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旭,刘 钰
(靖江市中医院肛肠科,江苏 泰州 214500)
肛周脓肿是因直肠及肛管间隙处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而引起,继而发展至脓肿,病情进展较快,若不能尽早治疗,极易使患者发生中毒性休克,累及生命。针对该病临床多以手术为主,包括切开挂线术及切开引流术等[1]。为进一步探究上述手术方法在肝周脓肿中所发挥的临床疗效,本科室对40例患病者实施切开挂线术,并将治疗成果与常规组比较,现做如下报告。
择选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本科室收诊的80例患肛周脓肿患者开展研究。按照入院顺序划分为常规组(n=40)和研究组(n=40),常规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21~63岁,平均(40.5±10.2)岁;脓肿类型:高位马蹄形17例、中直肠后间隙14例、坐骨直肠间隙9例;研究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22~60岁,平均(41.3±10.2)岁;脓肿类型:高位马蹄形16例、中直肠后间隙13例、坐骨直肠间隙11例。对两组基线资料采取独立样本检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比较价值。
常规组采用切开引流术:取截石位后实施麻醉,麻醉方式:(1)静脉麻醉加局麻、(2)腰麻。于脓肿波动显著处作一切口,使用止血钳实施分离及扩张操作,以便排出脓液,随后观察脓肿发展趋势,并实施分离等。基于刮匙协助下清除残余组织,然后用双氧水对脓腔实施反复冲洗,同时在探针引导下完成勘察,需要注意,探针穿出时应途径最薄部位,切开内口并实施修剪,维持梭形状,以免液体有效流出,最后止血包扎。
研究组实施切开挂线术:与常规组相同,取截石位后实施麻醉,麻醉方式:(1)静脉麻醉加局麻、(2)腰麻。于内镜指引下勘察病灶情况,在脓肿显著位置行切口,以清除脓液,随后对脓肿分布状况实施分析,扫刮坏死组织,并用生理盐水清洗,清洗至颜色清澈时停止。如若探针勘察显示内口模糊,此时需要借助食指再次探查,探针穿出最薄位置,将皮筋悬挂于其,然后逐级切离皮肤表层,松弛有度,在皮筋协助下开展结扎后技术手术。
对两组疗效实施评比。显效:肛周脓肿及体征消失,病灶清除彻底,对睡眠饮食均无影响;有效:肛周脓肿及体征与诊治前比显著缓解,病灶基本扫除,术后偶有疼痛;无效:症状及体征无好转趋势,术后疼痛更为剧烈,并伴有少量病灶[2]。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实施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说明,以t进行验证,临床疗效用率表示,以x2实施检验,两组对比有无统计学意义可依照P<0.05。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常规组40例患者中显效17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80.00%;研究组40例患者中显效21例、有效18例、无效1例,总有效97.50%。结果表明,研究组总临床效率相比于常规组显著升高,对比有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x2=6.1346,P<0.05),见表1。
表1 对两组临床疗效展开对比(n,%)
肛周脓肿发病率较高,是因致病菌侵袭使得直肠与肛管及邻近组织发生急性化脓感染,进而诱发脓肿,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等[3-5]。肛周连续疼痛、坐立不安、行动受限是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限于此病在发病初期无代表性,故易耽误最佳的诊治时机[6]。一旦延误时机或诊治方式不当,可进一步使脓肿溃破或术后引发肛瘘,不利于患者康复[7]。
临床多采用切开引流术及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前者一般需要实施二次手术,也就是利用引流术将脓液排出后再行二次手术实现临床治疗目标,因手术流程过于繁琐,对机体创伤性大,临床推广受阻。相比于切开引流术,切开挂线术可以做到合二为一,即将引流术及肛瘘修复术合并为一个手术,不但避免了机体再次受损的情况发生,改善临床症状,而且亦能缩短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对机体的创伤性,同时手术中挂线对肛门括约肌等组织进行紧缩刺激,防止括约肌出现急剧离断的情况,从而减少出血风险[8-9]。脓肿一旦呈坏死状态,随着线可以自行脱落,大大提升了清除率,且术后难以复发,安全性较高[4]。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总治疗效率与常规组比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切开挂线术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肛周脓肿采取切开挂线术效果较为理想,可减少复发率与并发症,改善预后质量,临床推广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