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通
【摘要】当前城市化建设开始逐渐深入,致使一些农村青壮年逐渐向城市涌进,导致他们的孩子成了农村留守儿童。与一些正常农村家庭的孩子相比,留守儿童存在自主性偏弱,不能对小学学科予以主动学习的问题,尤其在小学数学中体现得比较明显,造成他们数学学习出现学困现象。所以,教师应对这些学团成因予以分析,以改善教学效果。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小学数学;学困成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1-0007-02
小学属于学生学习数学最为重要的起步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日益成为农村教师关注的重点。由于留守儿童是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心理相对敏感,面对数学难题不能主动寻求帮助,导致其成了学困生。所以,教师应强化对留守儿童的有效关爱,对他们学困的成因进行科学分析,从而提升教学成效。
一、农村留守儿童小学数学学困成因分析
首先,学习兴趣低下。与普通家庭学生相比,留守儿童经常在学习之余,还要承担某些家务劳动,比如洗衣、照顾弟弟妹妹,致使留守儿童不能全身心地进行学习,进而出现了学习兴趣低下这一现象。其中数学学科富含一定的抽象性,如果留守儿童不能投入一定的时间进行练习,培养数学思维,将无法跟上数学课堂进度,从而失去兴趣。从数学学科来看,抽象性应该是其最明显的特征,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对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加以培养。例如,在对数学知识进行教学时,应该突出数学规律这一方面的教学,让学生可以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处理,也就是借助数学语言进行良好表达,这样在对他们抽象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能奠定数学学科学习基础。但在教学时,经常有教师对此忽视,既没有培养其抽象能力,也缺乏正确的教学手段,进而出现了一批数学学困生。其次,教学思想落后。从对一些农村小学进行调查发现,在数学教学中,仍有很大部分教师偏重课本方面的知识传授,既没有对核心素养加以考虑,也缺少良好的教学思想,没有对留守儿童内在心理特征进行有效考虑,使教学缺乏关爱性,一方面使师生关系出现远离,另一方面与高效课堂构建发生违背,降低了数学成效。
二、农村留守儿童小学数学学困对策分析
(一)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一直都是学生敢于攀登知识高峰的重要手段,在学习兴趣的影响下,不但能让学生乐于学习,还能主动投向数学知识的怀抱,进而解决学困问题。
(二)创新教学手段
尽管农村小学教学条件有限,但在数学教学时,教师应对教学手段进行革新,让留守儿童学困现状得以解决,尽可能满足留守儿童对于数学方面的学习需求。其中在新课改下,小学教学不但关注学生是否能够自主性学习,同时还注重对新型课堂的有效创设,其中教学情境应该属于常见的数学教学法。在对情境进行创建时,需要对学习需求予以考虑,确保数学知识符合客观要求,而且要科学转变传统教学法,让数学问题变得比较明显的同时,调动学生的探究欲,从而进入数学情境中。需要注意的是,情境教学既能让数学问题变得具体化,使学生完整地理解有关数学知识,而且能對学生思维进行正确引导,了解其思维变化情况,从而将其向正确解题方向引导,进而达到高效解题的目的。
(三)转变教学思想
传统数学课堂大多都把教师视为教学主体,致使学生一直相对被动,不能保持主动学习的状况,造成学生的能动性受到制约。但在新课改下,该种方式面临着淘汰,所以,教师应转变数学授课观念乃至方式,在掌握核心素养内涵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强化创新以及探索精神的科学培养,让小学生在课堂上拥有独立思考甚至探究的机会,进而培养数学能力,增强创新意识。与此同时,教师要富含耐心,可以有效关爱留守儿童,并对其进行细心感染,这样学生既能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又能分享某些学习感受,比如学习困难等,而且教师能依据这些反馈进行个性化教学,改善学困生当前学习的困难,提升学习效果。另外,面对一些学困生,还需要做好课后评价工作,其中课后总结以及归纳属于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其不但是对前面教学内容的一种总结,还能对同类知识予以归纳,帮助学生记忆,实现高效学习。之前教师经常忽视课后总结环节,往往讲完课堂内容就认为教学结束了,但在新时期,通过课后总结既能深化数学重点知识,还能加深学生对其的记忆,增强学习效果。
三、结语
现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开始逐渐增多,致使学困生数量也在增加,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时,应该调整教学思想,融入核心素养,让学困生这一现状得到转变。同时教师要尤为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有效弥补他们情感层面的缺失,使其通过数学课堂体会到温暖。
参考文献:
[1]徐素珍.学习圈:农村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19(6).
[2]王慧慧.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表征、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
(责编吴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