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易
摘要:本研究结合包容性设计的理论,尝试用动手“旧物改造”的方法帮助听障人士与设计师进行沟通。采用了案例研究法,对听障人士自行改造的产品案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方法,开发出帮助听障人士与设计师进行交流的“旧物改造”工具包,并邀请设计师和听障人士使用验证。本研究产出的工具包为设计师与听障,人士之间的沟通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对包容性设计理论实践应用进行了有益尝试。
关键词:包容性设计 听障人士 旧物改造 工具包 沟通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0)08-0074-04
引言
包容性设计作为现代设计中综合性较强的设计理念之一,深受“残疾”的社会学定义影响:残疾人群之所以特殊是因为社会未能提供适合其参与大众活动的环境与条件"。包容性设计旨在为所有潜在用户开发美观的、主流的解决方案,目标是包容最大量目标用户21。通过包容性设计,能够更好地让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广泛大众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
一、听障人士与设计师的沟通障碍问题
(一)听障人士难以表达需求
残疾人不乏创造力。当生活中遇到不方便之处时,他们常常会去做一些改造,使产品与设施更适合他们使用。所谓的听力残疾是指由于听觉系统的某一部位发生病变或损伤,导致听觉功能减退,听不到或者聽不清周围的环境声音以及语言,以致于影响日常生活与社会参与[3]。以听障人士为例,生活中有很多他们难以使用的产品和服务,比如说:门铃、闹钟、无字幕的视频、公交车语音报站等;另外一些产品的某部分功能或缺陷也使听障人士使用困难,例如手机语音通话的功能、语音翻译软件识别精准度的问题。听障人士难以使用这些产品/服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设计师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并没有把听障人士有意识地纳入潜在使用者的范围,忽略了他们的需求;同时,听障人士也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一即设计师与听障人士之间存在沟通障碍。
(二)设计师难以了解听障人士的需求
从上述的产品案例可以发现,即便一些专业的设计师,在没有通过正确的设计方式,充分了解听障人士的需求之前,也很难设计出真正适合听障人士的产品;听障人士也并不会为这样“奇怪”的产品买单。因此,了解真实的需求就成为这个特殊人群做好设计的最重要一点,而简单的方式无法做到这一点;进一步地探讨其原因,设计师在做设计的时候,可能出现以下两种问题:第一种是由于不了解听障人士的需求,往往会忽略听障人士群体,没有考虑到使用者中有听障人士;第二种是意识到了听障人士的存在,并且给予了一定的设计关注,但是只停留在表象的听力补偿需求,没有深入挖掘去了解其真实的需求。
(三)启发设计师与听障人士建立沟通的方法
在调查中发现,听障人士之间可通过特殊的交流方式(例如手语)实现“无障碍交流”,这进一步说明了其与外界的交流障碍是因为社会未能提供适合其参与的环境与条件,即包容性设计所针对的“设计致残”。让设计师都学会手语显然是不现实的,那么如何才能克服这种障碍,在听障人士和设计师之间建立交流,从而促进双方的理解和相互学习呢?
在包容性设计中有一个特殊方法:“关键用户共创法”。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高级研究员茱莉亚卡西姆(Julia Cassim)教授基于长期在日本、英国做共创工作坊的经验,总结出“关键用户(Critical User)”法和“设计挑战(Design Challenge)”工作坊流程[4],两者广泛应用于包容性设计过程中。残疾人常常扮演“关键用户”角色,因为他们不同的经历会让设计师了解到不同的需求,启发设计创新,但听障人士很少作为“关键用户”参与共创过程,主要是因为语言沟通障碍。
本研究希望探索听障人士与设计师之间的有效交流方式,帮助移除语言交流障碍,使听障人士也能成为包容性设计的“关键用户”,充分表达其需求,并启发设计创新。
二、听障人士与设计师沟通的方式:旧物改造
(一)听障人士在“做”中可以表达
听障有多种层次,本文所指的“听障人士”特指无法用口语进行顺利交流的严重听障者。听障人士具有较大的人群基数,但残障情况一般不外显,他们有自己内部的交流方式,却与外部人群交流存在障碍,存在典型的社会适应能力不足。听障人士对事物的视觉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联想以及实践动手能力等,都常具有敏锐性[5]。有不少听障人士从事视觉设计等工作,且有研究表明,听障人士具有独特的思维认知优势,可通过相关的学习,开发其在视觉、触觉与感觉等方面的潜力[6]。
(二)设计师在“做”中可以了解需求
“旧物改造”通常是一种设计行为,最大的特点是在此过程中会产生较强的交互性,可以发挥包容性设计“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旧物改造改变以往设计师作为设计中主导的地位,注重用户参与到改造设计过程中的体验,使用户在参与改造设计的交互过程中对设计进行思考。旧物改造的特点与设计师的常用语言和工作方式不谋而合,由此设想:“旧物改造”是否可以成为设计师与听障人士沟通的方式?而且,旧物改造的本身也非常符合当下绿色可持续的生活理念。
(三)在“做”中沟通——以“旧物改造”为主题的沟通方式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听障人士会在生活中常会进行旧物改造让产品更适合他们的需求。听障人士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听力残缺引起一定程度的自卑感,而旧物改造可以使原来陈旧甚至残缺的东西焕然一新,似乎有一种身心修复的治愈作用。物品再利用、资源回收再生的环保理念也促使人们对旧物进行改造。在意大利的MANOTECA实验室中进行了很多旧物改造的实验,在改变了旧物命运的同时,也体现了当代设计创造与传统旧物同在的画面”。无独有偶,荷兰设计师PEPE在SKINCOLLECTION、MATKAVASES等系列作品中运用皮革废料与旧物家具进行组合改造,拯救旧物,让它们重新进入人们的新生活[8]。国内也有“旧物仓”的商业模式,提倡“恋旧情结”、“可持续”、“传承”[9]。
三、旧物改造工具包的发展与实践
(一)“旧物改造”工具包的设计一听障人士改造案例的挖掘笔者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了听障人士“旧物改造”的十个案例(图1)。在过程中选择了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者,由于难以与听障人士切实建立有效语言交流,笔者主要通过书写的方式了解他们的旧物改造动机和方法。
在听障人士自行旧物改造的案例中,可以发现他们会把个人的需求加入到生活中的旧物中,进而改造成他们想要的产品。他们对生活中产品的改造往往出于不同的需求。其中由于听力的障碍,对扩充听力需求改造的有三个案例:易拉罐收音机、拨浪鼓、桌面手机扩音器。这三个案例均出自于听力障碍不是特别严重,主要是听力退化的中老年人,由于后天的意外或者由于自然老化导致了听力不再像以前那样灵敏,所以他们具有对声音放大的需求,渴望听到清晰的声音,并且在生活中进行了对身边旧物的改造。可见听障人士旧物改造是他们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体现,表达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而这与设计师设计活动有许多近似之处。这样一种依赖“制作”而不是“语言”的交流是否更容易让听障人士与设计师沟通?
(二)“旧物改造”工具包的设计一改造方法归纳
带着上述问题,笔者回顾了“关键用户”参与共创的一般过程:由于设计师和非专业背景的用户对于设计理念,设计目的,设计方法等知识的不对称,通常需要一个合适的工具来沟通两者,该工具在一端连通设计师的专业技能与思维,另一端连通用户的真实需求与经验。针对听障人士作为“关键用户”,这个工具不能依賴口语交流,而.应充分发挥听障人士的特点。
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往往是创意的来源,由上述分析的案例来看,对于旧物的改造大致有两种构思的方向:一种是通过旧物本身的造型、质感、用途等方面的特征,按照改造者的生活经验,进行类比联想,直接改造成新的主体;另一种是考虑好新的主体后,根据改造目的,寻找到合适旧物加以改造完成。这两种改造的思路可以衍生出许多种改造的方法,在设计的领域内也有很多种创意方法;其中有五种方法在听障人士自行改造的案例中使用频率较高,笔者将其归纳为:材料重组法、造型加减法、结构功能法、用途转变法、情感化设计法。
(三)“旧物改造”工具包的概述
根据听障人士旧物改造案例的方法分析,笔者设计了一套“旧物改造”工具包,希望借助这个工作包媒介与设计师展开交流;同时也希望测试基于听障人士旧物改造的工具包是否对非听障人土具有包容性。工具包由指导手册和材料包组成,材料中特地加入了可发声的物品(如风铃)。
(四)“旧物改造”工具包的验证
1.实验概述:为验证工具包的有效性,实验采用工作营的方式,共有十位参与者(6位听障人士,4位设计师)使用“旧物改造”工具包,分别是:单一设计师(笔者)对应不同听障人士组、三位不同设计师对应三位不同听障人士组、三位专业设计师实验前后访谈组。实验设计的目的主要在于研究听障人士与设计师是否可以通过工具包进行有效沟通。
2.实验流程:测试前要求被试观察材料包内的物品,然后根据指导手册进行改造/再设计。整个过程用时120分钟左右,流程如图2,分为:引导解构、重组设计、制作方案、评价反馈四个部分。被试需要填写指导手册内容、画出构思的方案草图、制作草图中的一件改造方案、并完成手册最后的评价表与反馈。两组听障人士的实验结果见图3。
3.实验分析:从上述案例可以发现,听障人士倾向于使用用途转变法,可能因为听力缺损或者缺失,因此会对听觉或者听觉以外的其他感官敏感,如视觉、触觉、味觉、嗅觉等,进而会强化这些感官中的某些部分。比如被试一的筷子发簪强调视觉美观,借鉴了中国传统服装中的盘扣纹样;在草图方案中,设计了一款在枯木上用黏土作花,利用木质的特性吸收香味的香氛产品,强化了嗅觉;强调视觉的时钟风铃,世界时间由易拉罐或者纸杯制作的花朵时钟表示,而风铃只是陪衬装饰,并不是主要的功能,看时间才是该设计的主要目的。另外,还有被试三草图的蓝色滴胶瓶方案中蓝色色粉的装饰作用,也是对视觉的强调。
听障人士在创意思维方面突出,有时甚至比专业设计师更为灵活,他们往往会注意到一些特别的、其他人不会注意到的细节,比如被试一的香氛花朵,调动了嗅觉因素;而且在与听障人士的交流中发现,他们不是在“听”人说话,而是通过对唇形的观察来猜“人”说话,有时候他们会自我创造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字的用法、闻所未闻的词语以及突破常理的句子,这些意外往往是创新的来源,也是对设计师做设计时很好的创意启发。
实验从三个方面对“旧物改造”工具包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首先是单一设计师(笔者)对应不同听障人士组,通过实验发现笔者与不同听障人士使用本工具包合“做”顺利;然后是三位不同设计师对应三位不同听障人士组,笔者把实验要求告知作为主试的设计师,并且对设计师进行实验前访谈,通过实验发现不同设计师与不同听障人士使用本工具包合“做”顺利;最后是邀请对参加第二组实验的设计师进行实验后访谈,通过实验发现设计师通过与听障人士合“做”,与听障人士进行了有效交流,对听障人士的看法有所改变,在对听障人士的产品设计方面有所启发。图4是设计师访谈前后的看法比较。
4.实验结果:最终所有人都顺利完成了本实验的要求,填写完成了手册内容与问卷,收集到了来自听障人士被试的22个草图方案,以及相应制作出的6个实物改造案例;最后进行了工具包的改进,成为了简化版的交流工具包(见图5),工具包设计为主要以抽取卡片的交互形式来进行改造设计交流的方式,整个流程约为30分钟;旧物案例卡片与改造方法卡片可以重复搭配使用,让设计师在创意的过程中可以“听见”听障人士的心声,快速建立起沟通;同时,也让听障人士在设计师的引导下尝试设计更多可以启发创意的方案。
本研究发现,一位设计师在实验中可以顺利与不同听障人士交流,不同设计师在实验中也可以与听障人士交流,设计师本身在这套基于听障人士旧物改造的工具包中也得到了对听障人士设计的相应启发。证明本工具包适合给听障人士使用,专业设计师亦可以利用本工具包研究用户的需求,他们在使用“旧物改造”工具包的过程中进行了有效的沟通,体现了工具包的普适性。“旧物改造”工具包可以帮助听障人士成为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用户”,实现与设计师的有效沟通,成为包容性设计过程中一个新工具。
研究总结
本研究对听障人士的旧物改造设计做了第一手研究分析,受其启发开发了适合广大人群使用的包容性设计工具包,并获得了听障人士与专业设计师的肯定,对包容性设计理论的应用做出了新的有益尝试。研究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四点:
首先对设计师与听障人士的沟通来说,工具包提供了交流媒介。听障人士对于外界刺激的感知程度更为敏感,但是其表达具有障碍,本研究通过工具包为他们建立了沟通的桥梁,为设计师与听障人的交流提供了工具包的媒介。
第二,对于包容性设计理论来说,是包容性设计理论实践应用的有益尝试。本研究以“特殊人群”中的听障人士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与设计师交流的过程切实帮助他们参与到设计中来。
第三,对听障人士来说,在他们生活中对旧物改造提供了方法借鉴。工具包在指导设计师与听障人士交流方面发挥了作用,为广大听障人士旧物改造提供了“包容性设计”的方法借鉴。
第四,对设计师来说,为设计师设计听障人士的产品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产出的工具包可以帮助设计师与听障人士进行对接,帮助设计师实际了解听障人士的需求,与其合作并受其启发。相信这一方法能够在未来帮助设计师更多地与听障人士建立交流和合作。
本研究中产生了很多具有创意的成果,但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未来的研究中,希望可以继续深入发掘工具包的使用案例,进一步拓展包容性设计理念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与实践。本研究认为,不同能力缺陷的人群都可以启发设计和创造,听障人士与设计师的“旧物改造”工具包只是抛砖引玉。希望“旧物改造”工具包在使用中得到迭代更新和进一步拓展。
参考文献
[1]董华《包容性设计:中国档案》[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9:7-8.
[2]徐旭.基于包容性设计理念的老年家居产品设计研究[J].上海,东华大学,2017:7-17.
[3]亢飞飞.昕障学生随班就讀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叙事研究——以A某为例[J].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3:6-20.
[4] CASSIMJ, DONG H. Critical users in design innovation. Inclusive Design, Clarkson PJ, Coleman R, Keates S, Lebbon C (eds.) , Springer[C] London, UK, 2003: 532-553.
[5]李亚晗.设计思维的方法在为残障人设计实践中的应用[J].河南,郑州轻工业学院,2018:7-10.
[6]陈蕊昕障艺术类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实践研究——以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4(22):18-19.
[7]韩佳成,Elisa.“焕然新生”实验室[J].设计,2012(12):114-121.
[8] Yxiang, Amnemarijne Bax. PEPE HEYKOOP:旧物翻新从零开始[J].设计, 2012 (1): 118-123.
[9]林楠,杨函憬旧物仓我们的集体回忆[J].设计,2019,32(18):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