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语义的历史变迁与现代启示*

2020-08-23 07:37张文
文化纵横 2020年4期
关键词:小康小康社会孔子

张文

“小康”一词自古有之,历经了数千年的历史变迁。在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小康”被不同时代赋予了怎样富有启发意义的文化意蕴?本文通过梳理“小康”的历史演变脉络,探究其蕴含的“民为邦本”的传统文化意蕴及其现代启示。

一、“小康”语义的历史变迁

(一)“小康”起源于《诗经》,初指体恤百姓

“小康”一词可考的最早文献是“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及中国,以绥四方”,出现在《诗经·大雅·民劳》,中国最早诗歌总集《诗经》中之一篇,为周朝大臣召伯虎所作。此诗描写平民百姓的困苦状态,劝告统治者周厉王要爱惜民力,体恤百姓。

后世转引此诗的作品大多从体恤民情使民众休养生息的意义上运用“小康”。比如,《左传·昭公》:“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诗》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施之以宽也。”《汉书·元帝纪》记载“安土重迁,黎民之性……《诗》不云乎?‘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今所为初陵者,勿置县邑,使天下咸安土乐业,亡有动摇之心。”之后,即使和平时期,这句话也被引用来指与民休息,不劳民。

(二)“小康”内涵提升到国家治理层面

孔子提出“大同”社会后,“小康”的社会政治内涵更丰富了。

《礼记·礼运》中记载了孔子的“大同”和“小康”思想。“大同”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而“小康”则指“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

在孔子看来,小康和大同是有区别的。大同社会是古人心目中的最高理想社会,这个社会财产公有,政治开明,秩序稳定,是“大道之行”。领导者通过禅让产生,最有道德的人是社会的领导者。因为生产资料公有,不再拥有私人财产,每一个人在生活上都能够把他人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在这个社会中,“礼”没有了存在的必要,也没有了使用奸诈权谋的必要。

然而,在孔子生活的现实中,原先的禅让制被世袭制取代了,奸诈权谋开始盛行,战争时有发生。因此孔子寄希望于一个“礼义以为纪”的小康社会。在小康社会中,统治者是“禹、汤、文、武、成王、周公”这些圣王,由“礼”维持着社会秩序。君王和臣子之间以“礼”默契合作,父子、兄弟、夫妻之间以“礼”和睦相处。按照“礼”的规定,有才能的人得到提拔,有道德的人得到表彰,有过错的人受到惩罚。

这里的“小康” 相比最初的“小安,不劳民”而言,已经上升到国家治理层面,演变为一种社会状态。《礼记正义》对此解释道:“康,安也。行礼自卫,乃得不去埶位,及不为众所殃,而比大道为劣,故曰‘小安也。”根据这一解释,“康”所指的“安”,内涵已变成因“行礼自卫”而统治安稳。后世儒家学者不断用“小康”“大同”探讨人类社会历史演变的内在规律。

两汉时期,“小康”开始被看作一种与“凶”对举的社会状态,即失去礼仪而导致社会失序。《新书·忧民》记载“五岁小康,十岁一凶,三十岁而一大康,盖曰大数也。自人人相食,至于今若干年矣”。到了六朝,中国战乱不断,人们多次引用“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表达对战争结束,国家统一,休养生息,生活安顿的渴望。“小康”逐渐指一种良好社会状态。

唐代国力强盛,“小康”出现次数明显增多,用于歌功颂德或形容已经实现的良好社会状态。如《全唐文·大历八年夏至大赦文》记载“关辅之内,农祥荐臻,嘉谷丰衍,宿麦滋殖。闾阎之间,仓廪皆实,百价低贱,实曰小康”。此外,对于如何实现“小康”,已提出德治、选贤与能的策略,常见于皇帝用来颁布政策的诏旨。

(三) 近代以来,“小康”成为社会进化历程中的重要一环

近代以来,进化论传入中国之后,“小康”就成为通往理想社会进化历程中的重要一环。康有为以进化论解释《礼记·礼运》中的小康、大同之说,认为人类要从乱世进化到太平之世, 中间必须经过一个小康之世的阶段。实际上,康有为是假借孔子之名推行自己的变法主张,把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观引入中国,建立西方式的社会政治制度。这是对古代“小康”和“大同”社会思想的一种新发展。康有为之后,孙中山也坚持进化论观点,认为“……真正的民生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1] ,提出了创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实施方案。

经历小康进而走向大同符合进化论观点,也符合社会发展的历史唯物史观,但在具体路径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社会主义方案:探索通过人民民主共和的“小康”发展之路,通过人民当家做主来实现社会进步,这跟西方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不同,具有“中国特色”:

第一,实行公有制基础上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的小康——普遍提高而不是部分提高,這是关键。[2]第二,对“小康”的定义有清晰的认识,即在温饱的基础上,实现人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3]第三,制定了具体可衡量的、根据国内外不同时代背景、分阶段建设的“小康”发展目标。中共十三大提出要实现从“温饱”到“小康”;中共十五大首次提出建设小康社会;中共十七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共十九大进一步提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至此,小康社会的实现路径更为具体和明确,目标也更为清晰。

通过对“小康”的历史文献梳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小康”的历史发展脉络,概括为下表:

猜你喜欢
小康小康社会孔子
我家的小康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我家的小康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小康之路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大同梦想与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