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玲 唐强
[摘 要] 素质教育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环节,对提升国民素质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不断发展,作为社会重要职业的護理专业,其人文素养是其发展的关键要素。当前,我国护理专业教育层次高低不同,其人文素养参差不齐,教育部门要引起重视,并且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主要以高职高专教育机构中护理专业人文素养课程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旨在进一步提升我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养,促进职业教育的稳定发展。
[关 键 词]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人文素养;课程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52-0048-02
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为我国输送专业性、综合性人才的重要基地,对促进社会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都有重要作用。职业教育与一般教育没有本质区别,只是教学侧重点不一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既需要教会学生职业技能,又需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但是由于学校教学模式以及内容不合理,导致现阶段部分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养不高,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全能型人才培养。下文主要讨论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发展现状、人文素养课程影响因素、课程模式构建重点以及构建方法。
一、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人文素养发展现状
医护专业一直是我国重要的专业,同时也是报考院校的重点专业,高职高专在学生招收环节与普通高等院校标准有一定差别,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也正是由于高职高专在学生招收过程中对学生要求较低,将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全部纳入,进而拉低了学校学生的整体素质[1]。加上学校护理专业人数较多,缺乏科学管理,对学生素质提升有一定影响,且护理专业在教学课程设置上有一些不合理,课程教学内容枯燥,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一部分学生还有人文素养与自身职业发展并无太大联系、学不学习不重要的错误想法。这样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校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难度,同时也制约了职业学校的发展。所以需要提升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养,从而为学生日后职业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二、人文素养课堂构建的影响因素
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有很多种,但重要影响因素可以概括为两点:其一,教育观念影响;其二,职业发展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一)教育观念影响
我国当前教育模式主要以通过学年期末考试为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应对考试的教学理念已经在我国多年来的教育过程中扎根,并且影响着一代又一代,这样的教学理念以及理念衍生下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的认知情况发生改变。为了进一步取得好成绩,学生不在乎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只在乎记住。对于学校来说,只要学生的得分符合学校最低标准,学校就不会采取实质性措施,更不会对学生人文素养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课程进行深入研究,进而导致高职高专护理学生的综合素质较低[2]。
(二)职业发展影响
高职高专属于重要职业院校,培养护理专业人才,输送至全国各大卫生服务机构,满足国民的健康需求。在进行职业招聘过程中,医院往往更加重视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学生素质能力要求仅仅作为参考项,这样的职业发展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职高专学校为了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一味地进行职业技能教学,进而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培养,就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设置了人文素养课程,其教学内容也只是流于表面,并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人文素养课程构建重点
(一)重在以人为本教学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理念下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实现了学生占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凡事为了学生”对当前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人文素养教学有一定的帮助。所以在进行人文素养课程设置过程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包含职业技能教育以及素质教育[3]。让学生对现阶段护理专业的社会发展情况以及职业技能需求、素质需求等有明确的了解,让学生对未来发展方向有基础定位,进而逐渐丰富自身,提升学习兴趣,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高职高专学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二)让学生树立学习意识
课程在构建过程中,需要将学生整体学习情况、学习需求以及职业发展三者相连接,进而形成课程教学的体系建设。以此让学生明确自身专业性价值以及社会发展地位。高职高专院校想要更好地提升学校整体实力,为社会输送高端复合型人才需要两手抓,一抓职业教学,二抓素质教学。只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两者相互融合,才能进一步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还需要在课程设置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防止不良思想侵蚀学生。
(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主要体现在综合素质以及专业能力上。所以在护理专业学生教学过程中需要设置相关实践课程,满足学生护理实践动手能力需求,还需要设置相关思想教育类课程,并且在课程设置构建过程中,需要视学生实际情况而定,并且知识设置过程中要有针对性、探究性价值。让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可以有更深层次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教学需求。以此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相关教学工作者,也需要帮助学生分析职业发展方向、发展情况以及发展趋势,让学生明确自身发展方向,提升自身技能,并且具有高度职业责任感与社会责任感。
四、人文素养课程构建的方式方法
(一)课程多样化设置
复合型人才培养是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目的,想要积极培养學生的综合素质,需要进行多样化课程教学。在课程构建过程中,可以将课程分为四类:(1)公共类基础课程,主要包括英语、体育、计算机教学。(2)人文社会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思想品德课程、形势与政策课程、护士人文修养课程、护理理论与法规课程、护理心理学与护理管理等课程[4]。(3)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正常人体结构、正常人体功能、病原生物与免疫、异常人体结构与功能、护理药理等科目。(4)护理专业课程,这部分课程包含了护理专业的专业知识、护理学导论、常用护理技术、急救、康复、心理与精神、社区等护理知识。多样化课程设置目的是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二)教学模式创新
课程构建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环节,课程教学方式则是提升学生素质的关键内容。通过使用创新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护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在护理专业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将原有的课本教学逐渐向多媒体教学转变。学生对社会潮流与科技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敏感性,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使用微课教学,将护理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知识录制成微课,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并能将难点知识细化,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更轻松。比如讲解急救护理知识时,教师将急救护理中重点内容进行精简文字表达,并以图片或者动画形式体现,直观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文化教育类课程同样可以使用微课教学,学生学习结束后,针对不理解或者学习存在问题的章节,可以进行知识回放,进行重复性学习,避免发生由于课堂教学结束,学生存疑得不到解决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护理为主,以人为本
护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在实际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全面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专业性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素质类教学。教材作为教学内容主要表达产物,是教育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课程教学中,需要以教材为重要依据进行充分的教学实践,比如在讲解人体解剖学、人体正常结构等课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实验室进行人体组织部分的学习,并且记忆,同时教师需要在一旁进行教学指导,当学生有问题时,及时为学生解答,这几门课程主要强调对临床护理的实践,让学生了解人体结构科学,并且能够科学分辨发生异常的人体组织,进而实现护理知识的全面学习,为日后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四)加强护理专业师资力量建设
想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离不开强大的师资力量支持,所以在课程构建过程中,需要全面加强护理专业师资力量的投入。招聘高素质、高技能、护理经验丰富的教师为护理专业的指导老师,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专业素质需求[5]。同时学生还可以了解到当前护理专业最新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可以开设“校企结合”,通过与相关卫生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定期将学校护理专业学生送往当地医院实习,让学生接触实质性的护理工作,并实践自身学习到的护理知识,对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护理岗位能力要求都有新的认识。等实习结束后,学生会依据自身实习情况,丰富自身专业知识,进而达到提升综合素质的需求。
综上所述,当今,人们普遍认为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养水平较低,这种情况,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本文主要对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人文素养提升中课程构建进行研究,通过不同角度分析,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从而提高我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沈晓庆.护理高职高专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智库时代,2019(37):193.
[2]李全星,杨敏.基于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素质培养的大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以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戏剧之家,2018(29):137-140.
[3]曹婧,潘玲.河南省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教育的存在问题及相应的对策研究[J].饮食保健,2018,5(9):272-273.
[4]未友才.高职高专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提升人文素养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8(9):216-217.
[5]武娜.泛在高职教育人文素质类课程教学模式及评价方式改革研究[J].福建茶叶,2020(3):188.
◎编辑 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