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猛
(徐州市铜山区人民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6)
据报道,全球每年约30%的患者因不合理用药死亡,我国因不合理用药或药物毒副反应而进行治疗的患者高达250万以上[1]。临床用药安全性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虽然处方点评不断推进,但不合理处方问题依然严峻,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2-3]。本研究分析了我院1055张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为促进用药安全提供借鉴。
选取我院自2018年6月~2019年6月1055张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总结。
门诊西药房处方审核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0版)、《临床药物治疗学》(第8版)、《新编药物学》(第17版)、《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药品说明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记录处方不合理类型。
我院1055张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中,不合理处方前三位为用法用量不适宜、临床诊断书写不规范、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分别占54.50%、22.37%、10.05%,见表1。
表1 处方不合理情况统计[n(%)]
(1)临床诊断书写不规范:如临床诊断缺漏、字迹潦草难以辨认、诊断使用缩写、中英文混写、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等。某患者男,临床诊断为慢性肠炎,处方中开具开塞露,属于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经药师干预后,临床诊断改为便秘。
(2)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某患者诊断为失眠,处方开具艾司唑仑片1 mg×20片,睡前服用2片。艾司唑仑片属于第二类精神药品,根据《处方管理办法》该药品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天用量,而该处方用量为10天,属于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某患者诊断为消化性溃疡,处方开具泮托拉唑肠溶片15 mg×20片×4盒,每天服用2片,总共可用40天,超出医保限制的15天,属于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
(3)使用商品名:一些医师在处方书写中使用商品名,增加调配难度。如处方将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写为波立维;多巴司肼片写为美多芭。
(4)用法用量不适宜:患者女,38岁,临床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处方开具头孢呋辛钠1.5 g+0.9% NaCl注射液250 ml,每日一次。头孢呋辛钠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其半衰期为1.2 h,每日一次给药难于24h内保持有效的血药浓度,这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反而易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4]。患者男,38岁,临床诊断强直性脊柱炎。处方开具塞来昔布胶囊200 mg×12粒,每日三次,每次200 mg。塞来昔布是选择性环氧化酶(COX-2)抑制剂,通过抑制COX-2阻止炎性前列腺素的产生,减少局部组织水肿和疼痛。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时,推荐剂量为每日200 mg,每日一次,最大日剂量为400 mg,分两次服用,且塞来昔布的半衰期是11 h,一日1~2次给药可24 h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
(5)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患者女,75岁,临床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处方开具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雾化吸入。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为注射剂型,不宜雾化吸入。患者女,55岁,临床诊断为外阴阴道炎,处方开具曲安奈德注射液8 mg,外用。由于该药物为注射剂,不可外用,经药师干预后改为曲安奈德乳膏。
(6)联合用药不适宜:患者男,52岁,临床诊断为胃溃疡,处方开具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片、左氧氟沙星片,由于左氧氟沙星可降低铝碳酸镁的吸收,不宜同时服用。
(7)适应证不适宜:患者男,2岁零1个月,临床诊断为轮状病毒感染,处方开具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无效。患者女,17岁,临床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处方开具注射用阿奇霉素。阑尾炎的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厌氧菌,无使用阿奇霉素的适应症。
(8)重复给药:患者女,76岁,临床诊断为糖尿病,处方开具格列美脲片、消渴丸,消渴丸中含有格列本脲,同格列美脲片都属于磺酰脲类降糖药,作用机制相同,因而属于重复给药。患者男,34岁,临床诊断为流行性感冒,处方开具氨酚伪麻美芬片、维C银翘片,两种药品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合用属于重复用药。
(9)配伍禁忌/不良相互作用:患者女,62岁,临床诊断为高尿酸血症、骨质疏松。处方开具钙尔奇D1片、苯溴马隆片。由于钙尔奇D1片禁止用于高尿酸血症,经药师干预后仅开具苯溴马隆片。患者男,67岁,临床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处方开具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主要通过CYP2C19代谢才能产生活性,而奥美拉唑在代谢时可与其竞争CYP2C19,使氯吡格雷药效降低,增加心梗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5]。经药师干预后将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改为泮托拉唑钠肠溶片。
(10)其他:处方欲开具小檗碱片,但误选为小檗胺片。处方开具奥美沙坦酯片24 mg,口服,而该药物规格为20 mg/片,为规格错误。
处方点评能够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通过审核识别出不合理处方,及时进行干预,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6]。本研究中通过对1055张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分析发现,不合理情况主要有临床诊断书写不规范、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使用商品名、用法用量不适宜、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适应证不适宜、重复给药、配伍禁忌/不良相互作用等。
针对这些处方不合理问题,改进措施如下:(1)应用医院信息系统:应用该软件开具电子处方,能够在处方上显示药物的剂型、用量,帮助医师合理开具药品。同时,可以减少手写内容,降低工作强度,避免书写潦草、书写不规范、涂改等问题。系统设置药物配伍禁忌,当处方中药物存在配伍禁忌时,给予提醒。通过系统统一药品单位,避免反复换算引起错误[7]。(2)医师培训:同医务科合作,根据常见的不合理处方问题对医师进行培训,组织医师学习新进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3)定时更新药学信息:根据药品说明书更新电子版药品处方集,更新药物不良反应信息、不合理用药案例信息等,方便医师快速查阅。(4)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将处方医师、药师工作站关联起来,当药师发现不合理处方时,即时在线沟通,处方医师可以直接在电脑上修改处方,简化程序。(5)事前干预与事后点评相结合:处方在调配前、核发前进行点评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处方不合理问题。每月医院处方点评小组在事后进行处方点评,并反馈给处方医师、调剂药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综上所述,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以用法用量不适宜、临床诊断书写不规范、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多见,应加强对该类处方的审核,提高用药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