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给排水技术在市政公用工程中的实践应用

2020-08-23 07:38焦盛勇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实践

焦盛勇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市政公用工程的要求也在提高,工程建设规模相对较大,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资源及能源损耗问题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基于此,在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中,有必要将节能环保理念应用其中,从而提高工程建设的经济价值,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本文就节能给排水技术在市政公用工程中的实践进行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节能给排水技术;市政公用工程;实践

1、引言

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带来的环境污染及能源损耗问题也日益严重。为此,在现今经济建设中务必加大对环境保护及能源节约的重视力度,以降低污染及能源损耗,推动各行业的稳定发展。市政公用工程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将节能环保理念融入其中,对于提高环境质量,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有着显著意义。

2、节能给排水技术原理

节能建设涵盖的内容较多,如节能设计、节能建设及节能改造等,目的是通过节能设备、技术、材料等的科学应用实现能源节约目标。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作为目前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改进市政公用工程建设质量,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更多助力。不过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水资源浪费问题,而节能给排水技术的应用则是在保证水资源供应有效性的基础上,利用合理措施实现水资源的有效节约,降低城市运行中水资源的损耗,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将节能给排水技术应用到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中来,能够对现有水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规划和管理,并利用电能等可再生资源替换非可再生资源,以此降低水资源损耗,减少浪费现象的产生。

3、市政公用工程给排水的现状与分析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变迁,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追求也在不断变化,人与自然的融合成为更多新城区建设的主题,但是城市生态环境改善需要更多的水资源作为支撑,很多城市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市政给排水工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3.1节能技术前期设计不足

尽管我国城市规模发展迅速,市政建设也取得很大进步,但是节能技术在市政工程前期设计不足的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工程设计、造价和施工过程中,对节能技术重视不足,或者仅有概念设计,未能很好融入市政工程建设中,更多城市重视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和生态城市推广,忽略了城市运营带给自然资源巨大压力,忽视了给排水工程中节能技术应用带来的长远社会效益。

3.2城区规划滞后

市政公用工程给排水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不同步现象也比较多,我国很多城区建设迅速,给排水工程规划仍沿用传统设计概念和思路,但新型城市有自身的特点和挑战,如高层建筑群的涌现,传统给排水模式很难和实际给排水需求相适应,尤其是大量楼盘密集交付和入住后,水资源的需求和污水排放给市政工程带来巨大压力,因此必须在城市规划前期,预先规划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承载能力,并将节能技术作为给排水工程规划的一个要素。

3.3旧城改造困难

我国很多城市发展均存在新城区包围老城区问题,尤其是典型的文化古城,传统管道设计布置比较落后不仅维修困难,污水、雨水等废水排放也有很大问题,更容易产生污水聚集和局部区域内涝,同时传统给排水设计对于地理环境、未来城市发展筹划较少。旧城区管线密集交叉,缺少统一的规划布置,也对改造给排水工作带来困难。同时,旧城区有效的给排水任务重点在给排水功能上,未能考虑节能问题,直接导致了大量水资源浪费现象,也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

4、节能给排水技术在市政公用工程中的使用价值

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中涵盖的内容较多,如城市園林绿化工程、道路桥梁工程等,这些工程的开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较大,如果不能设置科学有效的给排水系统,不仅会对水资源供应及排放带来较大影响,还会加剧城市污染,阻碍城市生态环境的科学构建。为此,在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中,应加大节能给排水技术的应用力度,构建完善的给排水系统,一方面保证水资源供应及排出效率,一方面对排放的污水实施科学处理,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达到绿色环保目标。此外,传统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中由于存在较大的能耗问题,导致我国能源危机问题严重,经济成本损失不断加大,而在使用市政给排水技术后,则可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基础上,减少能耗问题的产生,缓解我国现存的能源危机问题,推动城市乃至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

目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开放建设中较为重要的问题,再加上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的规模相对较大,带来的能耗问题也相对较为严重。为此,有必要加大节能给排水技术在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合理规划现有资源和能源,改善城市建设水平。在施工时期,通过节约能源,使用供水系统以及排水系统,可以显著减少能源的消耗,这样可以促进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节能给排水技术在市政公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随着人们对节能环保理念认知的深入,其在各领域中的应用也在不断提高,建筑行业自然也不例外,通过节能环保理念的融入,构建了绿色建筑理念的相关内容,为绿色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科学保障和支持。同时在绿色建筑理念的引导下,节能给排水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中来,利用先进设备及技术手段,对传统的设计规划理念实行创新和优化,加强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解决传统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弊端,以此加强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的实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在保证给排水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借助科学合理的设计规划以及对节能设备、施工方法以及材料等部分的有效应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和浪费。

5.1雨水系统的科学规划设计

雨水系统是市政公用工程给排水系统构建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合理规划雨水系统,对于实现水资源节约及循环利用有着显著效果。传统给排水系统中,只是设置简单环节,将雨水有效排出,并未考虑到雨水收集及循环利用这一环节,这导致水资源浪费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而应用节能给排水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排出雨水,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舒适的城市生活环境还能够将多余的雨水收集起来进行有效利用从而达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能环保的目的。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在设计过程中,有必要对雨水收集系统实行科学规划和考量,加强雨水收集的实时性、有效性,同时设计中需结合区域地质环境、气候水文等特征,对雨水收集系统予以调整和完善,加大雨水收集及循环利用率,完善市政公用建设中水资源供应的充足性和合理性。

5.2分区供水

随着城市发展规模的加大,原有的市政管网在运行中,经常会存在压力不足的情况,很难满足目前城市内部高层建筑的供水需求。因此在设计高层建筑的给水系统时,一般都会采取变频加压给水的方式分区供水,这就要求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不大于0.45MPa,且分区内低层部分应设减压设施保证各用水点处供水压力不大于0.20MPa,以达到节水的目的。变频给水设备的设计可按照以下几点要求开展科学规划。一是了解泵高区域流量范围与设计流量范围间的关系,根据这项参数数据对主水泵的数量实行科学设置。通常情况下注水泵数量控制在2~4台左右,并设置1台性能相同的备用水泵设备,以备不时之需。二是确定额定时速。为保证供水质量,水泵设备一般会设置在高效区段右侧的末端,水泵流量要控制在单台注水泵的1/3和1/2之间。三是稳压罐的容积应按不小于最高时流量1分钟的水量确定,压力等级与系统工作压力相匹配。当地市政条件允许管网叠压供水时,二次加压供水应优先采用无负压变频加压供水一般以市政直供和水箱补水这两种形式加以实现。前者直接利用市政供水管道压力作用满足供水要求。其优势在于,缩短水泵扬程距离,减少耗电功率,达到节水节能效果。不过该方式对市政管网的水压有着较高要求,需要相关人员实行科学把控。后者则很好的解决了直接供水中存在的各种弊端,并将直接供水与水箱供水两种方式有效结合起来,做到自由切换,以满足用户用水需求,加强供水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目前水箱供水是市政公用工程给排水系统设置中最常使用的方式之一,对于提高供水安全性、达到节水目标有着显著作用。

5.3限流减压

合理限流是降低水压影响,确保给排水系统正常运转的有效措施及方式。水在流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在给排水管道布设中,如果不能将水流动中的压力予以科学管控,不仅会对给排水管道的质量带来较大影响,还会对系统及设备运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引发安全事故的产生,降低水资源使用的科学性。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对给排水系统的水压实行全面掌控,采取科学防护措施降低水压对系统及设备带来的不良影响促进给排水系统的稳定运转。限流减压作为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是通过截留管和孔板等材料的应用,将供水段的水压降低,将流动水压转变成静态水压,以此降低水流运行中存在的危险,减少对设备及系统带来的危险隐患,维护给排水系統的运行质量及安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限流减压方法之前,必须对市政公用工程的给排水系统设计要求以及实际施工情况展开充分的了解和调查,从实际出发,实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从而有效保障给排水系统的质量与安全。

5.4分流排水

分流排水也是优化市政公用工程中给排水系统性能的一种有效方式,且在水资源科学利用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分流排水又叫做水回收循环利用,是一种能够对废水实行资源利用并分流排出的先进技术。分流排水做大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满足现今节能环保理念的要求。在日常生活及生产作业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及污水,利用分流排水,能够将这些污水和废水进行隔离处理,不仅能够降低排出污水及废水中有害物质含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处理后的水源还能够被应用到园林灌溉、洗车等环节之中,全面发挥出水资源的最大利用价值,减少浪费现象的产生。

结语:

在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中,节能给排水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资源及能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了生活及生产中存在的浪费及污染问题,优化了人们生活质量,提升了城市建设水平,最终推动生态环境的健康稳定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前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志平.节能给排水技术在市政公用工程中的实践探究[J].大众标准化,2019(18):133+135.

[2]王刚.节水节能技术在市政给排水建筑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分析[J].民营科技,2017(07):166.

[3]李国巍.浅谈节能技术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5):169.

作者简介:

焦胜勇(1984-),男,汉族,湖南常德市,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城市给排水管理。

猜你喜欢
市政公用工程实践
基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的问题分析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浅谈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研究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的安全生产管理与预警机制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