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马铃薯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2020-08-25 07:16
湖北农机化 2020年10期
关键词:疮痂晚疫病瓢虫

张 静

(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1 马铃薯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又称马铃薯疫病、马铃薯瘟病,是一种可侵染马铃薯地上茎、叶及地下块茎并造成毁灭性损失的病害。叶片发病,病斑多在叶尖和叶缘处,初为水渍状褪绿斑,后扩大为圆性暗绿色斑,病斑边缘不明显。在高冷和高湿条件下,病斑扩展速度快,叶背经常出现白色霉层;天气干燥时病斑扩展慢,干燥变褐,不利于病原蔓延发展。严重发病田可见田间植株叶片大部分死亡,病菌侵染块茎时呈凹陷褐斑,被害薯肉有不同程度的褐色坏死,与健康薯肉没有明显的界线,也可引起局部薯块腐烂。

防治晚疫病应“以防为主,以控为辅”。一是选择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尽量选择沙性较强或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黑龙江省的主栽品种克新、中薯等均较抗病;二是选用无病种薯,种薯是马铃薯晚疫病最主要的初侵染源,可选用72%霜脲氰·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进行处理,达到消灭或最大限度地去除种薯中所携带的晚疫病菌;三是在生长期植株开始现蕾期要注意调查病情,马铃薯生长季节雨水多,且往往是连阴雨,有利于病害的扩散流行。一旦发现中心病株应及时喷药防治,药剂选用69%安克锰锌10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均可,施药周期为一周,喷2~3次。

2 马铃薯早疫病

马铃薯早疫病也称轮纹病,是马铃薯生产上较常见的真菌病害之一。在黑龙江省各地普遍发生,干燥高温的条件下该病发生严重,叶片发病多从植株下部开始。病斑首先出现的是圆形的褐色小斑点,而后逐渐变大形成黑褐色病斑,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同心轮纹(见图1),外缘有黄色的晕圈,严重时有的叶片上产生数量较多的暗褐色或黑色、形状不规则的小坏死斑,这些病斑可以相互连接形成大病斑,从而导致叶片变黄、干枯并脱落,最终造成整株死亡。

图1马铃薯早疫病

早疫病以选用抗病品种和加强农业措施为基础,后期以化学防控为主导。加强栽培管理,选择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的田块,提高马铃薯的抗病能力。在田间植株发病初期,用65%代森锌500倍液、64%杀毒矾可施粉5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进行防治,施药周期为一周,连喷2~3次。

3 马铃薯卷叶病

卷叶病是病毒病的一种,主要表现为病株顶部的幼嫩叶片直立变黄,小叶上卷,叶片变脆呈革质化,叶背有时出现紫红色,上部叶片褪绿,严重者全株叶片卷曲,整个植株直立矮化,块茎变瘦小,薯肉呈现锈色网纹斑。当田间发现中心病株时,及时拔除进行集中深埋消灭病毒传播源,并采用药剂防虫(防蚜避蚜对马铃薯病毒病的控制至关重要)防病,以防止病毒再次侵染。药剂选用20%菌毒清可湿性粉剂40~60g/亩,1.5%植病灵乳剂50~75ml/亩,15%三氮唑核苷可湿性粉剂100g/亩,交替使用,施药周期为一周,连续喷3次。

图2 马铃薯瓢虫

4 马铃薯疮痂病

马铃薯疮痂病主要在薯块上发生,有时也侵害根系。病薯的表面上形成的病斑变化较大,分为突起状、凹陷状和平状的病斑。刚开始发病的初期在块茎表皮有褐色的斑点,慢慢地扩散发展,表面变得粗糙,中央破裂,形成稍隆起的木栓化组织,呈疮痂状。发病严重的病斑向下凹陷,颜色为褐色和黑色,可进入薯内2~7mm内;有的病斑呈隆起的斑,只在表皮层可见,一般不裂开。感染马铃薯疮痂病后的薯块还容易被其他病菌侵入,造成块茎腐烂变质,使生产中马铃薯的产量受到严重危害。

种植马铃薯时应合理轮作和加强田间栽培管理可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多年连作的马铃薯田疮痂病菌大量积累,使得病害日益严重。宜选择无病种薯种植,在马铃薯生长期间合理浇水和增施绿肥,促进根部的生长,以便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病害发生时选用70%的五氯硝基苯粉剂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每亩用量为1~1.5kg。

5 二十八星瓢虫

马铃薯瓢虫又名二十八星瓢虫,属鞘翅目瓢虫科裂臀瓢虫属,因成虫鞘翅上共有28个黑斑得名(见图2)。马铃薯瓢虫喜欢温、湿度较高的环境,主要为害茄科植物,最为喜食马铃薯。成虫和幼虫均可取食叶片,被害叶片叶肉被吃掉,表皮残留,出现许多不规则又近乎平行的半透明凹细纹,后变为褐色斑痕,严重会导致叶片枯萎死亡。受害严重的田块,马铃薯叶片被咬食得仅留下叶脉,导致绝收。在山区、半山区为害较重,黑龙江省北部的黑河、伊春和铁力等地发病较严重[1]。

可以释放马铃薯瓢虫天敌如小蜂、瓢虫双脊姬小蜂等控制危害。在成虫盛发至幼虫孵化盛期进行化学药剂防治,可采用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500倍液、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防治幼虫要注意将药液喷到叶片背面,使杀虫达到最大效果。

6 蚜虫

为害马铃薯的蚜虫主要指桃蚜,繁殖能力非常强,年发生代数多,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叶片和嫩芽上吸食植物的汁液,受害叶片黄化、卷缩甚至枯萎,导致植株生长不良。除直接为害外,马铃薯蚜虫分泌的露液污染马铃薯的叶片,造成霉污病,还可以传播马铃薯病毒病造成更大危害。有许多天敌对蚜虫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将草蛉、七星瓢虫和蚜茧蜂等在田间蚜虫发生期释放到马铃薯田中。化学防治是防治马铃薯蚜虫最有效的措施,在有蚜株率达5%时施药防治,可选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雾,或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或20%甲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间隔时间为7~10d,共计喷2~3次即可。

猜你喜欢
疮痂晚疫病瓢虫
临汾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如何防治大棚番茄晚疫病
小小瓢虫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马铃薯疮痂病主要病原菌及防治药剂筛选
马铃薯疮痂病主要病原菌及防治药剂筛选
我国学者揭示马铃薯疮痂病发病新机制
山西省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飞呀,小瓢虫
瓢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