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五穴”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2020-08-19 03:55林海波黄可心杜雪娇梁玉丹杨杨余伯亮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广东江门529000暨南大学附属江门中医院广东江门529000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10228暨南大学中医学院广州510632
江西中医药 2020年8期
关键词:杨氏顽固性面瘫

★ 林海波 黄可心 杜雪娇 梁玉丹 杨杨 余伯亮(1.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广东江门 529000;2.暨南大学附属江门中医院 广东 江门 529000;3.湖南中医药大学 长沙 10228;.暨南大学中医学院 广州 510632)

周围性面瘫(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PFP),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面神经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以一侧面部表情肌肉瘫痪为主要临床表现[1]。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面瘫的中国发病率、世界发病率分别为320.3/100000人和 390.9/100000人[1],总体预后良好,但约有20%的患者因失治误治、病情较重等因素,恢复效果较差,甚至出现各种并发症,成为顽固性面瘫。

顽固性面瘫是一种难治病,临床上对其尚无明确定义,大多数医家认为顽固性面瘫为病程大于2个月或3 个月[2]。究其原因,或初期失治,或病家体虚,或病损深重。笔者团队运用“面五穴”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针灸科、康复科门诊2018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的顽固性面瘫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埋线组和电针组,每组33例。研究过程中埋线组3例脱落,电针组5例脱落,两组完成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完成情况基本一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患病侧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例数性别(例)患侧(例) 年龄(岁) 病程(天)男女左右埋线组 30 13 17 11 19 45.77±11.86 120.80±40.25电针组 28 12 16 13 15 44.68±12.16 123.32±37.81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根据《中国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疗指南》中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3]。

1.2.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病程2~6个月(60~180 d);②年龄介于18~70岁之间,性别不限;③自愿加入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3 排除标准 ①对羊肠线过敏者或瘢痕体质者;②双侧面部同时患病者;③患有严重的心、脑、肝、肾及血液系统等疾病者;④患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治疗者;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⑥2周内接受过面部穴位埋线治疗者。

1.2.4 剔除或脱落标准 ①已进入试验而发现不符合纳入标准或符合排除标准者;②未按规定疗程完成试验,或并用、改换使用其他疗法者;③试验期间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的患者;④试验期间发生其他严重的全身疾病的患者;⑤试验期间不愿继续接受试验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埋线组采用“面五穴”埋线治疗 ①取穴:瞳子髎、颧髎、迎香、地仓、颊车。②操作:将2-0羊肠线剪成相应长度,浸泡于无菌生理盐水中备用:瞳子髎2~3 mm,颧髎、迎香4~5 mm,地仓5~6 mm,颊车10~12 mm。患者取仰卧位,定穴消毒,用一次性线钳将羊肠线置于8号埋线针内,左手将皮肤捏起,右手持埋线针,瞳子髎、地仓、颊车斜刺进针,颧髎、迎香直刺进针,刺入深度大于线体长度,得气后将羊肠线推入穴位,快速拔针后使用无菌干棉签对针孔进行按压止血,后无菌敷料贴覆盖。嘱患者埋线后4 小时内针孔不要沾水,3 d内饮食清淡、忌食海鲜、避免饮酒。③疗程:患侧穴位每2 周埋线1次,健侧穴位仅埋线1 次(于患侧首次埋线后1 周进行),12 周为 1 个疗程,治疗 1 个疗程,共埋线7 次。

1.3.2 电针组采用《针灸治疗学》中对“面瘫”的电针处方[4]①取穴:选取患侧太阳、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翳风、合谷和双侧足三里。②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定穴消毒,面部穴位采用0.30 mm×25 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四肢穴位采用0.30 mm×40 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针刺深度根据穴位而定,得气后取太阳与阳白、地仓与颊车两组穴对连接电针仪,采用断续波,强度以患者面部肌肉微见跳动而能耐受为度,留针30 min,取一洁净纱块护住患者双眼,同时TDP灯照射患侧面部。③疗程:每周3 次,12 周为1 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共治疗36 次。

1.4 观察指标

1.4.1 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 采用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协会推荐的House-Brackmann分级评价系统[5](简称H-B量表)。具体内容如下:①Ⅰ级(正常):所有面肌运动正常;②Ⅱ级(轻度功能障碍):静态面部对称,动态患侧面肌有轻微面肌力弱和联动;③Ⅲ级(中度功能障碍):静态面部基本对称,动态患侧面肌力弱较明显,可以观察到联动、挛缩或半面痉挛,但不严重;④Ⅳ级(中重度功能障碍):静态面部不对称,动态患侧面肌明显无力;⑤Ⅴ级(重度功能障碍):静态面部不对称,几乎没有可见运动;⑥Ⅵ级(完全性麻痹):无面肌运动。

1.4.2 面神经功能评分标准 采用杨氏面神经评分系统[6](简称杨氏量表),从静态观、动态观、并发症三方面共17 个项目对面神经功能进行评分,总分=动态观评分×2-静态观评分-并发症评分,满分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面神经功能越好。

1.4.3 疗效评价标准 ①痊愈:H-B量表为Ⅰ级,杨氏量表总分95~100 分;②显效:H-B量表为Ⅱ级,杨氏量表总分70~94 分;③有效:H-B量表为Ⅲ级,杨氏量表总分55~69 分;④无效:H-B量表为Ⅳ、Ⅴ、Ⅵ级,杨氏量表总分在54 分以下或H-B量表为Ⅱ、Ⅲ级,较治疗前无升级,杨氏量表总分提高不足一个疗效级别。愈显率=[(痊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

1.4.4 不良反应 对研究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安全性分析,具体如下:①一级:无不良反应;②二级:轻度不良反应,不需处理,可继续治疗;③三级,中度不良反应,经处理可继续治疗;④四级:重度不良反应,需停止治疗。

1.4.5 成本 ①以疗程中人均总治疗费用作为经济成本(Cost,C),按照同期物价部门审定的价格计算,以临床总有效率作为效果指标(Effectiveness,E),采用成效比(Cost-Effectiveness Ratio,CER)(C/E)进行成本-效果分析;②以每次治疗所需的时间为时间成本进行时间成本分析。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2.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若满足正态性及方差齐性,采用成组t检验,否则采用非参数检验;同组治疗前后比较,若差值满足正态性,采用配对t检验,否则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表示,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 治疗前两组H-B量表均集中在Ⅱ-Ⅴ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评级均较治疗前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埋线组Ⅰ~Ⅲ级26 例,Ⅳ~Ⅵ级2 例,电针组Ⅰ~Ⅲ级25 例,Ⅳ~Ⅵ级3 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从H-B量表结果来看,两组面神经功能均有改善,但无法判断哪组改善程度更佳。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H-B量表比较() 例

表2 两组治疗前后H-B量表比较() 例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电针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Ⅰ Ⅱ Ⅲ Ⅳ Ⅴ Ⅵ治疗前 埋线组 30 0 5 12 8 5 0电针组 28 0 4 13 8 3 0治疗后 埋线组 30 5 15 8 2 0 0▲△电针组 28 2 13 10 2 1 0▲

2.2 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杨氏量表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总分均高于治疗前,埋线组总分高于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从杨氏量表总分来看,两组面神经功能均有改善,埋线组改善程度更佳。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面杨氏量表总分比较() 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面杨氏量表总分比较()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电针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埋线组 53.57±15.60 70.30±15.97▲△电针组 54.61±12.23 65.86±12.21▲

2.3 临床疗效比较 埋线组疗效优于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埋线组、电针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 %、64.29 %,愈显率分别为53.33 %、25.00 %。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电针组比较,▲P<0.05。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埋线组 30 5 11 8 6▲ 53.33 80.00电针组 28 2 5 11 10 25.00 64.29组别 例数 疗效 愈显率(%)总有效率(%)

2.4 安全性分析 研究过程中,埋线组、电针组分别有5 例、3 例患者出现轻度皮下瘀斑、疼痛,均不用特殊处理可自行消退,不影响继续治疗,依据安全性分析,属于二级;两组均未观察到病情加重或面肌倒错等严重不良事件。说明两种方法都较为安全。

2.5 成本分析

2.5.1 成本-效果分析 穴位埋线24元/穴,“面五穴”埋线法120元/次,2周1 次,1 疗程共埋线7次,共计840元。电针疗法中针刺7元/穴,共10个穴位,即70元/次,电针17元/穴对,共2组穴对,即34元/次,故电针疗法104元/次,1 疗程共治疗36次,共计3 744元。埋线组CER低于电针组,说明“面五穴”埋线法性价比更高。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成本-效果分析()

表5 两组患者成本-效果分析()

组别 每次治疗费用 治疗次数 人均总治疗费用总有效率(%) CER埋线组 120 7 840 80.00 10.50电针组 104 36 3744 64.29 58.24

2.5.2 时间成本分析 埋线组、电针组人均治疗用时总和分别为105、1 080 min,说明埋线组所需时间成本远低于电针组。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人均所需时间成本比较

3 讨论

顽固性面瘫属祖国医学“面瘫”范畴,是临床上一种难治病。《灵枢·经筋》曰:“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僻,眦急不能卒视。”说明面瘫属于经筋病范畴,病位主要在足阳明、手太阳经筋。面瘫初期多由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经络,气血痹阻面部经脉,以面部阳明经、少阳经为主,经筋失于濡养,肌肉纵缓不收而成[7]。顽固性面瘫的病程在2 个月以上,是由失治误治,病情迁延,邪气深入,患者久病体虚,无力抗邪外出,故久久不能痊愈,以气虚为本,邪重、血瘀为标。

“面五穴”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余伯亮教授的经验组穴,基于“在筋守筋”的原则,五个穴位均位于面部,与足阳明经、手太阳经经筋有密切联系。瞳子髎、颧髎均为交会穴,瞳子髎位于目外眦旁,颧髎位于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中。《灵枢·经筋》曰:“足太阳为目上纲,足阳明为目下纲”“手阳明经筋……其支者,上颊,结于頄。足阳明经筋……其支者,上颊口,结于頄。足太阳经筋……其支者,为目上纲,下结于頄。足少阳经筋……下走颌,上结于頄。”頄,即鼻旁颧骨处。故此二穴既可沟通面部阳经经气,亦可调整面部经筋气血运行。迎香穴是手足阳明经之交会穴,可疏调面部阳明经经气。地仓、颊车同用专治口眼歪斜。五穴相配,共奏疏通面部气血、濡养经筋之效。

顽固性面瘫的中医治疗以针灸疗法为主,常常多种疗法联合治疗,可收获一定疗效,但针灸伴随的疼痛问题易使患者心生恐惧,且治疗频率高、疗程长,累计费用较贵,同样可致患者心力交瘁,生放弃之念。《灵枢·终始篇》曰:“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病者,深内而久留之。”据此选用埋线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2周1次,患者易于接受。顽固性面瘫患者多以气虚为本,邪重、血瘀为标,治当扶正祛邪,活血祛瘀,埋线疗法治疗过程先后集刺络放血、穴位注射、组织吸收疗法三大特点于一身[8],补泻兼施,用于顽固性面瘫可标本兼治。埋线作为一种有创治疗,面部血管丰富,埋线时较身体其他部位更易出血,相当于治疗时加入了“刺络放血法”,可祛邪逐瘀,使经络调和、气血得通。埋线后羊肠线作为异体蛋白在体内逐渐软化吸收,对穴位、机体产生一种持久而柔和的刺激,初期刺激强,可泻有余之邪;后期刺激平和,补不足之气,益阴阳之不足,刚柔相济,补泻结合。治疗面瘫时,当力倡双侧同治以疏调经气,减少并发症的产生[9],尤其是防范面瘫最棘手的并发症—倒错现象。埋线疗法实施过程中,随着线体的软化吸收,穴位的深部和浅部都产生持久而柔和的刺激,既可扬邪扶正,又可活血通络。“面五穴”埋线法一穴一线,根据穴位的解剖位置不同对线体的长度做了不同要求:瞳子髎 2~3 mm,地仓5~6 mm,颊车 10~12 mm,颧髎、迎香4~5 mm。此举改善患者治疗体验同时,可有效减少与羊肠线有关的不良反应。

针灸治病,当重视调神。《素问·汤液醴醪沦》曰:“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面五穴”埋线过程中,调神亦贯穿始终。在治疗前,医患双方都应安定神志,意念集中。治疗时,手握埋线针,进针后意守针下,以意导气,待到经气激发,患者得气后,再植入羊肠线。治疗后,交代注意事项,嘱患者注意休息,稳定情绪以调摄心神,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House-Brackmann分级评价系统和杨氏面神经评分系统均为临床上常用的评价面神经功能的量表,两者合用,可从整体以及细节角度对面神经功能进行系统评价。本研究结果表明,“面五穴”埋线是治疗顽固性面瘫的有效方法,具有安全性高、经济实惠、用时短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本项目旨在原汁原味地研究余伯亮教授“面五穴”埋线作为一个整体方案的实际效果,尚处在研究的早期,仅限于埋线和电针两个“方案”之间的对比,虽然观察指标较全,但下一步必须深入探讨埋线方案中刺激方法、选穴配伍、治疗强度等核心要素,从而揭示“面五穴”埋线的起效本质,并形成操作规范,甚至优化方案。后续研究亦将扩大样本量、设置多中心对照、丰富肌电图等客观指标、完善随访以增强研究可信度。

猜你喜欢
杨氏顽固性面瘫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多巴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Fort Besieged
一个坏官员导致冤假错案
托伐普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效果观察
介入断流术在顽固性鼻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针刺合电针疗法加TDP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
《针灸大成》中“杨氏医案”的灸法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