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志远,周育毅*,范明媚,刘建波,郑东旭
(1.玉林师范学院体育健康学院,广西玉林537000;2.玉林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玉林537000;3.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商学院,江苏苏州215325)
茶有清净身心、解除杂念的作用,大学生品茶可有利于修神养性,戒除不良嗜好。在现代社会中,性认识和性行为是一个比较敏感而却又比较重要的一个话题。当代大学生的性文化、性道德的水准,是衡量一个民族、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因素[1]。大学生正处于性成熟期,性生理、性心理问题相继出现[2]。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对性认识及发生性行为的态度开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转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性自由、性解放观念逐渐侵入我国,性健康教育的落后与青年学生思想观念的矛盾日益凸显[3]。受西方“性解放”文化的传播,通过网络和书籍不同程度的影响着青年在校大学生的性认识,导致在校大学生性行为的发生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青少年性行为由于缺少相关知识及伦理道德观的相对不成熟,造成了许多不良后果,如人工流产及多次流产人数增多[4]。在对性的认识中,人们都是谈“性”色变,在谈话中提及有关“性”的话题时会不由自主的转移话题,提及“性”都是躲避性的交谈,人们总是以“暗示”的形式在交谈中获取性知识。在校大学生中,对性认知存在偏差,甚至有部分人群往往没有把持住自己的欲望,频繁的发生性行为。在中医,精气神为人之三宝,过度的纵欲会导致肾精肾气不足,出现失眠、疲倦、耳鸣、脱发、记忆力减退等身体疾病。所以性行为的危害是很重大的,严重影响到大学生体质,影响到学习,甚至以后的家庭生活。那么在现代社会中,正确的性认知很重要,正确的性观念很重要,对此,在某地区引导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认识,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某某地区的高等院校中随机选取5所高校作为调查对象,每所大学随机调查200名在校大学生,合计调查1000人。
自行设置调查问卷,采用问卷调查随机抽样且匿名的调查方法,对某某地区的5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根据某某地区在校大学生的情况,制定了5份不同调查问卷,对在校大学生的一般情况、获取性知识的渠道、性行为情况、产生的身体危害和性知识的了解程度展开调查。
采用SPSS20.0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问卷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剔除不合格问卷后,调查回收有效问卷951份,有效回收率为95.1%。有效问卷中,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专业、年级和家庭地址的具体情况如下:在性别方面,男生521人、女生430人;专业类别方面,文科类专业437人占45.95%、理工类专业514人占54.05%;在所属年级方面,大一306人占32.18%、大二251人占26.39%、大三211人占22.19%、大四183人占19.24%。在家庭地址方面,农村254人占26.70%、乡镇202人占21.24%、市区194人占20.4%、省会地区301人占31.65%。见表1。
表1 在校大学生问卷比例
通过数据可以知道随着年龄的增大,谈过恋爱的在校大学生、有过性生活、有过手淫或自慰、看过色情网站、电影或杂志的人数也逐渐增加。大一到大四,谈过恋爱的在校大学生的人数比例增加了24.0%,有过性生活的人数比例增加了28.4%,有过手淫或自慰的人数比例增加了22.2%,看过色情网站的人数比例增加了7.8%,看过色情电影或者杂志的人数比例增加了5.3%。谈过恋爱的在校大学生人数、有过性生活、手淫或自慰的人数明显增加(X2=13.63,P<0.01)。见表2。
表2 在校大学生性行为情况调查[n(%)]
过度的性行为导致在校大学生体适能下降,从数据上看大四的学生较明显;由于抵抗力下降导致身体素质下降,大三的人数较明显为7.6%;学习成绩下降大四的学生人数较为明显为14.0%;亚健康情况大四学生的人数比较高为26.7%;睡眠质量和精神状态从大一到大四的人数逐渐上升20.9%,变化较大(X2=20.76,P<0.01);曾有过犯罪想法大四的人数占比例较高4.3%;对三观有新认识的人数占比例较高14.7%。见表3。
表3 在校大学生有性行为(含手淫)行为学生的身体危害[n(%)]
从调查数据来看,女生对性知识的了解普遍比男生高。了解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普遍不高只有33.3%(X2=4.23,P<0.01);了解自慰对身体有害普遍高有81.5%;了解艾滋病传播途径也比较高有80.4%,了解高危性行为后的正确处理方法只有18.1%,因此在高危性行为之后能正确处理的人数很少(X2=2.36,P<0.05),见表4。
表4 在校大学生对性知识了解情况[n(%)]
对大学生的获取渠道从高到低排名网络、朋友及同伴、学校教育、书报及其杂志、录像光盘、家长、展览、非法出版物、广播。无论男女,在校大学生获取性知识的途径人数较多的都为网络途径(X2=7.62,P<0.01),其他的获取途径均不存在明显的差异。见表5。
表5 在校大学生性知识的获得渠道
在本次研究的调查数据中,调查的5所某地区高校里,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对性知识的了解极度缺少,这是没有树立正确性认知的主要条件,性认知与性行为在现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害羞而又不可避免的重要话题,而在中国大学中,在校大学生普遍关注和了解甚少,从而导致一部分在校大学生不能树立正确的性观念,以至于社会伦理道德问题出现,同时也加大了青少年患性病以及艾滋病的概率。
在本次调查中,在某某地区大学生里有一部分人群发生过性行为,但是使用安全套的人数非常不乐观,尤其是女生极为严重,这一定程度上与学生的性保护意识淡薄和学校性知识的宣传力度有关,根据调查表5显示,男生(n=521),女生(n=430),清楚安全套能降低性病和艾滋病的比例男生占7.7%,女生占65.5%,但安全套使用率远远低于知晓率。这说明了知晓不代表实际使用,很多在校大学生在性行为时抱有侥幸心理,殊不知正是因为这样的侥幸心理提高了女性受孕的概率,同时也提高了感染性病和艾滋病的概率,若产生了未婚先孕的后果,这会给女性的生理和心理上带来不可弥补的巨大伤害。
在中医里提到“肾主藏精,肾开窍于二阴”。精气能主生长发育和生殖,可以推动脏腑气化的生理机能。过度的发生性行为有损于肾精,导致肾精的减少,从而使身体出现气血亏虚甚至出现亡阳的症状。根据调查显示,在校日常生活中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身体抵抗力下降、运动能力下降和身体疲劳等症状,这些症状严重的影响了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和工作能力,从而降低了他们的幸福感。根据调查显示,在频繁发生性行为的在校大学生中,普遍出现亚健康状态。
性是人的基本需求,对性人有许多种欲望,如性幻想、性梦、自我性行为等,许多在校大学生发生性行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婚前性行为容易使青少年面临意外妊娠、人工流产、性病以及艾滋病的威胁[5],对大学生的身体和精神造成严重的伤害。在表1性知识获取渠道中,性别不同获取的结果也有很大的差异,每一渠道男生和女生差异对比都很明显,性态度是指对与性有关的行为及道德的观点和看法[6],渠道的获取信息不同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在校大学生正确的性认知和性观念,这一定程度上增高了在校大学生犯罪的比例。
茶是修身养性的不二法门,与茶结缘,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静观万物而自得。喝茶可以修身养性,去除杂念,喝茶也对当代大学生去除不良杂念有一定的帮助作用,这可让大学生的心身规正,专心学习,在遇到不良欲望的时候细品茶味、放下杂念,这对提高大学生的个人品质有很大意义的帮助。
在本次调查中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在校大学生进行性知识、性认知、性观念和性行为时的性保护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性知识的了解程度少,没能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和性保护意识。随着现代化发展,青少年的性早熟程度逐渐提高,在校大学生属于生理和心理的敏感期,在这敏感期间,高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性教育,开设有关“性”的必修课程,让他们能了解许多关于性方面知识,从而使其形成正确的性观念,让大部分学生能提高性行为保护措施的使用率。性知识是关于性生理、性心理、性技巧、性道德、性伦理等知识的综合[7],高校应成为当代大学生性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和主渠道[8]。高校应提倡学生正确的性道德及性认识,课程围绕性生理、性心理、性观念、性道德等方面,采用多途径、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模式[9],高校可以课程教学为主、讲座、同伴教育为辅的形式来开展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以人格教育为主的性教育内容[10]。这可以帮助过度发生性行为的学生能“改邪归正”摆脱亚健康状态,让他们能认识到自己行为是在伤害身体的行为,运用心理辅导、中医治疗和运动疗法等手段,使大部分在校大学生能早日重新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防范在校大学生过早性行为有三种。一是学校教育:在我国高校中开展性健康教育会很受学生的欢迎,不过现实情况却是在高校中开展性健康教育的学校不多[11],学校应组织医生积极向在校学生宣传生理知识,尽早对学生进行生理知识,性知识教育,应进一步按照《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12,13,14,15]和《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16]有针对性的开展性教育。由于当下大学生对性行为、性疾病传播方面的健康知识十分缺乏,高校对在校学生开展性健康方面以及有关性知识的普及和教育,让大学生能够更好了解和对待性行为以及性疾病的传播。有利于让大学生更好的理解性健康,认识性行为,防范性疾病[17]。学校老师应对学生和学生家长多多了解情况,还有开展性教育之类的讲座等。二是社会教育:有些同学平时比较害羞,不敢谈论这个事情,可以以网络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宣传,比如微博,网络信箱,网络在线答疑等。这就避免了一些同学见面尴尬等问题。三是家庭教育:家长要多关注孩子平常的生活,可以买一些关于性教育的书籍给孩子普及性方面的知识。家庭教育是社会氛围的一部分,性健康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良好的社会氛围又对性健康家庭教育有促进作用[18]。从小开始教导孩子形成性观念意识,让孩子在长大后能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并且减少发生“误入歧途”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