,掌握自我保健的方式方法,提高全民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以社区为平台的健康教育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关键。然而,鉴于社区居民年龄、文化教育水平、社会背景的不同,我们在平时的健康教育中,正在探索一条既适合大众又要顾及低层次或更高层次的居民的健康教育模式。例如通过广播,宣传画,漫画,手机短信,qq,微信等多种形式开展。总之,健康教育是一项低投入,高收效的社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