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涛
摘要:生态文明城乡规划设计是新时期社会提出的要求。面对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的的严峻形势,要求人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生态文明城乡规划设计,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加强对各个项目的审核,本文以城乡规划中的建筑设计为例,充分考虑生态文明视域下城乡规划在建筑设计的各方面需求,结合社会实际情况,确定符合环境保护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乡规划设计;设计要点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设计师们应与时俱进,结合当下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分析生态文明的应用指标,最大程度发挥城乡规划中建筑设计带来的巨大作用。设计者们需要结合社会和经济等因素下,充分考虑建筑设计能否满足各方面需求。从而发挥自己的创作空间,设计符合生态文明的城乡规划。
1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概述
因其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形式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后续的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全面,将设计形式的具体要求罗列清楚,并针对不同的形式特点进行分析,以现有的设计指标为基础,设计完善的建筑设计体系。
1.1 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意义
现在的人们因缺乏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无意间许多活动都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危害。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对每个使用功能进行分析,让建筑设计充分满足设计形式的具体要求受生态文明不平衡的影响,资源能源紧张,有时还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发生。因此,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城乡规划设计中,收档其中的就是要做好建筑设计工作,确保建筑设计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指标的要求。
1.2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形态
要想使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能否达到环保要求。一定要将建筑设计节能系统。节能系统的主要目的就是节省资源,不浪费。现一定程度的物质材料循环,在建筑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热工性能是否满足生态要求。不同建筑的系统设计会有差异,因此生态文明对节能设计也有较高的要求,良好的建筑设计形态有利于报讯原生态风景,更能保持生态平衡。
2 生态文明对建筑设计的重要价值
2.1 生态文明建设对建筑设计的规范性作用
建筑设计需符合相关的法律规范要求。在固有设计的基础上,按照设计要求及时对现有设计形式进行评估。生态文明体系可以为建筑设计提供有效的规范指标,目前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设计者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设计阶段对设计形式进行有效的处理。避免出现设计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以生态文明为基础的建筑设计对细节要求比较仔细,要想达到生态文明的设计指标,必须发挥建设指标的规范性作用。
2.2 生態文明建设对建筑设计的指导性作用
在实际的建筑设计时,常常会遇到很难选择的问题,例如当保护和发展同时出现时,该如何抉择。生态文明不仅能为建筑设计提供规范指标,同时还可以为建筑设计提供详细的指导,这样有助于提高设计工作的效率,加快创作时间,为了在实践中优化建筑系统和生态文明的关系,让建筑设计逐步走向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建筑行业的总体进步指明前进方向。
3 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技术分析
3.1 绿色建筑设计
3.1.1 墙体节能技术
墙体节能技术主要是依靠整体式复合保温技术来完成的。主要材料是聚氯乙烯,与其他施工技术相比,墙体节能技术不依靠粘结,而是通过预留孔洞的形式形成芯柱,这样通过孔洞可以将保温层固定在复合板材之间,防止保温层和邻层材料发生脱落现象。墙体节能技术施工操作简单,并且方便安装,此种节能技术应用效果明显,性价比高,是首选的的节能技术。
3.1.2 门窗节能技术
门窗节能技术主要是以门窗为基础,因此窗型的选择尤其重要。推拉式的窗户节能效果不如平开窗和固定窗的效果明显,需要根据不同时节的冷热温度,制作适当的窗框,达到节能的设计效果。
3.2 原生自然能源利用技术
资源紧张、能源稀缺一直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所以在生态文明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能源的整体利用情况,考虑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其中以太阳能和风能为例,需要及时对自然能源利用技术进行有效的分析。太阳能在建筑行业应用比较广泛,尤其是在建筑采暖系统应用中,利用好太阳的光能,将其转化为室内所需要的热能。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同样,地热能也是可以作为代替不可再生资源的新能源,应用至建筑设计中。所以,合理利用原生自然能源,能够满足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3.3 建筑设计一体化
建筑设计一体化形式相对复杂,需要专业且能力强的人才参与。所以首要任务就是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另外,休斯敦周围环境进行系统保护,满足生态文明的具体要求。一体化建设形式对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要加大力度挑选建筑材料,选择对人体无害的建筑材料并且自然通风,做到对环境温度和湿度的适当控制。
3.4 建筑设计人性化
建筑设计系统都是比较复杂的,人性化建筑设计需要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在为人服务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其他实用功能,分析他们的要求,加大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视,在设计建筑时,结合生态文明要求,合理应用循环技术,通过循环利用能源提升建筑物的设计效果,将建筑与生态、建筑设计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地联系到一起。
4 结束语
生态文明建设符合当前我国建筑设计的整体发展趋势,在后续设计过程中,需要及时对生态文明建设指标进行有效的分析,对设计重点和难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同时为了保证建筑能够更好的融入到社会中,适应社会建设和生活发展要求,工作人员要对设计形式进行有效的分析,形成生态文明建筑,为建筑发展提供新的路径,进而促进建筑体系的有效发展。只有这样环境建设才会越来越好,才能改善现在建筑对环境造成破坏的现状,促进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王素凤.低碳生态城市评价研究述评[J].北方经济,2012年10期.
[2]李迅.中国城市低碳生态化的发展战略与践行路径[J].上海城市管理,2012年03期.
[3]张敏.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考与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23期.
[4]宋婷,沈清基.城市碳排放价值指数研究及规划应用[J].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