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朵
【摘 要】 目的:分析对新生儿足底采血时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疼痛的缓解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进行接受足底采血的新生儿,共960例,根据出生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对比组实施足底抚触护理,观察组实施非营养性吮吸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的疼痛感评分和采血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疼痛感评分明显优于对比组(P<0.05),且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采血效果明显好于对比组(P<0.05),且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非营养性吮吸护理应用于新生儿足底采血过程中对于缓解新生儿疼痛感的应用效果更加显著,使医护人员为新生儿足底采血的过程可以顺利进行,提高新生儿的依从性。
【关键词】 新生儿;足底采血;不同护理干预;缓解疼痛
文章编号:WHR201910096
新生儿足底采血是新生儿在出生后72h~20d之内进行足底采血,足底采血的目的是为新生儿排查相关疾病,其操作方法简单安全,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但是新生儿年龄偏小,对于疼痛的敏感程度相对较强,在进行足底采血时新生儿会出现紧张、啼哭以及身体扭动的情况,因此在新生儿足底采血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新生儿的不良情绪,安抚新生儿的生理状态,提高采血的成功率以及降低新生儿对足底采血时的疼痛感[1-2]。本研究针对在新生儿足底采血时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对缓解新生儿疼痛程度的效果进行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进行接受足底采血的新生儿,共960例。排除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因家长不愿参与本次研究的新生儿,在新生儿家长完全知情的情况下根据出生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每组480例。其中,观察组男280例,女200例,年龄3~20d,平均年龄为(11.56±2.41)d;对比组男270例,女210例,年龄3~19d,平均年龄为(11.19±2.16)d。观察组和对比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比组 实施抚触护理在实施足底采血之前,由其母亲抚触新生儿的头部,并使新生儿取仰卧位,护理人员则负责抚触新生儿的足底,动作应该轻缓,抚触力道要适中,待经抚触部位出现微微泛红后,用酒精棉球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使用一次性的采血设备,迅速采血3~4滴,采血完成后按照采血前的抚触护理继续进行抚触15~30s[2]。
1.2.2 观察组 实施非营养性护理新生儿在开始采血之前,医护人员或者新生儿家长予以一个未开口的奶嘴,待新生儿适应这个奶嘴后,方可进行采血,采血工作与按摩组进行的顺序一致,先消毒再采血,采血完毕后,停止新生儿吮吸奶嘴[3]。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新生儿在采血过程中的疼痛评分1~5分,新生儿在采血过程中比较安静,没有哭闹或其他不良情绪则为1分;出现躁动,身体扭动轻微哭泣则为3分;居其中者视为2分;出现哭闹不止、躁动不安的新生儿疼痛程度视为5分;居于3分与5分之间的新生儿视为4分。根据新生儿的情况,统计每种疼痛程度新生儿占比。
对比两组新生儿进行足底采血时,新生儿平均采血时间以及平均滴血直径。
1.4 统计学分析
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输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 19.0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平均采血时间以及平均滴血直径)行t检验,通过(±s)表示;计数资料(疼痛评分)行χ2检验,通过[n(%)]表示。P<0.05表示数据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新生儿在采血过程中的疼痛评分
观察组患者新生儿在采血过程中的疼痛评分明显好于对比组新生儿(P<0.05),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比较两组新生儿的平均采血时间以及平均滴血直径
观察组新生儿的平均采血时间以及平均滴血直径均好于对比组新生儿(P<0.05),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 讨论
新生儿进行足底采血是为了检查新生儿在出生后进行检查是否患有甲状腺功能异常或者其他不良病症的隐性存在,实施足底采血可以避免反复穿刺引起新生儿的不良情绪, 可以更好地降低采血时间,在产科的应用比较广泛[4-5]。据相关研究表明,新生儿对于疼痛的敏感程度要高,而且疼痛会引起新生儿出现哭闹不止,身体扭动等影响正常采血流程的情况发生,而且还会对新生儿的睡眠质量、食欲以及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为新生儿足底采血时需要对新生儿实施必要的护理,使其安静的配合采血过程[6]。
本研究采用的是非营养性吮吸护理,在采血过程中予以新生儿一个未开口的奶嘴,分散其注意力,从而达到缓解新生儿疼痛的效果,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新生兒在采血过程中的疼痛评分明显好于对比组新生儿,虽然每位新生儿均出现不同程度疼痛感,但是对比组出现3分以上疼痛感的患儿数量有250名(52.08%)明显少于对比组新生儿中出现3分以上疼痛感患儿的数量310名(64.58%),而且在平均采血时间以及平均滴血直径两个方面:观察组新生儿的平均采血时间(2.91±0.34)s明显少于对比组新生儿的平均采血时间(3.72±0.56)s,观察组新生儿的平均滴血直径(9.88±0.29)mm明显大于对比组新生儿的平均滴血直径(8.56±0.33)mm,因此说明观察组的效果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足底采血过程中实施非营养性吮吸护理过对于缓解新生儿疼痛感的效果更加显著,相比其他护理方式,非营养性吮吸护理更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秦晋萍.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缓解新生儿足底采血疼痛的效果的认识[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02(20):108,110.
[2] 朱美艳.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缓解新生儿足底采血疼痛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08):192-193.
[3] 艾美莲.不同干预方法对缓解新生儿足底采血疼痛的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9):172-174.
[4] 杨玉荣,张杰文,王晓英.不同干预方法对缓解新生儿足底采血疼痛的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9):195,197.
[5] 戴芳.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缓解新生儿足底采血疼痛的效果[J].临床护理杂志,2015,14(04):77-78.
[6] 王小艺.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疾病筛查足底采血不良反应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4):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