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之生活化阅读研究

2020-08-21 08:59周广元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24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模式中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

周广元

【摘要】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生活化阅读模式是中学语文教师优化阅读教学模式,增强阅读教学质效的根本方式。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师需立足生活化阅读的特点和作用,结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以生活方式、生活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和习惯,这样才能优化教学方案,实现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当代教育中的大跃进。本文主要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生活化阅读概述以及中学语文生活化阅读教学策略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生活化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4-045-02

基于新课程理念要求,优化生活化阅读指导方法作为应用生活化阅读模式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是中学语文教师在现代教育领域中面临的全新的研究课题。新时代的生活化阅读指导方法需以解决传统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和不足为基本切入点,融合现代教育新思路和新模式,从而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打开一扇新窗。本文就目前中學语文阅读存在的一些问题、生活化语文阅读教学阐释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说说笔者的一些粗浅的见解和简略的分析,文中涉及的教学实例请参照人教版初中语文阅读材料。

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在目前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学生的独立思考空间受限

学生们早已习惯将教师当做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主体的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而自己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但是阅读训练是需要学生亲自感受优秀作品中所蕴含的真情实感的。而现下的语文阅读训练,依旧延续占用大部分的课堂时间对阅读内容进行导读的模式,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太短,学生难以全身心的投入到阅读训练中,从而打消了其对于阅读训练的积极性。

(二)教学模式老化、陈旧

现阶段,部分教师开展语文阅读教学仍以机械性的讲解教材为主,但是这种陈旧、枯燥的授课方式根本无法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热情,那么就势必会影响到阅读效率。随着多媒体教学发展的日新月异,新奇、多样的教学方式往往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所以,教师必须跳出固有思维模式,敢创新、多创新,提高学生对阅读训练的接受度。

二、生活化阅读概述

(一)阅读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一种高雅的生活娱乐项目。如何看待阅读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将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价值观培养。如果学生仅将阅读看做是一项语文学习任务,那很难有兴趣、有毅力坚持下去,但将阅读视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娱乐项目,自然就能激发其阅读兴趣,提升其阅读成效。

(二)生活化教学模式

合理创设教学场景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所谓生活化教学模式即引入生活元素进行教学,或是为学生营造某种学习场景,然后引导学生移情入境理解文章内容,增强学习体验,或是借助生活元素引导学生解读知识,大幅度降低学生的学习理解难度。

鉴于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引入多种多样的生活元素(比如视频动画、音乐绘画,生活物品等等)等创设丰富多样的生活化场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提升阅读效率和质量。

(三)生活化阅读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化阅读可以通过引入生活元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能够在看似“枯燥乏味”的文字中发现文章的魅力所在,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生活化阅读中也可涉猎许多的课外读本,符合中学生的阅读需求,也可丰富学生的文本阅读类别。

2.优化学生的发散性阅读思维

学生的发散性阅读思维培养必须借助多种多样的阅读素材,生活作为文化大宝库,其中的阅读素材不胜枚举,所以应用生活化阅读可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学生读的越多想的越多,自然就能于拓展性阅读中培养自己的发散性阅读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生活化阅读不只是一种阅读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文本阅读方式,科学应用生活化阅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理解、拓展阅读素材,逐渐形成自主自觉的阅读习惯,对其未来的语文读写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就像所有的阅读方式一样,并不是用了就能马上见效,还需持之以恒。阅读的习惯还需从小、从现在,不能过于轻视,良好的阅读习惯对语文学科乃至于其他科目都是有极大的帮助的。

三、中学语文生活化阅读教学策略

(一)基础和前提

1.强化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课程标准中提到:“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要想提高,教师就必须要保证学生在整个阅读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是作为一个引导、参与的角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思索空间,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参悟到所阅读作品中创作者所要表现的情感,提高阅读水平。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要细心准备,根据阅读材料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给学生提出两三个问题,让学生带着一定的问题有目的的去阅读,把学生分成几组,一个小组解决一个问题,然后每组选几个同学出来交流。

2.注重深入阅读,开展读写结合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展深入阅读,注重学生观察能力、问题意识、情感因素的培养,这样学生才能在阅读中感受语言文字深含的文学价值与独特情感。对于学生以后写作、表达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可以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对于阅读与写作之间存在的关系分析,两者相辅相成,都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点,深入阅读的开展能够让学生从阅读中发现问题,以问题为主线探索文章中的情感表达方式,进而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全面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故而在阅读教学中,阅读和写作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在阅读教学课堂中开展读写结合也就很有必要了。

(二)方法和策略

1.引入生活元素,丰富阅读内容

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引入丰富多样的生活元素以丰富阅读内容,首先要从文章的作者、创作背景、内容、中心思想等方面选择合适的生活元素,其次是引导学生理解生活元素与阅读内容之间的关联,从而理清阅读思路。

比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教师根据文章内容选择济南市的风景名胜,比如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等等,并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冬天中这些风景名胜的绝美景色,阅读分析老舍对济南冬天的描写方式,以这些风景名胜为主题思考创作思路和方法,如此就能更加深刻的解读《济南的冬天》的写作特点。

2.利用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感悟

借助生活实例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方式,对中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思考和选择能力,也有了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利用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思想主旨,并形成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比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皇帝的新装》的主旨思想是讽刺那些昏庸、奸诈、麻木不仁的人,颂扬无私无畏、敢于揭假的烂漫童心,教师可据此引入学生常接触的生活实例,诸如“老人摔倒扶不扶的话题”,将寻常看客和假摔的老人与故事中的皇帝、大臣进行对照,将扶起老人的小同学与故事中的孩子进行对照,借助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深化文章理解。

3.拓展生活情景,深化学生思想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营造生活情景为主要手段,配合读写结合引导学生深化情感理解和思想分析,这样不仅能引导学生获得新知,还能总结生活的道理,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比如在教学《丑小鸭》时,教师可根据文章主旨开展“生活学习”活动,采取合作学习和角色扮演法,组内成员分角色饰演文中的不同动物,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将故事的情节矛盾和人物冲突展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有感情的演绎生活片段,结合学习感受体味“有志者事竟成”“草根也能成英雄”的人生道理,从而培养坚忍不拔、乐观向上的优良品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需在生活化阅读指导方法的辅助下才能补足当下的教育短板,进一步提升教学成效。所以,中学语文教师应当在新教育时代中深入分析生活化阅读指导方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引导下积极优化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在生活化阅读指导方法的引导下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快乐学习。以上的分析论证只是笔者的一些粗浅的见解,希望能够为各位中学语文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帮助,不足之处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李广慧. 中学语文生活化阅读教学的特点浅论[J]. 作文成功之路(上旬), 2017, 000(001):3.

[2]马兴智. 初中语文生活化阅读教学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2017, 000(0z1):245.

[3]黄小萍. 初中語文阅读教学生活化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7, 000(036):P.170-171.

[4]王晶. 对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实践的研究[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6.

[5]徐祥喜. 初中语文的生活化阅读与写作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9, 000(007):P.175-175.

[6]张华. 关于初中语文生活化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9, 000(010):P.171-172.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模式中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研究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探究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提问设计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谈新课程下如何做好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