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蕾 王正梁 许帆
摘 要:随着来华留学生数量的快速增长,来华留学生的管理和培养问题日益突出,如何通过加强对来华留学生的管理以期有效提升来华留学生的培养质量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从来华留学生群体的特征分析入手,分析了其与本国学生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并在此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趋同化管理的认知,同时尝试构建了基于来华留学生与本国学生差异性的趋同化管理模式。
关键词:留学生群体;差异性;国际学生;趋同化管理
早在2010年,教育部制定的《留学中国计划》中就提到“积极推动来华留学人员与我国学生的管理和服务趋同化,加强中国法律法规、优秀传统文化和国情教育,帮助来华留学人员客观了解中国社会发展情况”。计划中同时还提出“到2020年,全年在内地高校及中小学校就读的外国留学人员达到50万人次,其中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留学生达到15万人”。根据教育部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评述中”公布的数据,2017年,我国在高等院校学习的来华留学生数量已达到48.92万人,规模增长连续两年超过10%。早已完成了《留学中国计划》中设立的2020年目标。来华留学生数量的激增一方面说明我国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不断深入,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也给来华留学生的管理带来了挑战。基于此,2017年7月,教育部頒布第42号令,2018年9月又颁布了教外第50号文件,分别从留学生管理方面以及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和具体的管理实施。也再一次提到国际学生的趋同化管理问题,可见,在来华留学生数量规模快速扩张的当下,如何更好地实施趋同化管理已经成为实现高等教育管理水平与国际学生培养质量双重提升的有效路径,也是教育界和学术界共同关心的话题。
一、国际学生趋同化管理的内涵
“趋同”一词来自于生物学概念,原指不同系统的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逐渐表现出相似的形态和性质特征①。这一概念被引入社会科学领域是在20世纪40年代,并在随后不断发展的国际化过程中被广泛使用和认可。
我国学术界将趋同化管理概念引入教育界的研究和分析是在20世纪80年代,研究提出,所谓趋同化管理是对外国留学生的教学、研究、生活等趋向与中国学生相同的管理,是比照教育本身的含义和国外对留学生教育所采用的方式而提出的一种留学生管理模式②。随后学术界针对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问题展开了最为广泛的讨论。研究的重点也主要集中在管理理论的探讨(黄展,刘晶,2014)管理领域的分类(尹鸿慧,2015)、管理经验的借鉴(郭德红等,2018)以及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黄凯锋,印超慧,2018)的探讨等方面。这些研究都从来华留学生在华管理的实际工作出发探讨了趋同化管理的理论依据、方式方法以及经验总结。但是很少有人从来华留学生群体的自身特征和与本国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角度去探讨如何进行趋同化管理以及如何改进趋同化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这就给趋同化管理的工作内容的针对性和工作成果的有效性带来了影响。因此,本文认为很有必要从来华留学生群体这一研究主体入手,明确来华留学生与本国学生的差异性及其表现,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如何进行趋同化管理以及可能的趋同化管理模式。
二、对留学生群体差异性和趋同化管理的分析
鉴于趋同化管理在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快高校双一流建设以及加强国际学生培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如何能够更好地将趋同化管理在国际学生中进行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更加合理完善的管理措施的制定取决于对国际学生差异性的理解以及在差异性深刻理解基础上的趋同化管理的理解。这样才能使趋同化管理的目标设立更加明确,措施手段更加合理,效果评价更加科学。
(一)对于留学生群体差异性的分析
国际学生与本国学生相比较,其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第一,文化背景的差异。文化背景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于国情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等方面,如国际学生更重视契约关系,也更希望个体具有可选择权、更强调对个体发展需求的尊重等。
第二,认知基础的差异。国际学生对于中国的学校环境和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的流程缺乏必要的信息获取渠道和指导,在与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沟通时,如果存在语言方面的问题,就可能出现信息沟通的不对称和无效。
第三,学习结果诉求的差异。根据国际学生类别的不同,其学习的目的和对于学习结果的需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此差异基础上会对管理工作提出个性的需求,如额外的学习信息的认证等。
(二)对国际学生趋同化管理的分析
正因为国际学生与国内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在进行趋同化管理时就应该考虑趋同化管理的真正内涵以及应在哪些方面进行趋同化管理。本文认为对于国际学生趋同化管理的理解可以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第一,工作对象身份的趋同化。不管学生来自哪一个国家,之前接受过怎样的教育,形成了怎样的价值认知,只要来华学习,其主要身份就是学生,在这一点上与中国学生并无本质区别。因此针对学生这一身份所设置的培养管理模式应该进行趋同化管理,而不能在学生身份之外再设立国际学生专享的身份特权或者针对于留学生身份实行的差别化对待。
第二,培养目标设立的趋同化。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培养符合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要求的人才是培养目标,针对这一目标所设立的目标体系、管理措施等应该进行趋同化。不能基于其国际学生的身份而设立不同的目标和要求,甚至降低教育培养的目标要求。
第三,培养质量监管的趋同化。不管是哪一个层次学生的培养,在培养方案设置上,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和学习要求上无本质区别,都是以学位培养的要求为前提进行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校作为双一流大学其学生培养的质量,而不存在因为国别差别而进行不同的质量要求。
第四,培养环节设置的趋同化。根据培养目标和培养质量要求所设立的培养具体实施环节也不能因为国际学生的国别差异而给予不同的操作流程,不管是流程的简化还是流程的复杂化,都应该进行趋同化管理。
第五,管理标准建立的趋同化。学生事务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无论涉及哪个层面的管理,管理的标准应该统一,如简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增强管理效果等,而不能因为其国籍的区别进行差别化对待。
三、基于差异性分析的国际学生趋同化管理模式构建
基于上述对“趋同化”和“差异性”的理解,在国际学生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以下5个方面的措施去更好的实施国际学生趋同化管理工作。
(一)管理顶层设计的“趋同化”
趋同化管理是目标,需要在自身工作中不断的从思想上去强化对此的理解和认知,要从顶层架构层面去理解和实施“趋同化”管理,而不是在管理的具体细节和要求上一味的追求趋同化甚至同一标准。趋同化管理的目标仍然是培养符合高等教育培养要求的学生,是培养有担当、有责任、热爱国家的学生,国际学生就要求要培养其知华、友华的情感,并最终升华成爱华的一种情怀。
(二)学生身份认知的“趋同化”
国际学生其本质仍然是学生,所存在的差别仅是国别的区别,这一区别并不表示其在华学习生活期间应当获得特殊的待遇或者享受特权。应该从根本上认同国际学生的学生身份,而非国别身份,不要因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和思维习惯而对其进行区别对待,或者不敢于提出合理的管理要求,应当从国际学生对契约精神以及规则意识的理解习惯上去实施国家以及学校的要求和相关管理工作。
(三)工作标准要求的“趋同化”
从事国际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在充分认知国际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在工作的要求上也能做到“趋同化”。与从事本国学生培养管理工作一样,要熟悉工作规则和要求,能够给到国际学生同样专业的解答和相关工作操作,不能因为其国别差异而放松工作标准要求或者产生工作标准要求存在差异性的错误认知。将工作要求的一致性贯彻到整个工作内容和流程中。但又要避免固守工作规则和要求,要经常以全新的思维去了解国际学生的真实诉求,避免由于工作思维惯性而产生的信息传递和理解方面的偏差,进而影响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四)工作素养要求的“趋同化”
作为国际学生的管理者,在熟悉自己工作要求的同时,在工作素养上也要进行“趋同化”。要能够理解并真正接纳国际学生的一些个性需求,尤其是在事务层面上的差异性需求,在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给予人性化的帮助,并将之视为一种工作常态,而不是对工作的额外要求和工作负担。要使国际学生也能够在管理中感受到与中国学生相同的人文关怀和服务精神,而不是差别化对待,不管这种差别化是优化还是劣化。
(五)工作流程质量的“趋同化”
在本国学生的培养与管理中,我们市场会强调工作流程的合规性和严谨性,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以及高效率。在国际学生管理中,我们更应该重视工作流程的合规性和严谨性,尽可能降低甚至避免由于文化背景和认知水平差异所带来的矛盾和问题。并在合法、合规、合理以及合情的基础上组织更加丰富的传播中国文化的活动,帮助国际学生更好的适应中国的学习生活,更好的理解中国文化,更加热爱所在的学校。
注释:
①鲁越,郭庆祥总编;石治军主编.基础教育小百科生物知识(卷五)[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54.
②高英学.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对策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1998(06):64-65.
参考文献:
[1]赵原.趋同化视阈下高校国际学生社团管理建设探析[J].百色学院学报,2015,28(6):138-141.
[2]黃凯锋,印超慧.高校留学生趋同化管理机制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12):4-6.
[3]徐倩,谢志芳.来华留学生教育趋同化管理探究[J].改革与开放,2017(17):153-154.
[4]吴舒程,张轮,刘欣.我国高校留学生趋同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2017(8):1-3.
[5]伊鸿慧.高校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3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