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析

2020-08-19 12:29潘丽君
神州·中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潘丽君

摘要:本文对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学有效性

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个英语教师都慎而重之的重要问题,但实际的效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往往是付出了很大努力,但收效甚微,很多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提高有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本文基于教学实践,就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一些探讨,以期能够为广大初中英语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1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高投入、低产出”的低效现象比较突出,就其现状而言,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与现象。

首先来说,很多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仍过度强调学生对单词、语法的记忆,把阅读课上成了语言知识点课,费时费力但收效甚微,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其次,在教学实践中,没有将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融合于英语阅读教学中,过于重视语言基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其它培养目标;三是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很多教师依旧在沿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忽视不同水平与能力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对学生的学习策略也缺乏指导;四是以习题战术作为教学指导思想,做题占用了师生大量的时间,使学生失去了自主阅读的机会,失去了各项阅读技能如阅读速度的训练、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等的培养;五是教学评价仍侧重于对学生“过去”学习情况的考查,只重视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对学生“今后”学习至关重要的诸如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的评价;六是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持有错误的阅读目标意识,并且学习和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淡薄等。

2初中英语阅读低效教学的原因分析

2.1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应该教育思维对于师生来说均具有较大的影响。在教师层面,很多教师的教学以应试为指导,过度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一方面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等难以得到有效培养。在学生层面,出于应试考量,往往急功近利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来进行阅读学习,实际效果往往是适得其反,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2.2缺乏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就大部分初中学校的英语阅读教学来说,缺乏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是影响教学成果的重要原因。很多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是以母语进行授课,一节课中汉语的使用频率要远远大于英语,除了教师的提高,大多数情况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还是以母语为主,课堂和书本成了语言训练的主要方式,教师、教材、习题构成了初中学生主要的语言环境,如此现象显然违反了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

2.3教师自身的局限性

从总体上来看,英语教师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第一,部分教师知识狭窄,课堂上语言呆板,教法单调;第二,部分教师课堂上注重讲语法、抄例句,学生听讲、做笔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乏互动;第三,部分教师缺乏真实情景的创设,學生在课堂上即便开展一些活动也只不过是朗读、背诵对话、复述课文等伪交际或准交际行为。

2.4忽视对课程资源的整合

部分教师还没有对课程资源整合优化的意识与习惯。教师和学生所用阅读材料基本上就是教科书和配套的练习册中的文章,阅读材料单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

3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3.1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英语阅读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的阅读教学模式,是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地完成各种阅读活动或任务以培养其阅读理解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在强调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由传统教学中单一的“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讲授者、启发者、管理者、指导者,对阅读教学的设计和改进负更多的责任,对学生阅读能力和自主能力的培养起关键作用。在初中的英语阅读教学中,“以学生为主心”开展阅读教学,提出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该模式下,教师是“教”的主体,是阅读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学生是“学”的主体,是阅读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阅读的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动脑、动手、动口,获得知识,提高英语阅读水平与技能,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

3.2以阅读为中心开展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是英语语言学习的主要输入方式之一。以阅读为中心开展英语阅读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阅读前无预习,激活内容图式。在教授新的阅读课前,学生无需查字典,进行课前知识性预习,教师提供相关内容的文化内涵、社会组织、宗教观念、风俗习惯、地理位置等背景知识或课前让学生进行查找以帮助阅读理解。二是阅读中无讲解,整体阅读实现深层理解。以阅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倡阅读教学从语篇整体出发,学生通过默读的方式自主阅读课文,在不查字典的情况下,通过上下文猜测生词的意义,真正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在阅读过程中,初步了解课文讲述的基本内容,达到对课文的表层理解。最后,核对阅读练习,进行自我评价,在教师的点拨下达到对课文的深层理解。三是阅读后建立图式,实现评价性理解。首先,重视语言基础,扩充语言图式;其次,分析语篇主题,建立语篇内容图式;最后,建立语篇修辞图式。四是围绕阅读训练听、说、写,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英语教材在编写体系上采用了以话题核心的方式展开教学内容,从而使听、说、读、写具有相同的内容图式,在阅读文章中出现的语言知识覆盖整章的其他教学内容,因此,听、说、读、写又具有相同的语言图式,阅读文章的修辞图式还可以运用于写作教学中。五是以教材为载体,以课外阅读为拓展。以阅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把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以教材为载体,并适当扩大课外阅读量。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扩展以及补充,是复习巩固所学语言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学习新语言知识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郭昱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J].学周刊,2018(01):138-139.

[2]贾晓娜.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问题及策略[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S2):168-170.

[3]成文.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1):75-77.

猜你喜欢
教学有效性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