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的教育里感受教育里的爱

2020-08-18 12:39李辉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20年10期
关键词:阿长中考文章

李辉

考场真题

题目:教育里的爱

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⑤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⑥行款格式:标题居中,分段需另起一行,空两格。

中考佳作

教育里的爱

一考生

我的父亲从来没有给过我好脸色。

从记事起,父亲就总是阴沉着脸,不苟言笑。如果我俩一起走在大街上,我从来不敢去牵他的手。路上车来车往,父亲的大手摇摇晃晃,我死死盯着他的大手生怕在拥挤的人群中丢失目标,一路上父亲走得飞快,我只能在人群中奋力追赶,暗暗地在心里默念:等等我!等等我!我哪敢大聲喊出来,我害怕他冷酷的眼神!我也不敢哭,要是哭出来,他的大手可能就要在我的屁股上留下鲜红的一击。

那时的我,多羡慕别的孩子能骑在父亲的脖颈上满街溜达,可是一想到自己父亲那凶神恶煞的眼神,我只能叹了口气,躲在角落里默默地流泪。一次吃年夜饭的时候,长辈们还没有上桌我就爬上了凳子,偷偷把大虾挪到了自己旁边。这一切都被父亲看在眼里,一家人都上桌后,没等爷爷开始动筷,我直接用手抓了一只大虾塞进嘴里。“一边站着去!”突然的一声大喊把我嘴里的虾吓到了地上,我全身打着颤,不敢面对父亲冰冷的眼神。整个屋子都安静下来,爷爷奶奶惊讶地看着父亲,妈妈担心地看着我,在这个家谁也不敢挑战父亲的权威,我只能咬着牙,低着头,生怕眼泪不合时宜地流出来。“让他回自己屋吧。”妈妈实在心疼不过轻声说了一句,父亲看了一眼爷爷奶奶,“还不快点!”我不顾一切飞快地冲进了屋子里,趴到床上捂着被子不敢哭出声:为什么我的爸爸这样对我,为什么?为什么!

上初中后,父亲对我的冰冷使我变得孤僻叛逆,而且对父亲的畏惧也变成了反抗。最后,积攒多年的怒火终于爆发了,一次我因为成绩不理想被找了家长,父亲回家后对我破口大骂,而就因为我顶了一句嘴,父亲的大手狠狠地扇在了我的脸上。自此,我俩再也没说过话。

时间飞快,读初三要住宿了,那天父母说什么也要送我,在站台上妈妈帮我整理了一下白衬衫,嘱咐我住宿后要注意的问题,父亲站得远远的,抽着烟。妈妈这时候掏出一沓钱放进我的手里,“我本来想给你500的,你爸爸却说再加200。”听到这里,我望了一眼远处的父亲,烟雾环绕着他,我看不清他的脸。车开走后,我看着后视镜里,有父亲追车的身影。

直到离开家我才发现,平时洗衣服叠被炒菜做饭这种小事,在同龄人看来难如登天,而我却得心应手;在出入公共场合、待人接物方面我总是诧异身边人的蛮横无礼,令人厌恶……一时间,我才恍然大悟,再一次不争气地流下了泪水,原来这就是父亲对我的教育,这就是父亲的爱呀!

那天晚上,我拨通了父亲的电话,“喂?爸,是我……”

题型透视

2020年吉林省中考作文继续保持“选题作文”形式:一篇命题作文加一篇材料作文。《教育里的爱》是命题作文,这是一个“短语”式题目。“教育里的爱”伴随着我们成长,带给我们人生的启示,给予我们前进的动力。这道题目,关注的是考生的思想和情感世界,检验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能力,符合近年来中考命题的原则,有利于考生调动生活积累,彰显写作个性,展示自我才情,显现创新精神。

《教育里的爱》这个题目,中心词是“爱”,但写作前我们一定要看清限制语“教育里”,也就是说文章中要表现的“爱”一定要与“教育”有关。生活中给予我们“教育”的人很多,老师、父母、亲人、朋友、同学,甚至陌生人都曾给予过我们“教育”和“爱”,但这种“教育”里是否包含着“爱”,这份“爱”里是否蕴含着“教育”?如果“教育”里没有“爱”抑或“爱”里没有“教育”,就不能彰显我们文章的主题。所以,我们一定要把“爱”置于“教育”之中,或者让“教育”之中体现“爱”,这样文章的主旨就很鲜明了。

我们从小到大,接受过无数次的教育,这一次次教育中潜藏着家人、老师、朋友对我们的爱……父母对我们的每一次教导中都包含着殷切之爱;老师对我们的每一次教诲中都饱含着拳拳之爱。正是这一次次教育,启迪了我们的心灵,纠正了我们的错误,改正了我们的缺点,丰富了我们的人生。写作时,最好要把“我”在教育中感受“爱”的表现描述出来,这样文章的主题会更加鲜明。要注意把“我”所受到的“教育”具体展现出来,是一件事,还是一段话……而“爱”又是怎样表现呢?自然要巧妙地融于“教育”之中,融合得越巧妙自然越会收到好的效果。

《教育里的爱》这个题目,在语言的表达上适宜采用叙述、描写与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在形式的表达上,可以采用题记、小标题、日记等多种形式,这样会更好地增强表达效果,产生标新立异的感觉,也能更好地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如运用题记,用精练的语言概述“教育里的爱”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意义,以此开启全文;运用日记的形式,记述自己在体验到“教育里的爱”之后的真切感受;运用书信的形式,向老师、父母倾诉自己十几年人生经历中对“教育里的爱”的看法。也可以从议论的角度写,确定好论题:每个人都离不开教育里的爱、教育里的爱要适度、教育里的爱需要真诚等。

思路点拨

思路一:从父母(亲人)的角度写。“我”不会礼貌待客、“我”不懂勤俭节约、“我”不会随机应变……父母在“我”犯错误、做错事时适时给予“我”教育。父母的教育里的爱让“我”学会成长。

思路二:从老师的角度写。“我”遇到难题不知所措、“我”在接力比赛中不会合作、“我”在班级劳动中拈轻怕重……老师在“我”需要帮助时给予“我”教育,老师的教育里的爱助“我”修炼品行。

思路三:从朋友的角度写。“我”在集体活动时畏首畏尾、“我”不愿参加志愿者服务、“我性格孤傲不愿与同学交流”……朋友在“我”处于尴尬处境时给予“我”教育和帮助,朋友的教育里的爱让“我”更加优秀。

思路四:从陌生人的角度写。“我”在旅行途中迷失方向、“我”在外出比赛时遗落物品、“我”在公共汽车上让座被嘲讽……陌生人挺身而出,助“我”走出困境,陌生人的教育里的爱鞭策“我”感悟人生。

特色拓展

《教育里的爱》先写“父亲从未给过我好脸色”,到“我”升入初三后,在父亲的表现中看到了他对“我”教育中的爱。文章运用“欲扬先抑”的写法,突出了文章的主题。在写作中,怎样运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呢?

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扬”,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构成鲜明对比,容易给读者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扬”和“抑”,在艺术上都是一种强调手段。鲁迅在《阿长与〈山海经〉》中为了表达对阿长真挚的怀念之情,先在文章开头贬抑阿长,写阿长种种让人“讨厌”甚至“憎恶”的行为。随后才慢慢写了阿长的许多好处,“使我发生了新的敬意了”,對她的怨恨也“从此完全消失了”。这就是“欲扬先抑”的构思手法。

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我们在构思与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抑扬前后应具有对照性,而且大多是采用相反对立的形式构成对照。另外,对于抑扬两者,不可等量齐观,而是应该重在后扬。抑,起的是衬垫作用。这里的比例、分量的掌握,只能通过自己不断的写作实践,去细细地体会、揣摩。

深度评析

这篇中考作文,选材于真实的生活,采用时间顺序,描写细腻,叙述细致,表现出真挚的情感,被评为满分作文。具体来说:

一、选材真实,叙述细致

由文章的内容看,父亲是一个严厉的人,他在“我”心中留下了“冷酷”“凶神恶煞”的印象。文章把“我”小时候在大街上奋力追赶父亲、吃年夜饭时“我”抢吃大虾和父亲对“我”大声呵斥、“我”读初三后父亲送“我”追车的素材真实、细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没有真实的生活经历,很难叙述得如此生动具体。

二、时间顺序,主题突出

整篇文章以时间为序,选取人生路上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展开叙事,从不同角度来展现“我”对父亲的认识:小时候,想牵父亲的手却不敢;吃年夜饭时因贪吃虾被父亲教训;上初中后因成绩不理想被父亲破口大骂;上初三后感知了父爱的伟大。结尾通过回忆几件简略的小事点明“教育里的爱”的意义,最后一句意味深长。

三、描写细腻,感情真挚

考生善于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手法来表现人物性格,抒发真挚的情感。文章开篇描写“我”小时候和父亲一起上街,想牵父亲的手又不敢的神态和心理极为形象:“我死死盯着他的大手”“我暗暗地在心里默念:等等我!等等我!我哪敢大声喊出来……”一个儿童的矛盾心理真切地表现出来,极易唤起读者的共鸣。主体部分“我”被父亲责骂,一家人默默相觑的描写真实地还原了当时的情状,表现出人物当时的情感。

一篇成功的中考作文必须选材于真实的生活,同时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来突出中心,使作者的感情得以自然抒发,达到感染读者的效果。这篇文章在这些方面做得都很好。

责编:张戎

猜你喜欢
阿长中考文章
阿长最看重的是“福”
阿长与沙县小吃
阿长买《山海经》
中考“三数”大扫描
201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一)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阿长买《山海经》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放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