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心情的现状分析及解决策略

2020-08-19 00:59李剑飞
锦绣·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心理特征留守儿童兴趣

李剑飞

摘 要: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和教育问题一直是教育研究的一个要点、重点。留守儿童的特殊性,让他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状态,这些状态在学校的各种量化指标中得以呈现,如何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心情,也得到了很多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育对象多为留守儿童学生的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和研究。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特征;学习心情;兴趣

一、我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我校是一所典型的乡村公立小学,村中的居民中,年轻力壮的中青年都已经外出至深广打工,留下的居民大多是年老体弱的以及年幼的孩子。2017年我校共有学生491人,单亲儿童与孤儿37人,而留守儿童187人,留守儿童的群体仍旧在不断壮大。经调查發现,本校留守学生的心理特征大多呈现两种方式,一种是沉默乖巧,这种学生在平时沉默寡言,没有明显的兴趣爱好,学习成绩较稳定,参与活动不积极,但是在老师的要求下也能完成任务;另一种是顽皮好动,这种学生的表现往往是注意力难以集中,对学习有明显的抵抗情绪,但对学习以外的事物有明显的好奇心,情绪波动比较大,易受环境的影响。他们在平时生活中比较独立、积极,但是在学习上注意力比较难集中,好玩而不好学习,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较差,纪律相对较散漫。

二、影响留守儿童学习心情的因素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和学习问题都如此突出,那导火索究竟是什么?我就多年的从教经验和与学生、家长的交谈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感的缺失

在留守家庭,家长们都迫于生活的压力不得不选择外出务工,少部分家长一年能回来三五次,而大多数的家长一年的时间里只有春节或者清明才能回来探亲,更有的几年才能回来一次。探亲次数与探亲时间的限制,让家长与孩子之间并不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建立起长期断裂的情感,即使现今高科技的发展,很多的家庭都能够使用座机或者手机进行联系,但是绝大多数的农村家长并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情感,孩子无法正常接收来自父母的关心和爱,再高的科学技术也没办法建立起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情感维系。

(二)大众传媒的广泛传播

大众媒体的广泛传播就像一把双刃剑,既给了我们认识大千世界的机会,填补我们认知的空缺,也给我们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很多家长为了方便与孩子的联系也会给孩子配备一台智能手机,这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剂迷魂药,再加上APP市场的蓬勃发展,各种游戏APP竞相角逐,比如时下最兴的王者荣耀、消消乐等,当硬件设施、软件设施与传播条件都全部具备,正处于他律期间的学生自然没有几分功夫去抵挡这些诱惑,因此学生的学习心情必然会大大降低。

(三)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对学生的学习心情影响至关重要。学生大部分的学习都在学校中完成,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学是一门艺术,如果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运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只会墨守成规,学生就会因为听不懂而出现情绪低潮,而这个学习的情绪低潮会导致学生出现厌学的情况,学生一旦出现了厌学的现象,学习心情则已经处于低谷状态。

三、对策和建议

针对以上提到的影响留守儿童学习兴趣的几点因素,对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家长应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感情交流

留守儿童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而容易与父母出现情感疏远,此时长期在外务工的父母应更加需要加强与留守在家的孩子的沟通交流,主动与孩子交流发生在学校或者在家里的事情,让孩子有被关爱、被照顾、被理解的感受。当留守儿童的学习心情减弱、学习成绩跟不上的时候,家长要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不要一昧的责备、谩骂,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导致学生的学习心情越来越低迷。

(二)家长应树立榜样、以身作则

家长是孩子学习的第一老师,是孩子学习的对象。还在认知阶段的学生是模仿能力最强的,因此,家长们要给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孩子们树立正确的榜样,甚至要在学生出现学习心情低潮时能用正确方式方法去引导学生,加强沟通,相互理解,不纵容、不容忍,给孩子一个好的人生导向。

(三)加强家校联系

家校联系是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过程,特别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不能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个时候,作为学习场所的学校就应该敦促学校的老师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的联系。而作为学习引导者的教师,应该热切关注留守儿童的变化,及时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映给留守儿童的父母,让在外务工的父母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

(四)家庭、学校、社区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家庭、学校、社区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对学生的学习与精神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家庭、学校和社区都应该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相关部门也要抓好基层建设,清理社会的毒瘤,留给学生一个干净的单纯的生活环境,家长和老师也应以身作则,正确利用网络资源,合理利用大众传媒下的优质资源,不让各种网络游戏侵占学生的生活。

(五)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

因为留守的情况各不相同,每个学生的学习欲望、学习方法以及接受能力都不一样,作为引导者的教师此时应该借助自己过硬的专业素养,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当中,老师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要尝试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善于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环节,多发现、多讨论、多思考、多探究,让学生想学习、爱学习、会学习。对于留守儿童,学校增加老师对留守儿童心理研究的培训,创设心理咨询室,增设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在教学活动当中教师要给他们足够的耐心和爱心,把留守儿童当做自己的孩子去关爱,让他们感受到被爱、被需要、被关怀、被理解,这样他们才能放下心中的包袱认真学习、努力学习、热爱学习。

四、结束语

留守儿童是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缺乏父母的陪伴因而缺乏安全感,也因此变得敏感。在学习上也因为成绩进步没有得到父母及时的鼓励、犯错误没有得到父母的及时纠正而放松对学习的要求。留守儿童的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而如何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心情则是教育工作者们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这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便能解决的,也不是学校或者家长任何一方就能解决的,这需要我们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解占彩:《农村“留守儿童”成因及对策浅析》[J].经济论坛,2007,(9).

[2]姚芸:《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及教育应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4).

猜你喜欢
心理特征留守儿童兴趣
浅析高校图书馆学生读者借阅心理
浅谈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