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不才
在家衣食无忧的日子已经成为了回忆,而我们还沉浸在那乐不思蜀的神仙生活中。
4月27号是广东省高三、初三学生开学的日子,也是部分家长解放的日子,这说明我们长达三个多月的寒假宣告结束,同样也预示着把我们折磨得面目全非的网课也结束了。
那种卸载钉钉、E网通、腾讯课堂等一系列学习软件的快感人生有几回可以体验得到?这些软件折磨的不仅仅是我们学生,同样也把老师们折磨够呛,好好的老师被迫当起了主播,我相信,开学前怒卸钉钉的肯定不只有我们学生。但是,在正式开学后,我难过地发现自己患上了“网课后遗症”。
在家网课上惯了回到学校一时半会儿找不到自己的教室宿舍什么的都是小事,最尴尬的要算“你就站在我面前,看着你有几分像从前,但是就是叫不出你的名字”。毕竟在家的时候,我们上网课看到最多的就是名字,一时半会儿忘记和名字匹配的脸也是正常,但是真正面对的时候还是会有几分尴尬的。
最惨的还是我们这些戴眼镜的孩子。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眼镜和口罩注定在同一张脸上是不会和平相处的,平时在家上网课,不用戴口罩,根本就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直到来到学校,我才知道,原来眼镜+口罩=自带迷幻水雾滤镜。
我们班上的座位是轮换的,开学时刚好轮到我坐第一组的倒数第二桌,与讲台那是一个山高水远与世隔绝的位置。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对的,上课偶尔看黑板眼镜起雾不是什么大问题,真正的大问题是,老师们也有“网课后遗症”啊!
文科生的课堂笔记轻轻松松就可以写满一页纸,有时候一页纸都不够。在家里上网课习惯了截屏,等课后再根据需要来整理;但是教室里我们怎么可能截得了屏?看到满是字的PPT的时候我们下意识想要截屏,可是,却截了个寂寞。
好了,我来介绍一下老师们的“网课后遗症”。平时老师是用电脑屏幕来上直播课的,所以他们那时候的PPT的字体调整得相对较小,但是,要是用那个字体投影在教室里,后排的同学可是看不清楚的。在后排同学的抱怨声中老师解释道:“之前上网课习惯了,一时半会儿忘记调回字体了,下节课就好了,你们先将就着吧。”
我们好惨,不但截不了图,而且连PPT都看不清楚。
平时在家上网课各种小零食随手就可以拿到,而且吃得那叫一个光明正大,完全不用担心老师发现,因为我们老师不要求我们开摄像头,就连连麦的时候都少。但是在学校伸手所触及的不是教科书就是练习册,这让正在写题准备吃些小零食扩展思路的我感到十分不适。我甚至有些怀念以前网课的日子,虽然那时候一节课的时间相当于学校两节课的时间,虽然那时候一节课的作业量是我们在学校时好几天的作业量——这么一说,我好像也沒有那么怀念了。
上述的后遗症都不是什么大问题,真正的大问题是我们那被三个月超长的寒假打乱了的生物钟还没有恢复过来。
在家为了按时上网课设置了许多闹钟,这些闹钟的作用往往都是负责把人叫醒点进直播之后接着睡,中间清醒的时间不过就是那么一两分钟。所以生物钟不乱是不可能的。
在家我们可能在早上十点的时候都还没有彻底清醒过来,但是在学校我们早上的迟到时间是六点半。
所以在开学的那天晚上,内宿生们为了防止第二天迟到,都很有默契地设置了闹钟,而且还有专人的叫醒服务:谁起来了谁就先叫醒其他人,务必要保证全舍没有迟到的。早上起床任务艰巨,晚上的入睡任务也不容易完成。
敢问各位你们在家上网课的时候有哪天晚上会乖乖在11点前心甘情愿地睡觉的?反正我是不会的,所以晚上的我只好在学校那张小小的木板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我的生物钟整整调了一个星期才调了回来,说多了都是泪。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在校生活多年的我们成功被在家的那三个月的“富贵生活”给养成了个小公举。但是我们也有在努力安慰自己:再过两个月就好了!两个月后我们就可以过上老师们口中的“高考后就幸福了”的生活了!
在家衣食无忧的日子已经成为了回忆,而我们还沉浸在那乐不思蜀的神仙生活中。回忆很美好,但是现实很残酷,我们不仅要一边享受学校那朴实无华的生活,还要一边克服我们的“网课后遗症”,不说了,我去刷一份文综卷来平静一下。
对了,即将开学的你们作业写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