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英语阅读教学是当前国际国内英语课程改革的趋势。教师需要立足主题划分教学单元,全面把握主题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单元教学目标,选择主题意义关联的语篇,创设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探究活动,并逐步形成主题意义指导下单元整体教学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双重机制。以国际文凭课程Language B 中Sharing the Planet单元教学为例,通过主题化、综合化、探究化、动态化的单元整体教学,帮助学生多维度理解主题意义,有效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英语教学;主题式教学设计;单元整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51-0049-04
【作者简介】朱晶莹,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京,210003)教师,一級教师。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了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理念,即学生围绕某一具体的主题语境,基于不同类型的语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语言技能获取、梳理、整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深化对语言的理解,重视对语篇的赏析,比较和探究文化内涵,汲取文化精华;同时,尝试运用所学语言创造性地表达个人意图、观点和态度,并通过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提高理解和表达的效果。这一指导意见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国内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广泛认可。齐地尔认为“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教学是整合课程内容、实施深度教学、发展核心素养、落实学科育人目标的有效途径”[1]。
国际文凭课程Language B的2018年新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也首次要求以五大规定性主题(theme)展开教学,这五大主题分别是“身份认同”Identities、“体验”Experiences、“人类发明创造”Human Ingenuity、“社会组织”Social organization和“共享地球”Sharing the planet。这些规定性主题为语言习得提供了一个框架。[2]同时,五大主题之间并不相互割裂,它们互为补充。比如主题“共享地球”的教学指导原则是: Explore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aced by individuals and communities in the modern world.大纲的推荐话题有The environment, Human rights,Peace and conflict, Equality, Globalization,Ethics, Urban and rural environment. 对这些话题的深入学习能深化学生对其他四大主题的理解。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依据主题划分教学单元,撰写单元教学计划,让单元成为承载主题意义的基本单位。主题式教学设计“应当以主题为中轴,围绕教学主题展开”[3]。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教学活动应当更具探究性、综合性、多样性,同时应该立足于真实学习情境,充分借助“师生对话式”学习展开。本文将结合国际文凭课程Language B阅读课Sharing the Planet单元教学实践,阐述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方法与教学反思。
二、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1.明确主题意义指导下的单元教学目标。
明确的单元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整体单元教学设计的前提。国际课程教学中,教师享有自主选材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应当以主题为轴,以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为线,筛选合适的教学语篇,设计不断深化主题理解的教学活动。
大纲提出,“在共享地球这一主题单元中,期望教师引领学生探索当代个人以及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这一主题语境之下,笔者从推荐教学话题中选取了human rights, peace and conflict, equality,计划在3周之内完成围绕这一主题的单元阅读教学。同时,笔者授课对象为12年级(对应国内高三)的学生,总体语言水平高。基于此,笔者单元整体规划如表1所示。
2.恰当选择基于主语意义的单元整体教学语篇。
(1)情境性。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英语阅读教学选材应当立足于真实情境的学习,学生从客观现实和生活世界中获取的知识有助于促进其认知能力的发展。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会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4]因此,教师应创设紧密联系真实生活和社会实际的英语教学情境,为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搭建桥梁。
[Unit Description Concepts to be clarified This unit continues to explore the theme of living in a globalized world through the topic sharing the planet. I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pparent that the challenges of the modern world cannot be faced by countries working alone. This unit encouraged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their role in making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Freedom;Democracy and dictatorship;Equality Contents to be covered 1.Human trafficking(human rights/equality);
2.Tunisias transition(peace and conflict/human rights);
3.Rosa Park-A great American role model(equality and human rights) Skills to be strengthened Communication skills;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Cooperative learning skills;Reasoning skills ][表1 “共享地球”主题的单元阅读教学规划]
教学实践说明:在搜集跟“human rights” 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时,英国BBC于2019年10月23日刊登了一则名为Essex lorry deaths:39 bodies found in refrigerated trailer (https://www.bbc.com/news/uk-england-50150070)的新闻,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在这则材料的启发下,笔者又选择了The Guardian于2015年11月2日刊登的一篇题为 Wheres my boat?:Demies Story(https://www.theguardian.com/global-development)的报道,叙述了一个名叫Demie Omol的菲律宾男子被偷运至爱尔兰从事渔业工作的经历。报道内容、故事发生地均与时事新闻有关联,同时,近几年中国的新闻媒体,影视作品也时常记录走私儿童妇女事件。这样,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可以与现实社会建立联系,做到有话可说。基于真实生活情境的选材也为语言的有效输入和输出提供保障。
(2)关联性。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英语阅读教学选材应当围绕主题,具有综合性,力争使单元教学语篇涉及的内容相互关联。“大纲”鼓励教师在一个主题单元下,选择3~5篇不同文体的语篇。语篇之间的紧密关联度能够帮助学生在螺旋式学习中进行多维度分析,探究同一主题意义。
教学实践说明:笔者在Sharing the planet主题下选择的三篇文章,覆盖的子话题各有侧重,分别为人口走私、 “阿拉伯之春”中突尼斯的民主进程、蒙哥马利巴士抵制运动,但是不同语篇探讨的内容又有关联之处,详见图1。
对于主题单元语篇前瞻性的整合,提前发现单元内不同语篇的内在联结可以帮助教师创设更多综合性的教学活动,促成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总体把握以及深度认知。
3.创设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探究活动。
“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应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学生语篇理解的程度、思维发展的水平和语言学习的成效。”[5]语言的学习和使用是思维活动的外在显现形式,而学习和使用语言又可以进一步促进思维的发展。学者程晓堂、赵思奇提出,在英语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英语概念性词语的内涵和外延;把英语概念性词语与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根据所给信息提炼事物共同特征,借助英语形成新的概念,加深对世界的认识”[5]。因此,教师在主题意义指导下创设的探究活动应使用多种认知策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认知,激发学生超越课堂时空限制,提升课堂的延展性。
在教授“human trafficking”话题的时候,为了达成对于这一社会现象的立体认知,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活动:
(1)阅读诗歌To Be a Slave[6],通过诗歌对奴隶生活现状的直观描述,引出问题What does it mean to be in slavery? 学生根据诗歌的四个章节生成了如下答案: be treated as a commodity rather than a human being;be subjected to suffering and deprivation;be trapped in conditions with denied humanity;be portrayed as inferior to owners.
(2) 聚焦语篇人物生存现状,开展小组讨论:Is Demie Omol a slave? Why or why not?学生通过比较古今,发现Demie Omol的生存状态形如奴隶,但是这种状态更加隐秘,是modern slavery.不少学生在此前未把类似Demie Omol的劳工认为是“奴隶”。
(3) 深度解析文本,关注文本中关于人口走私“invisibility”特性的语言描述。
(4) 呈现世界“当代奴隶地图”,延展对人口走私问题现状的认知。此处笔者重点关注如下问题:Who else might be victims of human trafficking? Where do they come from? What jobs are they doing? 此时学生会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意识到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而他们绝大多数来源于贫困地区、政治动荡地区和教育缺失地区。
(5) 探究“冰山之下”的深层原因。通过小组阅读report about human trafficking, 学生找寻人口走私一直存在的根源。
(6) 追寻应对问题的方案。为破解人口走私设计一幅海报。
根据袁顶国、朱德全提出的“主题式教学设计运行机制”[3](见图2),探究式教学环节能够展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同时,对该话题的深入探讨也为其他两个话题的学习创设关联性与延展性。
需要注意的是,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探究活动形式和教学手段都可以是多样的,比如针对“突尼斯民主进程”的文本,教师可以设计辩论活动,讨论“阿拉伯之春”的利弊;针对“蒙哥马利巴士抵制事件”文本,教师可以设计人物采访活动,追溯更多关于美国民权运动的文化认知。丰富多样的探究活动可以从不同维度培养学生对于信息的识别力、理解力、推断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形成主题意义指导下单元整体教学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机制。
主题意义指导下的单元教学应始终遵循整体性设计原则,让教学评价和教学主题、教學目标、教学活动等要素做到有机统一,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同时,教师也应当坚持做到评价内容综合化,也就是说既要重视评价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也要重视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策略、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表达沟通力,最大程度实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评价活动需要建立在倾听同伴观点,与同伴沟通协作,自主学习语篇相关配套材料,深度理解语篇内涵的基础上进行,评估的方式涉及听说读写不同层面。同时,这些评估任务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也就是说,学生对这些答案的回答恰巧可以构成对于同一主题不同维度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齐地尔.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0(10):32-37.
[2]IBO. IB Diploma Program Language B Guide [S]. England: Cardiff,2018.
[3]袁顶国,朱德全.论主题式教学设计的内涵、外延与特征[J]. 课程·教材·教法, 2006(12):19-23.
[4]高文,徐艳斌,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5]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 课程·教材·教法,2016(5):79-86.
[6] LESTER J.To Be A Slave[M].New York:Dial Press,1968: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