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运动训练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2020-08-24 11:20李思文
教师·下 2020年6期
关键词:高校体育改革教学模式

摘 要:文章主要阐述了运动训练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当前此学科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教学改革策略,以供同人参考。

关键词:高校体育;运动训练学;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5-11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18-0104-01

一、高校运动训练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高校运动训练学教学改革与运动训练变化相符

长期以来,运动训练学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单一的灌输式教学对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造成了一定的限制,学生跟着教师的节奏开展学习,难以顺利地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当前,人们高度重视体育锻炼,运动观念也相继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渐从以往的经验训练、师徒训练,转变为当前的技能训练。

(二)高校运动训练学教学改革与社会人才质量需求相适应

社会需要兼具理论基础以及运动技能的综合型人才,不但要掌握科学的训练方式,而且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创新精神等。这样才能更好地参与到未来体育教学、科研或者管理工作当中。以往运动训练学教学关注对学生专业知识的要求,对综合素质的要求相对不高,导致人才素质难以和社会需求相适应。因此,急需改革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将运动训练学理论应用到实践中的能力,进而提升其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其成长为社会需求的全能型人才。

二、高校运动训练学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

体育院校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教学改革,体育实践教学也处于探索中。然而,运动训练学的教学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教学目标缺乏合理性,教师使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同时,学生学习方式以记忆理论为主,目的是应付考试。长此以往,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和当前素质教育目标也不相符。

(二)缺乏实践内容

教学过程缺乏理论和实践相联系的环节,加之运动训练学理论的逻辑性相对较强,学生的学习处于理论表层,对实践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相对不足。因此,教师急需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即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将理论、实践充分融合,转变以往落后的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三)科研能力不足

学科教学与改革需要以科研理论为动力。但是,部分高校教师对相关运动训练学的课题研究较少,大多数致力此项研究的教师主要目的是自身职称的评定。此外,高校对运动训练学专业缺乏支持,针对教师的科研保障机制不完善,导致实际教学质量不佳。

三、高校运动训练学教学模式的改革策略

(一)科学地树立教学目标

改革高校运动训练学的教学模式,需要按照教学目的、内容、评价等重新构建教学流程。教学模式的转变需要充分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并树立“五多”教学目标,即“多教学资源”“多导学内容”“多互动教学”“多实践教学”和“多操作训练”。基于以上教學目的,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运动训练学的教学目标,关注学科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使用和学生需求相符的教学方式,打造师生之间高效互动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下课堂学习氛围不浓的缺陷,让学生在互动、参与过程中掌握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突出实践,转变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可视为教学蓝图,也可作为连接运动训练学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教师应让学生不断积累理论储备,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体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此同时,还应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提供良好的平台,让学生能多参与实践,掌握并学会运用运动训练学理论知识。

(三)建立高素质师资队伍,提升科研能力

高校需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一方面,体育教师自身需要具备钻研精神,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努力学习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运动训练学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高校应在体育科研方面给予高度重视,制定激励政策,拨付科研经费,提供制度保障,激励教师参与课题科研,以科研理论指导运动训练学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吴秀峰.运动训练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对策[J].科技资讯,2019,17(22):139-140.

[2]沈 俊.运动训练学知识在高中田径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20(1):189,192.

作者简介:李思文(1988—),男,湖南长沙人,湖南省长沙市幼儿师范学校办公室副主任,讲师,本科,研究方向:课堂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
高校体育改革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