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1990—2015年HIV∕AIDS 病人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08-26 10:09杨丽芬黄丽花
大理大学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大理州中位淋巴细胞

杨丽芬,黄丽花

(大理州疾病预防疾控中心,云南大理 671000)

大理州1990年报告首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1994年报告首例死亡病例,截至2015年底累计报告现住址HIV∕AIDS病人8 833例,其中死亡3 111例。大理州涉及抗病毒治疗(ART)在内的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逐年加强,但是每年仍有部分HIV∕AIDS病人死亡。除ART外,HIV∕AIDS病人的死亡受其人口学特征、感染途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解大理州HIV∕AIDS病人的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以便为指导随访和治疗提供依据,对1990-2015年纳入研究的8 760例HIV∕AIDS病人的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下载截至2015年12月31日大理州HIV∕AIDS病例报告历史卡片和随访卡片。纳入标准:①免疫印迹法(WB)确诊HIV阳性;②审核标志为“已终审卡”;③病例类型为“确诊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④现住址为“云南省大理州”;⑤终审日期为2015年12月31日及之前。剔除标准:①地区类别为“外籍”或“港澳台”;②随访状态为“查无此人”或“空白”。

1.2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将1990—2015年大理州报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HIV∕AIDS病人8 760例纳入队列,随访起始时间为确诊阳性日期,截止时间为2015年12月31日。结局事件为死亡(全死因,包括艾滋病相关死亡和非艾滋病相关死亡),截尾数据为存活。生存时间定义为研究对象确诊至死亡或至最后一次随访所间隔的时间。此外,收集和整理HIV∕AIDS病人的一般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ART情况、诊断后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等信息。

1.3统计分析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累积生存概率,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中位生存时间,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生存时间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上统计分析采用STATA 12.0软件完成。

2 结果

2.1人口学特征8 760例HIV∕AIDS病人平均报告年龄为(37.45±12.83)岁;男性占69.59%;汉族占64.67%;农民占58.40%;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7.45%;异性性行为传播占54.80%;医疗机构检测占41.51%。

2.2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

2.2.1 生存状况 截至观察终点,8 760例HIV∕AIDS病人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2.75年(95%CI:12.08~13.75),确诊后一年内死亡902例,占死亡总数35.12%。确诊后1、5、10、15年的累积生存概率分别为85.41%、71.81%、56.78%、38.47%。见表1。

表1 大理州1990—2015年HIV∕AIDS病人累积生存概率

2.2.2 生存时间影响因素 单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传播途径、样本来源、是否接受ART、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是HIV∕AIDS病人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见表2。

将单因素分析P<0.0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IV∕AIDS病人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女vs.男:HR=0.81,95%CI:0.72~0.91)、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vs.初中及以下:HR=0.84,95%CI:0.72~0.98)、传播途径(异性性行为vs.注射吸毒:HR=0.77,95%CI:0.69~0.87)、首次 CD4+T 淋巴细胞计数(≥500个∕μLvs.<200个∕μL:HR=0.26,95%CI:0.22~0.30)、年龄(≥60岁vs.0~14岁:HR=4.43,95%CI:3.72~5.28)、样本来源(医疗机构vs.检测咨询:HR=1.52,95%CI:1.37~1.68)、是否接受 ART(否vs.是:HR=9.59,95%CI:8.58~10.72)。见表2。

3 讨论

1990—2015年大理州HIV∕AIDS病人的中位生存时间为 12.75年,高于德宏州〔1〕、陕西省〔2〕、四川省〔3〕的研究结果。确诊后1、5、10、15年的累积生存概率低于福建省〔4〕的研究结果(92%、82%、73%、68%)和贵港市〔5〕的研究结果(89%、86%、85%、85%)。确诊后一年内死亡HIV∕AIDS病人占死亡总数35.12%,与黄丽花等〔6〕对大理州1994—2012年的研究结果一致(39.1%)。

CD4+T淋巴细胞是评价机体免疫状况、推断病程、确定治疗时机及评价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7〕。本次分析显示,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200~349、350~499、≥500个∕μL的HIV∕AIDS病人的死亡风险分别是<200个∕μL的0.56、0.39、0.26倍,即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越低,死亡风险越高,与苏州市〔8〕及一项全国性调查研究〔9〕结果一致。未接受ART病例的死亡风险是接受ART病例的9.59倍,高于杨跃诚等〔1〕对德宏州HIV感染者死亡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4.96倍)。

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死亡风险发现,女性的死亡风险低于男性,可能与女性的生理、生产生活及行为方式有关,相对于男性,女性吸烟、酗酒、吸毒等严重危害生命健康的不良生活和行为方式明显较少〔10〕。随着年龄增加,HIV∕AIDS病人的死亡风险也增高,60岁及以上年龄段死亡风险最大,这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1〕,可能与老年人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各种疾病多发、服药期间抗病毒治疗药物副反应及交互效应频发有关。文化程度越高,死亡风险越低,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12〕,可能由于文化程度越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越高且更重视自身健康,具备较好的治疗依从性。比较不同样本来源病例的死亡风险发现,医疗机构检测病例的死亡风险是检测咨询的1.52倍,估计与医疗机构病例发现较晚有关。比较不同传播途径的死亡风险发现,异性性行为传播病例的死亡风险低于注射吸毒传播,可能与吸毒人群终止治疗的比例较高,依从性差、对毒品的依赖性大、丙肝的感染率高等有关。

表2 大理州1990—2015年HIV∕AIDS病人死亡率及影响因素分析[n(%)]

综上所述,1990—2015年大理州HIV∕AIDS病人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2.75年。女性、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高是HIV∕AIDS病人生存的保护因素;报告年龄较大、医疗机构检测、未接受ART是HIV∕AIDS病人生存的危险因素。大理州应进一步扩大HIV筛查,加强医务人员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PITC)工作,实现早发现;进一步拓展HIV快速检测点覆盖面,在有条件的县市建立确证实验室,实现早诊断;对HIV阳性病人提供ART,做到愿治尽治,提高抗病毒治疗覆盖率及依从性,实现早治疗。

猜你喜欢
大理州中位淋巴细胞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异形淋巴细胞与T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分析
真相的力量
注重活动引领 凸显数学本质——以“三角形的中位线”为例
跟踪导练(4)
直线运动热点与易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