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兰
摘 要:陶行知推崇生活教育理论,该理论在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幼儿教育生活化发展旨在贴合幼儿的实际生活,实现对幼儿的科学引导,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社会性,深化幼儿认知……本文尝试分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产生的启示,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工作經验,做出如下内容分析,希望观点可供参考。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幼儿教育
引 言
“生活教育”理论的提出,是陶行知针对“洋化教育”、“传统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存在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其核心教育思想就是要求教育要同现实生活相联系。幼儿教育活动本身就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实践过程,其活动目标就旨在引导幼儿积极面对现实的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获得成长和发展。而生活化的幼儿教育活动和这一目标不谋而合,能够体现对幼儿生活习惯、能力和社会性的综合培养。所以幼儿教育生活化就是幼儿教育的一种途径,也是教育评判的一种途径。
1.创设生活化的教育环境
“社会即学校”是主张将幼儿园与社会相结合。由于幼儿对社会生活缺乏体验,因此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建立幼儿和社会生活之前的联系,以此作为基础引导幼儿深化对社会生活的认知,培养幼儿的社会性。比如幼儿园设置教学活动《买菜》。为了幼儿的安全起见,教师们不会带幼儿去菜市场或超市进行实际的生活体验,缺乏生活经验,幼儿也就无法很好的融入社会。因此,幼儿园决定在园内构建一个“菜市场”,买来一些瓜果蔬菜作为活动工具,来构建生活化的教学环境。在“菜市场”中,由教职员工扮作商贩,而幼儿们在教师的带领下共同去“买菜”。教师在“买菜”过程中,会为幼儿介绍西红柿、白菜、南瓜等蔬菜。同时教师还演示了如何挑选优质的蔬菜,才能保证健康。幼儿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纷纷想要进行体验来买菜。于是教师将等额的钱分发给幼儿们,指定每次“买菜”的任务,买一个胡萝卜或者一个苹果,比较一下哪个幼儿购买的菜质量最好、速度最快。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加深幼儿对生活知识的理解,进而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
2.为幼儿提供自我创造的机会
幼儿教育也关注幼儿的思维发展,幼儿时期孩子的想象力丰富,关注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要求我们给幼儿提供自我创造的契机,鼓励和引导幼儿手脑并用,在教育活动中融入游戏元素,给幼儿带来愉悦体验的同时,提高幼儿的认知和合作能力。例如,我们在开设角色游戏娃娃家时,我们会让幼儿来担任爸爸、妈妈或者哥哥、姐姐的角色,娃娃家的游戏与幼儿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是我们实际生活的一个缩影。幼儿在游戏中就会模仿成人进行创造性的游戏,这也为幼儿提供了发展和创造的机会,使得幼儿从中也更好的感悟了生活,而体会感悟比说教更能起到教育的作用;在“理发店”,我们除了可以给幼儿提供理发的工具,还可以提供一些假发和装饰工具等,让幼儿自己探索如何来进行使用,让孩子在自由轻松的情境中发展,这样他们的创造性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同时他们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我们要充分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一些活动,在活动中多为幼儿提供一些半成品材料或者请幼儿自己动手进行创设,这样孩子们在获得乐趣的同时,自己的能力也在提高,我们可以抓住平时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请幼儿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
3.选择与幼儿实际相符合的教育方法
幼儿教师在指导幼儿教育活动的过程中,确立教学方案需要教育者切实关注幼儿特点,结合幼儿生理和心理特点实现科学引导教育的目标,让幼儿能够“边学边做”,而不是盲目求“量”。幼儿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自己参与观察、操作和探究的过程,获得比较充分的体验,使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得到保护,提升幼儿教育活动有效性 [2]。首先,教师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比如有的幼儿对绘画很着迷,这时候教师要给予他们鼓励,让他们树立更大的信心。其次,教师要教给幼儿学会探索和与小伙伴们合作,让他们意识到自身的力量是无穷的和优势互补的道理。最后,提供条件,鼓励幼儿积极地去尝试。例如,在全市幼儿园举办绘画大赛的时候,我就很鼓励幼儿踊跃参赛,目的不是为了让幼儿们都能够获得奖项,而是让他们敢于挑战自我,树立信心,锻炼自己的意志力。
4.一日生活皆课程
幼儿的一日生活丰富多彩,就餐、散步、游戏等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隐藏着科学教育的内容。比如,在晨间锻炼环节可以训练幼儿的动作技能,可以培养幼儿的分类、推理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间是联系、互为作用的一个整体,而并非是单一的、相互分割的[3]。比如,幼儿们通过集体活动初步认识了蔬菜后,就可以让幼儿们进一步去玩“农贸市场”的角色游戏,就餐过程中让幼儿们说出所吃蔬菜的名称,散步时就可以带领幼儿们来到幼儿园科学种植区域去观察各种蔬菜,进一步探究各种蔬菜的不同生长特性,而户外活动时则可以让幼儿们进一步玩“运蔬菜”的结构性游戏,借助于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生活化教育,加深对蔬菜的科学认识,同时让幼儿学习与他人交往、沟通的技巧,以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结 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对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有积极影响,且对教师的教育理念更新和教育方式改革也会产生一定推动作用。新时期的幼儿教育活动应该和传统教育活动之间体现出差异性,更加关注幼儿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引导幼儿丰富生活经验、提升社会认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但是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并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深入实践和探究,找到和当前学情相符合的教学发展路径……本研究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应用路径展开简要分析,这也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带给我的启示,希望本文观点有实践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蒋雯英.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素质教育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7,12(88):164-165.
[2]黄璐.浅议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J].课程教育研究,2017,20(37):24-25.
[3]李槐青.对当前幼儿科学教育改革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21(02):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