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尊师传统的当代省思

2020-08-23 07:33苑津山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0年7期
关键词:尊师重教师德建设

【摘 要】在国家大力提倡尊师重教的背景下探讨尊师传统,既具历史意义,又有当代价值。我们应重塑教师为师观、端正学生尊师观、树立社会尚师观,这样才能发扬尊师传统,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让学生获得适合的发展。

【关键词】尊师传统;尊师重教;师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55-0058-03

【作者简介】苑津山,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长春,130024)本科生。

“大学之礼,虽昭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礼记·学记》中就有关于古代帝王尊敬教师的描述。“尊师”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尊重知识、崇尚教师职业、重视教师劳动的一种文化传统,是重视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国家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也强调“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由此可见,党和国家正努力厚植尊师文化、弘扬尊师传统并营造尊师氛围。

一、尊师传统遭遇的现实困境

历史上的尊师表现,既有尊师之礼,更有尊师之意,当下我们需要摒弃的是这其中的一些将尊师与封建王权及父权结合的消极思想。尊师传统延续至当代,正面临着多种困境。

(一)教师对“尊”的误读

教师对“尊”的误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误读为“唯我独尊”,认为继承尊师传统是重拾对学生的“打骂之爱”。《荀子·致士》中提出的“尊嚴而惮”并非让学生心惊胆战,而是强调教师之“惮”,即教师要谨言慎行来赢得尊重,强调学生尊师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居高临下,粗暴地对待学生,要求学生尊师,更要求教师平等待生。因此,尊师本身是一种双方间的情感交流活动。另一方面是因过度“尊生”而践踏为师之尊。当下,“尊重学生个性”“师生平等”等口号的内涵被无限扩大与曲解,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过多地采用赏识教育、激励教育,使得部分学生未能形成尊重教师的良好品质。

(二)学生对“师”的质疑

学生不尊师行为的发生,是师生心理长期对立的最终表现或不断加剧的结果。学生公开的不尊师是无尊师之礼,而暗地里的思想抵触心理是无尊师之意。无尊师之礼,学生即无尊师的相应礼仪行为规范;无尊师之意即意味着学生在思想上是不尊师的,没有发自内心地尊重教师。学生对尊师之礼的质疑主要是对礼仪的多少、繁简间的质疑,而学生无尊师之意则至少说明了两点问题:一是学生没有养成“尊重人”这一基本伦理道德规范,学生的社会化还远没有完成;二是学生虽养成了“尊重人”的伦理道德规范,却不尊重这位教师,这便是教师出了问题。

(三)社会对“师”的挑剔

社会对“师”存在着两方面的挑剔。一方面是社会对教师教书功能的挑剔。部分人认为教师将其职业视为谋生的手段,失去了作为教师的“纯粹性”。另一方面是社会对教师育人方式的挑剔。当今社会既高度重视教育,也易于过多干预教师工作。在实际生活中,还存在不尊重教师教育自主权的现象,“别听老师的”似乎成了一些家长常说的一句话。

二、尊师传统的发扬策略

重提尊师传统不是搞文化复古、教育复古,而是要结合时代精神进行创造性继承和转化。发扬尊师传统,为了让教师在育人时获得尊重,更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我们要重塑教师为师观,端正学生尊师观,树立社会尚师观。

(一)锤炼教师为师观

锤炼教师的为师观就要从教师的两项基本职能谈起,即教书与育人。2019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就是要深化教师的道德引导作用,教师在育人时首先应该做到表率作用,陶冶情操,争做师德高尚的教师。

1.锤炼经师之态。

教师和学生在地位、责任和身份上的不平等是绝对的,但在人格上、在知识面前是平等的。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后现代崇尚多元与对话的思想,教师要让学生摆脱客体的地位和被动的心态,以发现者、探索者的角色出现,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大胆提问、敢于质疑问难。同时,教师应在教育的每个细节处平等地对待学生,如当学生发现自己讲错了要勇于承认,求助于学生时说声“请”。师生要共同面对知识、共感世间魅力、共享人类文化、共悟精神文明。

2.锤炼人师之德。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我们应该努力摒弃外加的先在性尊严,积极追求建立在自身真实人格、智慧、理想、精神、态度之上的内在尊严。一位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有扎实的学识和仁爱之心的教师,才会受到学生的尊敬。可以这样说,良好的师德是教师得以受学生敬重,为学生树立榜样,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并引领社会风气的关键,教师理应具有超越一般公民的特殊的道德品质,逐渐建构起“为人师表”的道德情操、敢于担当的道德形象、立德树人的道德作为。

(二)端正学生尊师观

尊师传统向当代社会转换的关键,是尊师观念的转换。一个不尊重自己老师的学生,很大可能也不会尊重知识、尊重教育、尊重人类的文化遗产。学生向教师学习的态度决定着他们能在学问与做人做事方面达到什么样的高度。

1.端正向师之心。

当下,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但这种知识一般是书本知识,绝不能因为掌握了这些知识就不尊师。《吕氏春秋·劝学》指出,“为师之务,在于行理,在于行义”,教师传授的知识更多还包含做人做事的“义”的知识,这些知识的掌握就需要教师的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依靠教师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引导学生在获得生理性生命后进一步获得文化生命,使得学生为人处世的能力和道德情操得以提高,促使其社会化。

2.端正与师之距。

王充认为,“学问之法,无唯不才,难于距师”。学生要尊重自己的老师,但并不意味着这个“尊”是“尊奉”、盲目地奉行师之说,以师之说为本,相反,学生要有独立思考与崇尚真理的精神。同时,我们谈师生平等,不是要学生跟老师称兄道弟,而是让学生正确理解“平等是人格上的平等”。学生与教师之间必然存在着客观的距离,学生只有正视这种距离,认清自身与教师间的差距,才可能有发展的目标和空间。

(三)树立社会尚师观

社会对教师的看法深刻影响着学生对教师的看法。因此,社会要树立尚师观,对教师工作的重要价值有清晰认识,为教师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

1.树立信师之意。

社会上的各種舆论导向对学生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应形成尊师氛围,群体的尚师观是学生尊师意识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舆论决不能以教师为噱头,炒作教师。相反,要让学生认识到,尊重教师是为人处世的一种坚定态度,并要把这种“尊重”通过具体的礼仪表达出来。社会不一定要给予教师特别的尊重,但应该为学生提供尊重一切人的榜样力量。从根本上说,尊重教师,是尊重“人”这一普遍的社会道德原则在教育活动领域中的重要体现和要求。

2.树立敬师之情。

一方面,社会要充分信任教师。教师的出发点是学生,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另一方面,社会要正确认识教师教授学生的过程。教师与学生既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也不存在服务与被服务的区别。社会各界要在人格上尊重教师,不能仅仅把教师当作为学生升学服务、实现某种教育目的纯粹工具。对此,康德指出:“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仅仅当作工具,而应该永远看作自身就是目的。”如果仅使用教师,而不为教师考虑,丧失了敬师之情,就违背了尊重人的道德义务。

【参考文献】

[1]施克灿,彭彬.从师道尊严的角度看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J].当代教师教育,2008(2):48-51.

[2]石中英.师道尊严的历史本意与时代意义[J].当代教师教育,2017(2):18-23.

[3]李军.异化的师生关系:“解构”与“建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40-147.

[4]刘铁芳.教育者的形象与师道尊严[J].教育科学研究,2002(3):5-9.

[5]张聪.师德二重性:当代表征及其实践进路[J].中国教师,2018(3):22-26.

[6]王正平.尊重教师:教育伦理的一项重要原则[J].道德与文明,2015(4):17-22.

[7]李方安.关系责任视角下和谐师生关系构建探析[J].教育研究,2016(11):119-125,155.

猜你喜欢
尊师重教师德建设
尊师重教,每天都是教师节
西部民族地区乡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
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
从“曾子避席”领悟尊师重教之传统
从师德现状看师德培养建设“供给侧改革”
岁岁游学路,冷暖私塾情
加强校园人本管理 营造和谐育人氛围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贯彻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强师德建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