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玲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当前的社会治理主体结构越来越完善,群团组织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贡献,做好群团组织的角色定位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践中发挥群团组织的重要作用,有利于社会治理的创新,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群团组织;角色定位;社会治理;创新
群团组织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有利于构建多元的社会治理主体结构。本文主要论述分析群团组织的角色定位,提出社会治理创新措施,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群团组织及时调整角色定位,与快速发展的社会相适应。
1.群团组织的重要作用
1.1加强基层群团组织建设是巩固党执政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人民群众是党的执政基础,群众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群团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做好基层群团工作有利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途径。
1.2加强基层群团组织建设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依托。做好基层群团组织建设和基层群团工作,能够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代表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优势,切实了解群众意愿、体察群众疾苦、关心群众生活,千方百计地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建立起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群众之间、群众与群众之间的和谐关系,在推动社会和谐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1.3加强基层群团组织建设是创新社会治理的现实需要。群团组织的性质决定了群团组织历来就是进行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重要组织,是调节社会利益、维护社会秩序、化解社會矛盾的缓冲器和调节器。面对新的形势,通过加强基层群团组织的建设、扎实开展基层群团工作,可以更加有效和高效的发挥群团组织在创新社会治理方面的作用,从而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产生积极的作用。
2.群团组织的角色定位
群团组织是按一定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起来的非国家政权性质的群众性团体组织,无论是社会,还是人民群众中,都应有其自身的独立性。
群团组织最鲜明的角色定位就是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在党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时,群团组织可以组织人民群众,参与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群团组织积极的领导、组织、引导人民群众,对人民群众开展教育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协助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当人民群众想要反映意见时,需要借助群团组织,群团组织积极的帮助人民群众反映诉求,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帮助人民群众及时的向党组织反映真实情况,有利于政府政务公开,决策更加公平、公正、透明,有利于决策更加合理化;有利于制约政府的权利,防止以权谋私的问题出现,有利于人民群众增加对政府的信任。
3.群团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创新措施
3.1 正确理解和处理党与政府的中心任务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
群团组织要做好社会治理的创新工作,一定要正确理解党与政府的中心任务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正确处理党与政府的中心任务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切实将工作轴心转移到社会的需求上来[2]。
以烟草群团为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群团工作必须遵循的总原则和指导思想,是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烟草群团组织要重视社会的需求,在开展各项工作时,以烟农、零售户需求作为中心,积极的开展各项服务工作。要在作风建设上严要求,群团组织的作风正不正、实不实,关系到群团组织有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关系到群团组织是否能够履行群团的基本职能。加强作风建设,一是要“抓首领”,抓关键少数,管大局、促落实,确保选拔的群团干部作风硬、工作实、善协作、能力强;二是要“划圈圈”,也就是遵规守纪,要健全群团组织廉政机制,团内民主制度,创新群团管理模式,促进群团工作上水平。烟草群团组织在工作规划中,要注重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及时的更新与时俱进的工作方式,结合时代发展的特征,以时代发展变动的趋势为依据,围绕中心工作及时调整工作内容,及时发现问题,采取人民群众需求的服务方式,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积极地吸引人民群众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帮助人民群众加深对社会治理的理解,有利于群团组织社会治理工作的开展。
3.2以体制机制创新保障工作的相对独立性
群团组织要重视其独立性,明确各级党委与群团组织的关系,为社会治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群众团体的工作,应由群众团体自己去讨论,在讨论之后得出一致的意见再去执行,党组织不得过多干预群团组织的工作,更不得直接参与决策,要尊重群团组织的独立性;对于群团组织的制度性规定,要尊重其决定,支持内部开展民主程序,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作为依据,与群团组织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地结合,开展后续的工作[3]。
在党建带团建上下功夫。党建带团建,是在团的建设实践中深索和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是党团建设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有效做法。烟草企业党组织在加强对群团工作的领导,进行了探索,以党建带团建、党员联系团员的工作机制,把群团组织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的整体格局中,做到同规划、同部署、同考核、同落实。在群团组织建设、群团干部培养、群团活动经费等方面,基层党组织要自觉主动,为群团组织把关定向、非优解难、积极参与、撑腰提气。
3.3加大群团干部人才培养力度。要重视群团干部的选拔和配备,把有能力有干劲的年轻干部调配到群团组织的领导岗位上来,同时要增加专职群团干部,在基层群团干部的素质提升上下大力气,组织群团部门的专业培训,以提高基层群团组织工作的专业性。在群团干部培养和选拔任用上要有合理的规划,根据群团工作的需要及时选调优秀人才充实基层的群团队伍,同时也要将基层群团组织中的优秀干部及时提拔任用,加快群团组织的人才流动,要让群团组织成为建设中重要的人才输出基地。
参考文献:
[1]兰文巧.高校群团组织参与师德建设:角色定位、实施路径与保障机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6(01):118-122.
[2]高永飞.“4·20”芦山地震以来四川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案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
[3]汪渊智.论群团组织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的作用[C].山西省法学会、湖北省法学会、河南省法学会、安徽省法学会、江西省法学会、湖南省法学会.第八届中部崛起法治论坛论文集.2015:827-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