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时代教师发展学校,是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历史方位下,为建设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立现代化教师教育体系,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的需要,所建立的有学校实体的新型教师发展学校或机构。新时代教师发展学校的实践模式,以发展教师为中心,以实现四位一体协同培养教师为目标,以理论认识、破解问题、优势视角为基础,所构建的对外多功能大服务实践模式和对内多样化教育管理实践模式。
【关键词】教师发展学校;实践模式;教育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54-0007-04
【作者简介】周逸君,江苏省无锡市教师发展学院(江苏无锡,214121)院长,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我国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明确提出了完善教师教育体系和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战略任务和关键路径,从而赋予我国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机构)新使命和新机遇。为把国家教师教育的顶层设计在实践中有效落地,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区域教师发展学校(机构)的实践模式。
一、新时代教师发展学校的使命与内涵
(一)完善教师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把建设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作为战略任务,“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支撑各级各类教师的专业发展”,改革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推进地方政府、高等学校、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强化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关鍵路径是建立教师教育体系与专业制度体系。《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要不断优化教师教育布局结构,基本形成以国家教师教育基地为引领、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发展机构为纽带、优质中小学为实践基地的开放、协同、联动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江苏省教师教育创新行动计划》要求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建立省、市、县、校四级教师专业发展体系。
从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省教育厅以及省级师资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中发现,建立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是落实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任务,改革重点是建设各级教师发展学校或机构,尤其是要做强设区市级层面的教师发展学院或教师发展中心。
(二)“四位一体”协同育师的新兴机构
聚合多方力量共同支持教师教育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因此而提出的“四位一体”协同培养教师,是教师发展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联合政府、高校、中小学、教师发展机构等方面力量协同培养教师方面,设区市级教师发展学院应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核心纽带。
本文提出把教师发展机构称为“教师发展学校”,并探索其实践模式的重要命题,这既借鉴国际教师发展趋势和浪潮,体现出建立教师发展学校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主要方式;同时也旨在把教师发展机构真正建立成为服务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和研究的地方,即“学校”。因此,新时代教师发展学校,就是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历史方位下,为建设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立现代化教师教育体系,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的需要,所建立的有学校实体的新型教师发展学校或机构,包括省级、设区市级、县区级教师发展机构和教师专业发展基地校。
本文重点讨论设区市级教师发展学校或学院。设区市级教师发展学院是本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研究、资源、管理和服务中心,是具有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特征的“教师家园”,担负着本区域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职责和功能。
建立并做强设区市级教师发展学院,使其成为教师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必然需要解决理念转化、瓶颈突围等诸多问题,这就带来了建构新时代教师发展学校实践模式的必要性。
二、新时代教师发展学校实践模式的建构基础
(一)理论认识
建构教师发展学校的实践模式需要正确的理论认识。这就需要在“全球化”“传统文化”“现代化”等理念框架观照下,系统建构满足我国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要求并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发展学校实践模式。因此,有关教师知识获得的学习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教师专业社群理论、教师教育课程理论以及教育管理理论等,都应成为建构新时代教师发展学校实践模式的重要理论基础。
但是一个正确的理论未必会获得实践的成功,这中间需要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实践模式。因此,实践模式的建构还需要关注现实中具体问题的破解。
(二)本土问题
教师发展学校或机构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业已形成本土问题域。例如:在组织的相关调研中,如何确定设区市级教师发展学校或机构的功能定位?而做到与省级教师发展学院和县区级教师发展中心之间的相互错位与准确定位并没有一致性的看法。再比如:如何在教师培养体系中,发挥连接大学、中小学之间的纽带作用?如何在内部建立有效的以科学研究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机制?特别是如何借鉴美国教师发展学校和专业发展社群等实践模式,形成依托设区市级教师专业发展学院的教师培养实践模式?这些问题亟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区域特点的系统解决方案。
(三)优势视角
实践模式的建构还应该关注情境,关注自身以及所服务对象的优势。优势视角取向的实践,就是立足于发展,寻求和利用自身和所服务对象的优势资源,协助服务对象达成目标。在建立“四位一体”协同育师的体系机制中,教师发展学校就应该充分挖掘自身、高校、中小学和政府的优势资源,做到把各类资源统筹于高质量服务区域教师专业发展上。
高校或研究机构具有专业优势,中小学能发挥教师教育实践基地的作用,政府在教师发展各项制度设计上具有优势,作为设区市级教师发展学校,本身具有统筹全区域教师发展各类资源的优势,因此,设区市级教师发展学院就应该发挥各方优势,积极参与教师发展制度设计与实施,主动寻求高校的专业支持,推动中小学向着教师发展学校的方向迈进,为全区域的教师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三、新时代教师发展学校实践模式的基本样态
基于上述论述,新时代教师发展学校的实践模式可以从目标定位、功能划分、运作机制等方面来呈现其基本样态,力图展现出在省、市、区、校四级教师教育体系中,设区市级教师发展学校发挥其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本土特征。
作为设区市级教师发展学校,在教师教育体系发挥纽带作用的过程中,需要跟不同的服务对象交流、沟通、合作,从而实现其四位一体协同培养教师的功能;与此同时,也需要建立能够支持其发挥作用的内部管理机制。因此,在实践模式的建构过程中,重点考虑实践模式的两个侧面:一是外部的服务实践模式,二是内部的运行管理模式。
(一)对外多功能、大服务实践模式
设区市级教师发展学院为实现协同培养教师的目标,需要与政府、高校、中小学以及其他机构开展不同内容、不同侧重、不同方式的合作活动,在大服务中实现自身价值。可以说,设区市级教师发展学院实践模式是最能体现供给侧改革的服务实践模式,因为需要面对不同对象,发挥不同作用,提供不同服务。
1.建立动力机制:设计实施统整的教师发展制度。
在与设区市教育局的合作中,主要体现在积极参与教师发展制度的设计与实施。通过自身所具有的专业研究机构特质,一方面通过深度参与教师发展制度设计,把教师分级制度、教师评价制度、教师培养培训制度联系统整起来;另一方面通过对特定区域、不同教师群体或个体发展状态的调研,为教育行政部门等提供教师发展促进方案,推动形成教师发展的有效动力机制。
2.提供智力支持:建构完善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设区市级教师发展学院要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中发挥积极作用。在师范生职前职后一体化课程体系建构中整合资源、协同力量。例如:我院设计了“新时代·新教师”“新时代·好教师”“新时代·名教师”培养体系,实现区域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体系化培养;充分利用高校专业力量,与高校合作开展各类研究项目和培养培训计划,如成立课程教学研究中心、教师评价研究中心,开展高端学者教师访学活动;帮助上级师训部门和县区级教师发展中心开发教师教育课程,承担相关培训任务;指导中小学校形成校本化的教师发展规划并有效实施教师教育课程。
3.推动合力发展:设计全纳式的教师发展项目。
为实现教师发展模式的转型,让学术模式、实践模式均能在教师发展中发挥作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通,教师发展学院应该积极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设计全纳式的教师发展项目,让中小学、政府、高校和教师发展学校(机构)均能够积极参与教师专业发展中来。当前的重要发展模式是依托各类项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例如,江苏省“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就是紧紧围绕综合育人项目的实施来凝聚各类教师把力量集中到育人上来,在推动育人方式转型的过程中,促进教师队伍在师德发展、育人水平和科研能力等方面的整体提高。这就是基于项目的整体性聚合资源并指向教师发展。
4.共担发展责任:全方位的教师发展合作机制建立与实施。
教师发展学校要与政府、中小学、上下级教师发展机构等共担教师发展责任。积极落实上级政府和教师发展机构下派的任务和责任,也要分解任务到各县(市、区)教师发展中心,压实研究教师发展、促进教师发展的担子和责任。结合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省市名师工作室等项目加强与中小学的联系,推动中小学发展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继续教育学校,探索其实践价值和路径。
(二)对内多样性教育管理实践模式
内部的组织架构和运行,将直接影响着对外服务功能的发挥。作为初创期间的教师发展学校,本身就是一个小实体单位,人员不多,但是每个成员在机构中发挥的作用却非常大。因此,教师发展学校应该具备多样化的教育管理模式,如此才能发挥学院每一位成员的积极作用。
当代教育管理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特征。例如:有强调组织等级制度、领导者权威、管理效率的正规模式;有强调组织中成员分享领导权和决策权,重视专业权威,以专业判断为决策依据的学院模式;有把决策作为协商过程,让成员从事政治活动,谋求组织中权力分配的政治模式;有强调组织中个体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规范以及个体的认识如何被组织认可的文化模式;有因为经常面对复杂情境下进行决策而采取的适当分权的模糊模式,等等。
显而易见的是,设区市级教师发展学校因为面对诸多服务对象,在对外发挥功能的过程中,需要应对各种复杂情境,因此,仅仅采取一种管理模式或者偏重一种教育管理模式就会带来一定风险。因为,上述这些教育管理模式都有自身的价值和局限性。教师发展学校应该采取更加系统的教育管理模式,综合各种教育管理模式的优点,从整体优化的精细化角度出发,在合适的情境下采取不同的教育管理模式,协调各要素的關系,营造出学术严谨、制度严格、执行有力、主动发展、活泼宽松的育师环境,从而激发各方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研究和探索我国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使命、内涵和实践模式,有助于推动教师发展学校相关理论向纵深发展,创生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新样态,特别是为设区市级教师发展学院提供可资借鉴的破解发展难题的综合性方案,也为促进区域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