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立
摘 要:高校思政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思政教育就给人刻板严肃的印象,导致大学生对思政教育课程缺乏积极性,思政教育效果也不理想。因此,高校需要提高思政教育的亲和力,通过提高教育主体素质魅力,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建设,优化思政教育方式,让大学生从教师、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境等方面感受到思政教育的亲和、亲切,进而减少其对思政教育的距离感,提高其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让教育内化为学生的思想、素质。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教学改革
一、思政教育亲和力概述
近年來,高校思政教育一直致力于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其中,提升思政教育亲和力有助于拉近教师、学生、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课程有趣味,教师教得好,学生认真学,三方合力才能推进思政教育的进步。首先,从教师方面来说,思政教育的亲和力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互动,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教师对学生身份、需求的理解,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和个人魅力对学生产生正向影响,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和谐、融洽的互动沟通。其次,从思政课程来说,亲和力表现在思政教育课程内容是否对学生有吸引力、向心力,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次,思政教育活动对学生的亲和力,一切良好的教学效果都离不开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的支持,通过恰当的教育活动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趋向力,或者说将思政教育的魅力展现给学生,带给学生亲近感,拉近教师、课程、学生的关系,进而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构建健康的自我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并从学习中获得归属感、满足感。
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认同感
增强思政课教育的亲和力,首先在感觉上就和学生拉近了距离,让学生感受到高校思政教育的真心和决心,而不是例行公事式的理念灌输。具有亲和力的思政课堂是柔和的、轻松的,是坚持以学生为本位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意见,重视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和自主性,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他们确实是课堂的主人,进而能够主动地、发自内心地关注思政课和学习内容,认同思政教育的价值观念,并在生活中切实践行。
(二)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高校思政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有效提升高校思政课程教学质量和水平,提高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从教学的全方位入手加强思政教育效果。从表面意思看,教学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并应用。教师倾囊相授,学生却不一定能全部吸收,学生学不会,自然会对课程产生抵触心理。增强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可以让思政教育更加“平民化”,让有意义的课程变得有意思,进而让学生在一个相对放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下,对思政课产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三)有利于大学生构建健康的精神世界
全球化的冲击是不可逆的,在大学生的思想渗透方面,总有一些不良思想侵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虽然兼容并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尚不成熟,辨别能力有限,这就需要高校积极开展思政教育,通过具有亲和力的思政教育,作为大学生温柔而坚固的后盾。剔除思想糟粕,杜绝不良思想的渗透灌输。同时,引导大学生从思政教育中汲取优良思想,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坚定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抵制西方的不良思潮。
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策略
(一)提高教育主体素质魅力
1.专业素质
一方面,教师要具有亲和力教育理念。教师的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意识到思政教育亲和力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树立亲和力教学的观念,在课堂上真正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需要为本,给予学生一定的话语权,切实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根据学生在思政课上的状态及时调整课程内容、授课方式,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进而成为尊重、关心、爱护学生,具有亲和力的教师。教师更具亲和力,学生也会更愿意与教师做朋友,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主观求知欲也会更加强烈。
另一方面,教师要增强专业能力素质。思政教师必须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素质,这不仅是成为学生榜样的要求,而且是教师教书育人职责的必然要求。所以,教师要在个人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磨炼自己,充实自己。思政教师可以多读书、读好书,学习完善的理论思想,武装头脑,增加知识储备,以便随时用专业知识为学生答疑解惑;要积极加强理论实践,实践出真知,通过实践提高自身思维水平和高度;要善于接纳吸收优秀的教育思路和方法,并以此拓展、创新自己的教育模式。
2.个人魅力
第一,教师要具有亲和的人格魅力。教师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起到榜样作用,其举止言行、思想、心理素质等都能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的同时,更要重视提升个人修养。教师要与学生真诚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拳拳教育之心,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教师还要秉持热情、向上的教育态度公平对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思想问题,这种亲切温暖的师生情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二,教师要具有高水平的语言魅力。语言是人们日常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教师的语言魅力有助于增强课程的丰富性和趣味性,进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增强语言的魅力,让学生更容易吸收知识、理解知识,增强课堂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设
首先,思政教育内容的亲和力建设要有科学性,教育内容要连贯、衔接、层级递进。要让不同阶段的学生接受不同层次的思想内容教育,保证教育的衔接性,进而减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陌生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其次,思政教育内容要有时代性。时代背景环境不同,思政教育的语境也就不同。当前的社会环境下,高校的思政教育要与社会热点相联系,以古博今,充分利用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当前的社会现象,引领学生深入认识党的执政理念、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正能量,进而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担起时代重任,成为高素质的“四有新人”,这也是国家的需要与期盼。再次,思政教育的内容要有生活性。要提高思政教育的亲和力,思政教育内容就不能只局限于课堂,社会生活也是思政教育的一部分。教师要把生活与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实例或亲身体验中获得知识。同时,通过联系大学生的生活点滴,如情感表达、价值追求、职业规划等,将思政教育内容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给学生,让思政教育既具有理论高度,又具有生活气息,有效提高学生的感知度。
(三)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教师在教学路上从未停止创新,尤其是教学方式。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模式比较敏感,如果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感兴趣,注意力就会集中;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刻板陈旧,往往就不能引起学生的听讲兴趣,教学效果自然会打折扣。
第一,思政教育是在做人的思想工作,人性化的教育方法往往容易令人接受。基于尊重、理解、关心的双方沟通,学校和教师处于相对主动的地位,应当先伸出友谊之手,真诚地与学生互动,以此提高学生交流的信心,鼓励学生主动打开心扉,真正接纳教育。第二,思政教育学习也不局限于课堂,网络、生活、实习、工作中都会接触到思政教育。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让学生能够时刻关注自己的思想动态,不断吸收知识自我完善。
四、结语
提升思政教育亲和力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协调配合,只有彰显其内在和外在双重层面的亲和力,注重思政教育本体内容建设,教育主体素质提升,教育方法创新优化,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教育需求,才能有效提高思政教育的亲和力。
参考文献:
[1]王运鹏.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5.
[2]林洁.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内涵结构及其实现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2):64-69.
[3]刘建军.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真理的魅力[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8):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