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洳 杜宇涵 王丹
摘 要:马克思主义强调,“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深刻影响着人与人的关系,又是人与人关系的动态反映。本文主要针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影响因素、对策展开讨论,希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改善可以增强大学生乃至全社会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视程度,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美丽中国的构建。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教育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即“人靠自然界生活”,而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道路上,生态文明教育是重要基石。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他们是否掌握丰富的生态文明知识、是否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能否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关系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生态文明教育已然成为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的调查
为了解大学生生态文明现状,研究小组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镇江两所高校进行调查,受访者都是在读大学生。截止收卷,问卷有效作答人数177,以下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首先,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主体,是整个问卷调查的受众和核心。经过调查,我们可以较为直观地观察大学生主体生态文明观培养的情况。一方面,大学生有较好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自觉。80.52%受访者认为自己在宿舍中较注重节水,79.22%受访者认为大学校园内很少有乱扔垃圾、破坏花草树木等不文明现象。同时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有较强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问卷中,70.13%受访者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与大学生的关系很密切,76.62%受访者对于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现状满意度一般,认为还有改进空间。
另一方面,研究小组发现,大学生总体生态文明知识储备不足,对于基本的生态知识缺乏了解。本问卷设置了四个生态文明知识问题,正确率都在36%左右,正确率最高的是一道垃圾分类题,为49.35%。这说明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有待完善。此外,大学生生态实践活动的缺乏也很突出。在“您会主动参加一些学校或者社会组织的环保活动吗?”中,72.73%受访者选择了“想过但从未尝试”。总体来说,我们发现,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在基础领域的节水和环保意识做的很好,但在实践和知识储备上仍有不足。
其次,高校作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开展的主阵地,在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故而本问卷着重调查高校的学校作为。调查发现,62.33%受访者认为大学在宣传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提升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方面的力度很大,而通过学术讲座报告、学校宣传活动、课堂学习三种方式了解生态文明的受访者占62%,由此可以看出学校的显性及隐性教育都在生态文明知识传播中发生了较大作用。
但目前学校并没有完全发挥主阵地的作用,仍存在一些不足。83.81%受访者认为大学在宣传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提升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方面效果不显著。例如校园生态基础管理不完善,部分学校未实施科学有效的垃圾分类处理,水电限制较少,不利于校内生态保护氛围的养成。
最后,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社会生态文明教育的一部分,也受到社会生态文明教育的广泛影响。迄今为止,社会已对生态文明观进行了较广泛的宣传。据调查,90.91%受访者认为自己从网络电视媒体接收到过生态文明知识。而选择了“家庭和社区教育”的受访者仅21.37%,由此看,目前家庭生态教育和社区生态教育发挥的作用较小,社区环保公共服务职能有待提高。
二、影响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形成发展的因素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树立,不仅需要学校、社会良好氛围的渲染,更在于大学生自身向“社会人”身份的转变,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原有环保知识的掌握基础上更进一步,对公共领域的环境破环继续增强生态行动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其树立生态文明观的主要途径,但制度束缚、经济发展模式制约、个人素养等因素影响了他们生态文明观树立的进程。
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活动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起引导作用,而大学生对于各种类型的宣传都有较高的接受度,其中网络电视媒体和书本报刊的接受度高达80%。从国家层面的科学发展观、习近平“两山”思想,到社会环保组织的积极响应及宣传,再到大学校园内生态文明教育的稳步推行,都能够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树立做出贡献,从而潜移默化地使绿色理念深入人心,促使大学生展现出较好的生态文明意识。
另一方面,长期“注重工业、牺牲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进而导致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起步较晚、发展历史较短的现状,这样一来,问卷中认为国家相关教育制度不完善、高校缺乏实践活动的比例各占44.1%、22.7%的现状就不足为奇了。对此,我国统一的《环境教育法》立法进程缓慢也许是生态文明教育起步晚的结果和上述现状的原因,所以说,各主体对生态文明思想的大力宣传并不足够,更重要的是实践与思想的统一。
此外,大学生的自制力关系到他们对于绿色环保理念的践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生态文明观的发展。外卖导致的88.3%的一次性物品使用率、求异心理等导致的66.2%的公共场所吸烟率……在我们看来,都是可以通过加强自制力缓解的,从而以此来帮助自己更加彻底的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三、促进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的对策
生态文明观是大学生生态保护意识形成與发展的基础,也是其实施生态行动的基石。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在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如果再稍加改进,也许会呈现出更好的效果。
首先,国家教育部门在生态文明教育上处于引领地位。早在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就明确了承担环境教育义务的主体,并将环境教育义务规定为环境保护法规与环保知识的宣传普及。遗憾的是,其中的具体规划和措施还有待完善。而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城市已经率先颁布了相关条例,如《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教育条例》《南京市环境教育促进办法》等,在当地收获了不小的成果,唯一的不足在于,这些条例因缺乏统一明确的法律引导而使各地取得的效果参差不齐。对此,我们设想,全国范围内统一的环境教育法亟需颁布与实施,进而对生态文明教育有更明确具体的引导和审核,避免相关课程的形式主义,推动生态文明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社会作为社会活动的场所,无论是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还是微博、抖音短视频等新兴媒体,抑或是国家、学校等官方媒体,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进行了积极的宣传,对人们的观念、行为影响深远,带动了“低碳绿色出行”等一系列绿色环保理念的践行。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还可以继续加强公共服务职能,通过推动生态教育走近家庭、建设科普志愿团队等来营造更加良好的生态保护氛围,使居民进一步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推动环境友好型社区的加速创建,进而加快促进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树立。
然后,高校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其显隐性教育对生态知识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因而可以继续通过课堂授课与学术讲座、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针对学校个别相关课程及活动的形式主义,而学校现有各部门又事务繁忙、难以抽出时间管理生态文明教育的现象,我们认为,学校成立单独的生态文明部门,或许可以使高校把更多精力注入严格审核并开展各项生态文明课程及活动中成为可能,从而更好地实施生态文明教育。
此外,垃圾分类在部分高校试点也不妨一试,上海的“史上最严”垃圾分类使市民十分痛苦,他们的理解困难直接导致了执行困难,而对于大学生来说,这可以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快速掌握垃圾分类知识,也能够促进他们生态文明观的树立。
最后,大学生在私人生活领域表现积极,有着绿色的生活习惯和较强的生态保护意识,深刻认识到了生態文明建设是改善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环节。唯一需要改进的在于,他们对公共领域的环境破坏似乎大多停留在了理论上的保护,缺乏一定的行动力。对此,大学生应当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主动完善个人综合素质,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承担更多的责任,向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引领者的身份更近一步。
综上所述,建设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依靠的不仅是个人、社会组织,抑或是高校的单独努力,更需要政府、社区、高校、个人等多个主体的共同参与。系统完善的制度体系、多样有效的宣传方式、丰富的社区和家庭教育、积极的自我调适和监督,都是促进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所需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社会营造出良好的生态保护氛围,最终推动和谐社会、美丽中国的建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为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生态文明建设纪实[J].浙江林业,2015(3):4-7.
[2]阮丽娟,朱雨婷.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环境教育专门立法研究[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0(6):13-22.
[3]王中华,张学芳,刘明源.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江苏泰州高校为例[J].轻工科技,2019,35(12):182-183,187.
[4]杨志华,严耕.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J].中国林业教育,2010,28(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