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诠释看企业经营

2020-08-25 01:58鲁柏祥
农经 2020年8期
关键词:营利性马虎竞争

鲁柏祥

究竟何谓企业?工商管理通常这样定义: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等经济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取盈利,实行独立核算,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法人资格的基本经济单位。这一定义包含了企业的几个要点,但进一步分析也不难发现其局限性。

企业定义的要点与局限

企业定义包含的四个要点

营利性。企业根据投入产出进行经济核算,以获得超出投入的资金和财物的盈余(利润)。既然把营利性作为它的首要,就会带有很强的功利性。

关于组织,可以分为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两类。营利性为企业与行政组织、事业组织、其他社会组织的根本区别。只要是营利性的,我们就把它归为企业这一类。盈利是社会对企业所生产经营的产品的满足程度的认可和报偿。

依法性。企业必然被要求在法律、政策、法规、法令范围内自主活动,对其经营后果独立地享有相应的权益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从法律角度看,凡是经合法登记注册、拥有固定地址而相对稳定的经营组织,都属于企业。

对农业企业而言,研究政策非常重要。因为农业企业更需要与政府打交道,要去争取政府各方面的支持。

社会性。办企业不能随心所欲,企业是社会的产物,不是个人情感意志的表达,也与个人情感意志没有关系。社会性是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并要求做到价值链利益相关者多赢,否则必误入歧途。

法人性。法人相对于自然人而言,是指具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独立财产,能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相应的民事义务,依照法定程序成立的组织。法人应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必须正式在国家有关部门注册备案,完成登记手续;有专门名称、固定工作地点和组织章程;具一定组织机构和独立财产,实行独立核算;独立开展活动。

企业定义的局限性

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上述“企业”定义也存在其局限性。

第一,只是从“物”的方面,而没有从“人”与“物”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去界定企业,忽视人的“存在”,实质上是把企业看成了“物”。

第二,把企业看成是相对封闭、独立的“赚钱”机器,目标是把产品变成金,强调利润中心,逻辑起点在企业自身,通常采用“金本位”管理思想,视员工为经济人、自然人。

第三,没有触及企业经营的艰巨性。

第四,只是描述性的而没有真正揭示企业的本质。

张五常在《经济解释》里曾说:“我不是说任何角度都不可以界定公司。我说资产负债可以界定,即是说财务与税务可以界定,但作为生产组织就不能界定了。然而,无论奈特、高斯,及跟着而来对公司的性质有兴趣的经济学者,一般是从生产组织那方面分析公司的。”由此可见,即使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他们分析的也常常是那个形的东西,而真正本质的东西并没有被触达。

所以,张五常又讲:“从生产组织的角度看,我认为公司可否被界定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合约的选择与这选择带来的代替,而舍无形取有形之手也重要。我今天也认为,从公司与公司之间的角度看生产竞争有不足之处。我们要改进,选取人与人之间或资产(生产要素)拥有者之间的竞争来看世界,而又要明白竞争与合作在基础上是没有冲突的。”

张五常先生的这段话才是把企业的本质揭示了出来,即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去看生产,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竞争,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在竞争。而竞争跟合作本身就不是对立的,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也有竞争,竞争本身就是一种合作,合作的本身也是一种竞争。真正的高手会把对手看成互相切磋技艺的朋友。

所以,从更深层次来讲,企业是艰巨的、复杂的、风险的事业,艰巨、复杂、风险是事业道路上必然会遇到的三只老虎。企业是事业,因此从事事业的人必定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而非“金子心”。由此可见,整天满脑子都是钱、员工没有事业心的企业肯定起不来。

在“艰巨的、复杂的、风险的”三个词中,最核心的是哪个?不言而喻,是风险。风险性是企业真正的本质。英文“Enterprise、Joint Venture”本就含风险之意。

由此可见,企业是艰巨的而不是容易的,复杂的而不是简单的,风险的而不是安全的。但是,现实中很多人往往认为做企业是容易的、简单的、安全的事情,显然没有看到本质。

企业如何正确对待艰巨性、复杂性、风险性

企业如何正确对待艰巨性、复杂性、风险性呢?企业要认识到什么是艰巨的或者为什么是艰巨的,复杂到底复杂在哪里、风险究竟会出现在什么地方……若把这些搞清楚了,也就不艰巨、不复杂、没有风险了。

艰巨、复杂、风险的反义词是什么?那就是认真、规范与高效。

认真。认真有两层含义:一是形容词,指一种态度;二为动宾结构,指实事求是。认真是艰巨的克星。认真的反义词为马虎,而马虎恰恰是常人平时所为。常人每天做事情都是叫完成任務。但是,只要一个人的心态停留在完成任务上,那这个人绝对不可能优秀,更谈不上卓越。

规范。越是复杂的事情,越要规规矩矩,不能乱来。常人的行为常常走向规范的反面——随便。常人喜欢凭记忆做事情,口头挂着“印象中好像是这样做的”。事实上,人的最近的记忆远远不及最初的记忆,越是后面的记忆越模糊。很多人做着做着,就陷入经验状态。很多企业不是没有流程、规范与标准,而在于流程、规范与标准没有被严格地执行。

高效。企业面临的第三只“老虎”就是风险,风险实际上就是比平均水平低。如若行业平均水平是10,而我们的水平是9,那“-1”就是我们的亏损;如果行业平均水平是10,我们的水平是11,那个“+1”就是我们的利润。因此,风险的本质就是表明水平的相对性。而何谓水平?无非是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空间里面,做了比别人更好的事情。因此,风险的克星是高效。一个强调事业的企业,它的员工要有的第三个行为就是高效。高效的反义词是拖拉。

马虎、随便、拖拉,这三种现象在企业职工,甚至管理层、老板身上都经常会发生。但是,企业经营,员工必须实现从马虎、随便、拖拉到认真、规范、高效的转变。

认真、规范、高效是艰巨、复杂、风险的“克星”。只有通过这三招,才能把前进道路上的三只“老虎”打掉。如果马虎、随便、拖拉,产生的结果是这三只“老虎”把我们咬死,哪里还谈什么事业。因此,马虎、随便、拖拉是艰巨、复杂、风险的“帮凶”。

因此,企业经营,首先必须做好两件事情:一是培养员工的事业心;二是要让团队养成共同的行为规范——认真、规范、高效。规规矩矩来,老老实实做,不要给自己任何投机取巧的机会。

所以,不是说开个公司、当个老板就是企业家了。企业家决不是简单将获取利润当己任的人。企业家是做事业的人,是对事业孜孜以求的人,是将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的人。这并不是说他不顾自己的利益,而是他知道只要把事业做好了,自己利益自然就有了。

优秀员工必须明白自己一定要有事业心,要从事业的角度对自己的人生做出与公司发展要求相协调的规划。这样,就可以找到他个人与组织的共同点。这个节点找到了,事情就好办了。但今天很多人喜欢跳来跳去,其实,一个人若没有价值,换到哪里都没用。试想,如果你对企业没有价值和贡献,哪家企业会让你去?

总之,第一,企业从事的是“事业”,是“事业单位”,并非“赚钱机器”,超越“金钱”;第二,竞争法则是自然法则,风险性是企业的真正本质,逻辑起点在市场。第三,既然是竞争,必须要靠人。企业是“人”的集合,这个人是指事业人而非一般意义上的经济人,更是指人所拥有的知识、智慧,而不是简单的躯体。企业其实是一个知识库,企业再生产的过程其实是无形的知识现形化的过程。

基于以上要义,企业经营并非人人都可为之,它需要睿智、意志和才知。睿智就是要求老板对面向未来的外部环境看得准、把得牢,做法既要人道又要符合商道,更要符合天道。意志力則是对老板的精神考验,就像爬山一样的,坚持一下、顶一下就上去了,但大量的人往往顶不过去。因此需要意志力。同时还需要一种才知。但这种才知对高级管理人员、老板来讲,更多的是怎样发挥他人才能的才知,而不是在某一个业务领域的才知。所以,人们常讲只有一流的人才够做企业的资格。为什么这样讲?因为企业的变化最快、最大,企业经营具有不确定性。

猜你喜欢
营利性马虎竞争
竞争的合适位置
广西:民办校可由营利性转非营利性
感谢竞争
民办学校将分类管理
如何平衡友谊与学业竞争的关系?
小马虎
马虎的水管工
营利性组织财政补贴监管制度研究
正确面对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