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学情分析的方式研究

2020-08-26 06:00
魅力中国 2020年17期
关键词:学情教学活动教学内容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学情概念最早见于黎世法的“最优中学教学方式实验法”[1]。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因材施教”,“材”即可理解为学情,也是教师备课的内容之一。长期以来,语文教师的备课流行着 “三备”的说法,即 “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其中 “备学生”是指备课过程中“了解学生”,其主要内涵是“了解他们对一定学科的有关知识、技能掌握的范围和质量;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了解他们的思维特点、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预测他们在学习新教材中可能出现的问题……”[2]

在高度重视教学效果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意识到学情分析的重要意义。学情分析,一方面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另一方面为课程建设方向提供重要借鉴,利于未来教学的有效性开展。

一、分析内容

(一)班级整体自然情况分析。包括学生人数、性别、文理科、生源地等内容。见表1:

表1:

(二)班级总体成绩情况分析。包括学生的高考语文成绩最高分和最低分、平均分、及格率、各分数段人数分布情况等。见表2 和3:

表2

表3

(三)知识储备。教师在课前应了解课前学生已掌握的语文知识情况及与新知识相关的背景知识,便于针对不同班级在教学内容中的伸缩性调整;

(四)学生学习要求。掌握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便于教师在课堂设计时找到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的契合点,从而有效开展教学;

(五)学生专业需要。这是从专业需要的角度来安排教学内容,从满足专业需要的角度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活动,明确不同专业学生的能力需要侧重点。

二、分析方法

尽管学情分析的重要意义逐渐凸显,但是在现实教学中,真正能够将学情分析落到实处并带来实际效果的案例却不是很多,有效开展学情分析可以采取多种方法的结合。

(一)传统方法

首先,可以采取文献查阅法,通过文献中关于学生学习情况的理论性汇总从年龄特点、性别特点、心理特点等方面掌握学情;

其次,经验分享,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完成情况分析、集体备课、教研会等方式,教师之间交流学生的实际学习表现,以此了解学生。

(二)创新方法

访谈法、座谈法:采用学生个别访谈法和集体座谈法,与学生开展面对面地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实际需要;

问卷调查法:教师预先准备调查问卷,分为课前调查、课中调查和课后调查三个阶段,了解学生;

图表法:可以将分析的结果采用图表的形式直观呈现出来,便于比较分析。如:柱状图分析、雷达图等。

三、结果运用

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 (D.Ausubel)在其名著《教育心理学》的扉页中写到:“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3]

由此,学情分析应该是一个持续性的动态过程,并且实现后续的循环影响。学情分析确实应该开始于教学活动之前,并且要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甚至延续到教学活动结束之后的一定阶段。

猜你喜欢
学情教学活动教学内容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让学情分析贯穿教学的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