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梅
我校以“三全”管理为抓手,以“小教研大平台”为突破口,初步确立了“文化引领、课程优化、培聘互动、一师一格”的教师专业培养模式,尽最大可能释放内生动力,多形式、多渠道、多方位培养教师专业成长张力,引导全体教师将教育之根深深扎入丰沃的专业成长土壤之中。
(1)坚持文化铸魂,唤醒教师专业成长热忱。
如何让教师幸福地从教、幸福地学习和实现自我成长,真正让校园成为教师实现自我蜕变的舞台,我们确立了以“家”文化为核心的学校文化体系,积极传导“传承家道文化,培树家国情怀”的育人使命。教师们在学校得到了家的温暖,有了主人翁意识,坚定了个人职业理想,获得了幸福感和成就感,迸发了前所未有的事业热忱。
(2)彰显文化活力,唤醒教师专业成长需求。
全体“三实小”家人们在“爱岗敬业”和“诲人不倦”教风的浸润下,以“同心石”和“德馨石”作为自我成长的标榜物,以“新媒体新技术”和“时代文化新三小”作为实现自我成长的助推剂,以“历代家风家书”和“我家故事我来讲”作为支撑自我成长的源动力,始终不渝地把“给学生最幸福的沃土,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作为自我成长的加速器。
(1)优化课程研究,挖掘教师专业成长广度。
我校着眼“部编教材”普及和课程改革的实际,编排了“七彩明德活动+”工程和“七彩明德课程+”工程,将书法、戏曲、作文、诵读等纳入常规课程,将“小课间”和“大课间”活动细化成“小商品”,把社团扩展到几十个,钩针、踢毽、跳绳、家务、种植、养花、做饭等都成了我们的拓展课程,无一遗漏地实施“超市化”运作。教师们打包式研磨,走班式教学,极大增强了自我成长的信心,真正获得了岗位能力的愉悦,个人潜能获得井喷式激活。
(2)活化教学研究,拓宽教师专业成长维度。
从校本教研到“教学沙龙”,教研形式实现华丽转身。将不同学科、不同年龄的教师请进教学沙龙活动,获得了打破学科界限后的优势互补和智慧交融,给各学科教师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新思路。
依托“教研沙龙”平台,我校还构建了“2+X”阅读成长体系。“2”:兼顾学校推荐必读和个人自我选读,教师每学期阅读一本经典、精研一位名家,循序渐进式建立自己“两环阅读地图”,内环阅读(即学科教学的专业阅读),外环阅读(即教育学、心理学、人文、历史等),扩大教师阅读视野,涵养师者书香气质;“X”:鼓励教研组内教师组成读书伙伴,每个成员共同读一本书并进行深度讨论,或每个成员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参与月末读书报告会。通过读书学习,特别是通过与大师的对话,教师们变得更加坦然,生活变得更加丰满,思想变得更加成熟,专业更加精进。
从常规教研向“网络教研”纵深推进。以信息科技赋能“双主”教研,构建了“以互联网+平板为辅助、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网络教研模式,与省内外强校联合组建校际教研共同体,通过线上教研活动周、在线论坛等,为教师提供网上交流研讨的广阔空间,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强化课题研究,增加教师专业成长厚度。
我们将课堂教学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制定了“以课堂研究为基础,学生管理为核心,家校共育为重点”的课题研究体系,坚持“小问题,快节奏,求实效”的工作思路,打造了问题引领、闭环研究、动态跟踪、项目结题四位一体的“链”状研究模式。
(1)发挥雁阵效应,构筑教师专业成长平台。
针对教师年龄差异大、课堂深入度低等现实问题,我们成立“头雁”团队,设立“头雁”行动专项资金,制订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实验团队为标杆、骨干教师为前锋、人人普及为目标、质量检测促实效”的长期行动计划。课题研究“领头雁”让研究型教师稳步发展,多途径培训“丰雁身”给学科教师均衡发展提供了平台,资源建设“强雁翼”彰显了骨干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课程评价“展雁羽”丰盈了课程指导团队的内部结构,“头雁”引领、“雁阵”齐飞的全方位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一批批县级兼职教研员应运而生。
(2)推进拜师结对,系牢教师专业成长纽带。
我们综合“学科”和“德育”两个方面,根据教师工作经历,教学成效,专业特长,组合“青蓝”成长派对。创新采用“五子”培养模式,即定调子、调方子、改模子、搭梯子、结果子,“师徒结对”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迅速将他们连在一起,不仅让青年教师踏上了成长快车道,更在教师内部形成了良性竞争的内驱力。
(3)加强主题培训,凝聚教师专业成长合力。
一方面我们鼓励教师积极完成继续教育培训,每年都会派出团队到优秀乡小学开展岗位对标学习;另一方面,我们主动邀请优秀家长、非遗传承人到校开展讲座和培训;再一方面,我们与专业教育团队结成合作伙伴,定期邀请他们来校进行专题讲学。教师通过专题培训孕育了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较强的教育教学合力。
评价:
涉县教育体育局:我县始终致力于创建以精心育人理念为先导、以管理创新为动力、以科学教研为支撑、以评价改革为抓手的教师专业成长路径,全面推进教育“三全”管理,创新落实“三双”教研模式,教师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第三实验小学作为我县一所新晋优质学校,他们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培养,以文化人、以研促改、以训增能,为教师成长创设各种平台,善于发挥雁阵效应,重视“师德+师能”“知识传授+课程育人”双提升,扎扎实实地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提高,为学校长远发展打好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