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教育中的应用

2020-08-25 11:49
科技传播 2020年14期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博物馆多媒体

李 骜

1 博物馆教育理念在技术应用上的阐释

博物馆教育是当代博物馆的灵魂,根据2015年实行的《博物馆条例》第二条所述博物馆的定义为: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的组织。广义而言,博物馆教育是依托博物馆研究及内容而推出的陈列展览、讲解导赏、教育项目、学术交流、宣传推送等内容,将馆藏、研究以“解释”为目的的多种运行方式向观众进行传播,使社会了解并利用博物馆进行“非常规”式的公益教育、终身教育,而博物馆展厅中最常见的技术产品——各类多媒体设备便是服务于该目的的方式之一。

目前博物馆各类多媒体技术设备、科技展项虽然在我国的博物馆陈列中应用甚广,但由于诸多新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实践时间与其他行业的相比较短,以“嫁接”式的形式直接搬至博物馆展厅从而服务于教育职能,知识的传递是否顺畅、对展厅整体环境是否融合都是应当探究的问题。博物馆内容的理论体系与科技的发展应当紧密相连,从实际出发,对相关的内容进行研究,从而更好地完善博物馆理论体系与技术革新的有机结合,为实践指引方向。

2 博物馆中的应用技术类型

2.1 影音技术所带来的直接教育

影音技术泛指影像或是声音技术,博物馆设置固定的展项播放相关影音视频,从而向群众们传达知识的来龙去脉达到教育目的。这些音影音作品由博物馆制作把关,对内容严格审核。当下,音像内容通过对影视产品技术的借鉴,将博物馆相关知识进行了整合以有趣、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加深观众对内容的印象。例如山东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制作了《东方名都》的齐国故城复原三维电影,将齐国故城的相关事件、内容按照时间顺序地进行讲述,让人们能从宏观的角度走进微观世界。这样一来就可以让人们通过作品了解到齐国故城的历史,尤其是对青少年来说,更具教育意义。中国海关博物馆在基本陈列当中使用大屏幕展示“打击象牙走私”的专题影片(图1),辅以象牙实物展品向观众传达“扎心”的情感态度,告诉大家“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只有大象需要象牙”这一概念。

图1 中国海关博物馆表现打击象牙走私的影像

影音内容让博物馆不再受空间的局限,达到信息理论上的最大化,同时将一些文物无法直观表达知识内容作为辅助手段展示,达到博物馆知识传播的基础目的。

2.2 互动技术所带来的体验教育

2.2.1 触摸屏查询

触控技术的应用为博物馆展现、表达内容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也同样为观众在博物馆中的学习过程提供了便利性。以讲解员或是文字作为衔接观众与内容的知识桥梁显然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人们只能去接受有限的知识,从而无法更有效率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了解。触控技术的应用让观众们更直观、简便地学习了解博物馆所阐释的教育内容。它是最简单、有效的多媒体人机交互手段,让人们多层次地了解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快速查询数据、查询文本,让人们参观的效用最大化。

2.2.2 场景互动及手持互动装置技术

场景互动技术是对影像技术的提升。目前许多具有较好教育体验的博物馆都会充分地应用场景互动模式。例如成都市博物馆利用投影技术将热炒的过程展示在“食客”的餐桌上,生动且有趣地将“川菜”印象烙印在观众的脑海中。互动设备的设计是多样的,其泛指运用了多媒体的合成技术活灵活现地将展品及文物甚至历史背景的细节、环境进一步更加详细、生动地展现给人们,同时观众们还可以与该场景进行一定的互动,从而为观众们更直观地体现相关的知识内容,给人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安徽的博物馆向人们展示文房四宝时就有一部分的多媒体交互是需要人们动手参与进去的,人们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直接体验文房四宝;再者江苏御窑金砖博物馆中让参观者参与到“金砖”的制作过程中,从而让人们亲身体会相关知识,让博物馆的趣味性增加。

2.2.3 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目前较新的多媒体技术,现处于探索阶段,其技术的成熟程度、应用的广度目前都不具备一套完整机制。虚拟现实技术的诞生极大拓展了各行业的工作方式,因其将虚拟的内容与现实结合的呈现方式、对于博物馆典藏历史的性质而言具有更大的可能性和发展空间。一是利用电脑建模等技术手段通过设备真实生动地投放在展厅当中,对博物馆难以展示或无法轻松表达的事物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二是可以直接取景于现实场景,利用编程语言结合高清图像向人们更加深入地展现展品的各方面内容,给人一种全新的“身临其境”的教育体验,例如首都博物馆曾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原妇好墓的考古现场,观众可以在展厅通过穿戴设备穿越到考古现场,以自己的视角学习现场发掘的种种知识。区别于传统的声光电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如果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与博物馆相结合,可以突破空间、时间的限制,从源头上直接向观众传递相关知识,从而从更深层次地在人们的脑海中留下印象[1]。

然而目前的虚拟现实技术与博物馆有机结合的道路仍然具有设备应用、内容与知识结合的开发等诸多问题,目前也没有在博物馆普及应用。当然,作为一种仍在发展的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在博物馆中实践应用中还存在广泛的可能性,相信在将来它的应用会让博物馆整体的教育方式有新的突破。

3 多媒体技术在陈列展览中应用的意义

3.1 有助于增加展览趣味性

仅以“收藏室”“文献馆”“荣誉室”为潜在定义的早期博物馆在展示和教育方面是无需寻求在易读性、趣味性上突破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人们对文化素养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博物馆的趣味性也伴随着博物馆教育、开放职能重要性的提高而逐渐进入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视野。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与公众的链接,通过新技术、新方式所带来的教育趣味会让观众在参观的过程中提高了解内容的兴趣,从而让博物馆的教育意义越发深刻,有趣的形式也更有助于突显博物馆作为“第二课堂”的性质,将展览内容逐渐向各个层次年龄观众延展。

3.2 有助于增加展览教育意义

博物馆技术的革新让知识的传达和通俗化越来越高,人们到博物馆参观不再是看看东西,走走停停,观众参观的过程中也逐渐转化为学习过程、时间过程,使达到知行合一变成可能。它让人们在参观时所接收的信息扩大了数倍,让相关的知识体现方式变得越来越直观。一是省去了大多数繁琐的内容,让人们直接获取到最核心的信息,二是节省了时间,让观众的参观变得更有重点与针对性。

此外目前许多博物馆都会与学校进行“馆校合作”活动,让博物馆的教育深入校园,为青少年们的学习增添了趣味,同时也为博物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参考。中国海关博物馆曾以外展的形式将不便移动的珍贵文物(图2),使用虚拟成像设备带到山区展览,从内容到展览手段对参观的群体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创造独一无二的教育情景。

图2 观众在参观中国海关移动博物馆多媒体展项

博物馆作为成人的终身教室、学生的第二课堂,教育的众群广大,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可以使教育性与参与性就会相互结合,协同发展。

3.3 有助于文物保护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让一件静态的展品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能够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虚拟成像等多媒体技术的诞生甚至不需要真实展品的参与就可以让人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展品。在这个过程中文物可以更好地保存和维护。与此同时,合理地运用科技手段展示文物可以在文物安全与展览之间不再做出取舍,丰富文物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应用,使展品本身更具教育意义。

3.4 有助于文化的传承

博物馆所收藏展示的内容还包括民间习俗、节日、诗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将这些内容以更加丰富、生动的形式展现各观众。人们在进行游览学习的过程会因为多媒体技术的添加而变得更加有趣。并且多媒体技术的记录及网络管理几乎不占用任何的物理空间,在进行编辑、添加、修改等方面所需要的成本几乎为零。在这种情形下,多媒体对非物质文化内容的传承将会有革新性的作用。不单单是面对大众可以达到传输信息、寓教于乐的作用,针对学者及研究人员,这些信息也可以更加有序地传达给他们。更重要的博物馆可以通过这个技术建立一个大的数据库,这些信息还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共享,这样一来有助于我们的文化交流。

多媒体的不断变革让博物馆的展览教育方式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发展空间。博物馆的展览、教育工作者应当结合内容表现的实际情况对这些内容进行详尽的分析,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多媒体技术应用理论体系,更好的让技术服务于博物馆内容。

4 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虽然新媒体在博物馆中的应用在近些年来发展甚好,并且也有了许多突破性的进步。然而快的发展速度必定会带来一些问题,下面笔者将会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4.1 缺乏利用新技术的合理认识

多媒体设备的购买、使用及开发往往是博物馆委托第三方公司进行采买,导致引入新型的技术在与展馆内容、陈列风格、教育意义上难以契合,形成“为了有多媒体而要多媒体”的现象,花费大量的时间、经费反而使博物馆脱离了“高雅”的状态而变得无序且混乱。其本质问题在于,技术仅仅是展现博物馆的手段之一,博物馆与观众的沟通桥梁依旧要建立在成熟的博物馆理论体系下。然而多媒体专业的人才却大多数对博物馆陈设“行道”不了解,因此要怎么引入,在哪里引入也成了一大难题,根源在于需要在保证博物馆教育意义更好体现的框架下,把握技术的合理性,这需要严格考量技术与内容的结合,把握设备在展览当中的应用效果,形成有机统一。

4.2 合理配置科技在展厅中的应用

多媒体的引入必然需要一个稳定、安全的展示平台。一个稳定、安全的展示平台必然需要许多服务器、终端设施及设备来做支撑,这个问题又与前文契合。终端、设备的采买又要把握技术的合理性,博物馆在设施的引入方面需要愿意投资,终端的质量是长久、稳定运行的关键,而技术运用的恰当与否则是使用时间是否长久的考量前提。硬件设备与表达不匹配,会造成这些多媒体会因为各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出现无效化的情况,使技术与要表达的内容关联性降低,最终影响博物馆教育意义与观展体验[2]。

4.3 多媒体与博物馆展教仍然契合不足

服务于博物馆内容的多媒体应用与内容难以契合也是当下多媒体在博物馆陈列方面应用所出现的问题。一是因为缺乏专业人才来对陈列和多媒体的契合进行指导。二是因为终端设备等硬件设施的不够完善,应用不够合理。三是多媒体的利润相比于土建施工要高出很多,承包方更愿意使用更多的多媒体展项以替代传统展项。许多博物馆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仍然是以完成指标为目的,那么这样应付式的态度就会使技术在无辜的状态下破坏了博物馆“单纯向好”利用技术进行开放教育的原生心态,极大的影响观众参观体验以及教育效果。

5 将多媒体更好地与教育内容进行契合

5.1 让参观者变成参与者

由于目前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目前许多博物馆都推出了数字博物馆。一来许多参观者在亲临博物馆前就能进行预知体验,二来可以让这些参观者足不出户地了解到博物馆的信息,为博物馆增添知名度。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个性化服务的追求越来越强,因此对于博物馆来说,在某些环节及部分可以将参观者的位置调整为参与者,给予观众们自我享受和互动的机会可以让观众保持新鲜感,从而提升对博物馆的体验感。在参与的过程中还能有效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5.2 交互式陈列

交互式陈列是目前博物馆技术革新主要采用的方式。各种各样的展览可以力求不太有学术氛围,这样一来也可以让大众更好地接受。展馆中多思考该如何添加多媒体元素,比如在展示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动画、音频等方式展示,给观众们互动的机会,这样一来可以让观众们的观感更加真实。再者可以在展示中添加小游戏、情景互动。这样一来可以让观众们的亲切感更足,减轻对知识的疏离感,同时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观众们对展览的内容印象更加深刻。

5.3 重视观众的观感体验,注重多媒体内容的维护

以展览为目的的多媒体展项,除了要注重设备质量外,要定期对内容进行检查和维护,发挥多媒体设备更新内容方便、成本低的特点,为观众呈现出展示内容最好的状态,服务于博物馆开放的职能。触控、操作等交互界面的设计也要以观众看展、学习的目的为根本出发点,把握作为展览添彩的方式,而不是炫技的设备。多媒体设计者在根据展馆内容进行多媒体设计时要简洁明了、重视多媒体所展示的内容质量,对于这些东西的制作过程要层层把关。这些内容的设计任务大多需要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使内容与多媒体展示的内容相互契合。

6 结语

技术革新的在博物馆各项业务发展中均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于博物馆而言是一件好事。为避免对技术的使用不当从而产生的问题,相关从业者要增强不同领域专业人员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努力让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与博物馆、观众之间进行“无缝贴合”。多媒体领域下不断诞生的新技术在博物馆陈列中的应用已非常广泛,但也要从中吸取经验,及时探索各技术领域在博物馆当中的应用,从而让多媒体的应用更加合理与多元化,使不断涌现的新技术与博物馆之间擦出更多有趣的火花。

猜你喜欢
多媒体技术博物馆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博物馆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露天博物馆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