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莹
王富仁老师谈到语文教学的问题时说,“语文课本是各科课本中最有趣味的,但语文课堂却是各科课程中最枯燥乏味的”,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许多语文教师的文学理论知识陈旧单薄,课堂上肢解式地分析作品”。反映到诗歌教学上,问题主要表现为思维固化,密度大、强度大,导致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匮乏。
《夜归鹿门歌》是高二赏析课文,该诗语言朴素、意境清幽,塑造了一个渔梁晚归、超然脱俗的隐者形象。每首诗都有自己的个性,只有抓住了诗歌的个性,深入挖掘其最有教学价值的内容,才能吸引学生。这个单元的教学指导中指出:“本单元主要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单元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设计。安奇老师执教的这节《夜归鹿门歌》课在诗歌教学的思路和策略方面,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一、诗歌教学的思路
安老师的这节课,课脉清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层递进,符合语文的学科逻辑和学生的心理逻辑。问题导入-方法导行-知人论世-吟咏诗韵-解题析诗-突破意象-情感提升,每一环节都注意节奏、板书、提问等艺术技巧,精心设计。这节课围绕单元主题“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展开:一是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意象,展开想象,置身诗中之境;二是通过讲述孟浩然、庞德公的故事,让学生处在诗人作诗时的历史文化背景中,置身作诗之境。
导入部分首先提出“人生道路选择”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展示课题后,首先是方法导行,提出“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辅以孟浩然的生平、艺术造诣和画像,引发学生对诗人的兴趣。
感悟诗的兴味从吟咏开始。因为现在的中学生很多不会“四声”,所以安老师先范读,再指导学生读,通过吟咏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音节美。之后让学生思考“诗歌题目呈现了什么”,在析题中介绍了诗歌的写作背景。
王昌龄的《诗格》中提出:“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这“三境”是赏析诗歌的突破口。安老师将“三境”的学习整合进一系列任务中。“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頭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这四句话怎么分成两组?为什么要把它们分成两组?在课堂上,有的同学根据物象进行分组,第一、第二句为一组,第三、第四句为一组;有的同学根据心境进行分组,第一、第四句为一组,第二、第三句为一组。通过分组,从景语到心语,让学生找意象、析意象,从“山寺”“钟鸣”等体会作者的出世情怀,感知诗词的情趣之美。
课堂结尾介绍庞德公的故事并分析孟浩然的“归隐”,让学生对“归隐”有了更深层次的文化理解。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蕴含崇高的精神和高度的智慧。因此,诗歌教学既要让学生感知语言文字的魅力,又要开启智慧、涵养精神,用文化点亮学生的心灵。
二、诗歌教学的策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语文课堂的定位应从知识学习走向问题解决,从知识技能的掌握走向知识的迁移。在阅读各类文本时,应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质疑、多元解读的思辨能力。语文阅读思维包括经验、迁移和反思。阅读思维的培养,一是靠教师预设教学问题,用问题促进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二是靠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挖掘文本的价值,拓展迁移,搭建思维的平台。
1.教学问题的预设
问题应以深度学习为目的,指向学生的高阶思维。
一是问题的设置要聚焦关键点。安老师在析题环节设置了三个问题:《夜归鹿门歌》交代了什么?为什么归?归向何处?让学生对诗歌有宏观印象的同时,也为后面解读诗句埋下伏笔。诗歌的前四句聚焦在意象上,意象的着力点又聚焦在“钟鸣”上。诗歌的后四句聚焦在诗眼“开”字上,让学生思考“开”字的妙处:月光竟然照开了萦绕的薄雾,不仅写出了月光的灵动之美,更暗示了诗人开慧怡神的欣喜。
二是问题的设置要有梯度。严羽《沧浪诗话》中有“以禅喻诗”,提出“兴趣”“入神”“妙悟”的读诗方法。通常情况下,教师在古诗教学中会逐字逐句地解析。安老师通过“兴趣”“入神”“妙晤”的方法,完成诗句的赏析。先通过引导学生对诗句顺序的思考调动“兴趣”,再去探究“为什么要这样分组”,研究诗句的内容,从诗句的“入神”到意象的“妙悟”,问题环环相扣。
2.对话
问题的解决要依靠对话。弗莱雷说:“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阅读教学的实质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通过教师视野、学生视野和文本视界的融合,产生新的意义。这三者的对话应该如何达成呢?
一是对话的目的——让学生理解诗歌。
学生因为阅历浅,会出现诗歌理解障碍。教师要敏锐地发现学生理解诗歌的困难,为学生与诗歌对话创造条件,通过师生对话推进学生的思维。“文本的解读,不应着眼于一望而知的表层的意象群落,而应着力于中层的情志脉以及更为深层的形式规范”。“钟声”是丰富的经典文化意象,低沉圆润的钟声不只是告知时间,还直击灵魂,有着觉悟出尘的文化内涵。安老师对“钟声”这一意象的解读,从中国古诗词到当代的文艺批评,从日本的诗歌研究到西方哲学的视野,通过比较的方法异中求同,有助于学生厘清知识的关系,培养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迁移审美,提升智慧。教师既是课程的执行者,又是课程的创生者,应以自己的教育知识和理解去解读文本。安老师运用自己较高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水平深挖文本,加强诗歌的纵向关联,有助于学生由点到面地展开深度学习。
二是对话的原则——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阅读教学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教材,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与体验。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教师是促进者。我们来看安老师与学生的这组对话:
师:后四句的意象都有哪些?
生:我认为后四句的意象有:月,树。
师:有树的话,前面的烟算不算?
生:算。
师:好。
生:岩扉松径,岩扉。
师:还有吗?
生:松径。
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知识与能力,适切的点化可以让学生顿然开悟。
三是对话的策略——想象。
诗歌的语言高度凝练,只有依靠“想象”,才能“悟趣”。借助教师的语言或一些多媒体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安老师通过诗化的语言创设一种情境:“一轮明月,静静地照耀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在烟雾之中,烟雾缭绕着,仿佛是人间的仙境,仿佛是世外的桃源”。在这种情境中,学生与作者合为一体,见其人、闻其声,觉其志、悟其情。通过庞德公的故事,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多元丰富。而将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展示孟浩然的画像,可以促成学生想象诗人形象。
同时,本节课上教师、学生和诗歌的对话没有停留在简单的理解和鉴赏诗歌的层面,而是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为深邃的文化之境,化知为智。
文学用“真实和美妙的话表现人生”,文学的目的除了“给人以喜悦”,更要使人看见“自己的灵魂”。语文教学的出发点是知识,落脚点是精神。安老师在课的最后又回归到“人生道路”的问题上:“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够将自己的世界从纠结、迷惘,走到开化、顿悟……看清楚自己的世界”。
安老师的这节课实现了“天地人事”和“生命自觉”的融合。叶嘉莹先生在《什么样的诗才是好诗》中说:“诗的好坏,第一要看有无感发的生命,以及是否得到完美的传达;第二要看所传达的这一生命感发深浅厚薄、大小邪正。”我想,诗歌教学的好坏也在于此——感发生命,并完美地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