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学校承担的社会责任想到的

2020-08-18 09:48窦桂梅
中小学管理 2020年7期
关键词:清华命运责任

窦桂梅

十年前我接到一位学生爷爷的来信。老人在信中说,开学第一天,孙子回家吃饭时郑重地对家人说:“选择了清华,就选择了一生的责任。”爷爷“吓坏了”,问此话从何来?心想小孩子谈“责任”是否过于“沉重”?孩子告诉爷爷,在开学典礼上老师们请他大声朗读了这句话。孩子的这句话触动了爷爷,于是爷爷特地写来一封语重心长的感谢信。

实际上,清华附小在每一次的开学典礼上都会请孩子们大声朗读这句话,给他们心中埋下小小的种子。学校这一特殊机构,从古至今都承载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尤其是在孩子第一步迈进的小学里,孩子在这里最初经历的有关“责任”的记忆,将会成为他生命中永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全球疫情的考验。在这场关乎人类命运的重大危机下,教育也迎来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教育之根本,不因时情而滞;学校之选择与行动,更应体现责任与担当。学校应与社会环境相依共存,变独善其身为携手共度,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

“选择一生责任”,就要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100多年前,清华附小一诞生,就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1915年4月19日,《清华周刊》刊登的《校闻》记载:“李仲华、汪铁英于去秋创立小学一所,名曰成志小学……”从成志学校走向如今的成志教育,清华附小一出生,孩子们的命运天然地与祖国和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立人为本,成志于学”,时任清华大学庶务长的李仲华,开学第一天,就给学生们上了“成志”第一课。抗日战争爆发后,成志学校随清华大学一同迁到云南昆明。峥嵘岁月,刚毅坚卓,孩子们经历战火洗礼,深受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呵护与浓烈深沉的爱国之情感染,滋生了为祖国强大而奋发图强的使命感。

2015年清华附小百年华诞,校史剧《丁香花开》重现了历史的场景,师生们在表演与回望中,珍视历史、不忘过去,牢记这份永不褪色的家国情怀,把“选择了一生的责任”作为永远的基因。

2020年疫情期间,清华附小独自承担了在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公益现场直播课。当时防疫第一,不是医生的我们,虽不是主动选择,但也没有任何推脱,不计较任何代价与回报,直接承担下这一重任。大家用一组组沉甸甸的数字,展现出了责任的分量:历经118天,近4个月,清华附小各校区233名教师(占全部教师的46.6%)参与直播;共直播816节微课,参与录制的学生达7000人次;直播课堂上线后,电视直播覆盖3533万个家庭,电视和网络媒体直播及点播总量达6.54亿次……与此同时,清华附小还承担了教育部委托的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录屏课任务,126位教师通过录屏软件共录制346节课程;还有67位教师参与北京市和海淀区的空中课堂录课,共录制180节课程。

在教育部送来的表扬信中,特别肯定这次疫情中学校做出的“重要贡献”,这份尊重与赞誉,对师生来说无疑又是一节重要的“责任成长课”。

“选择一生责任”,就要播撒春风化雨的种子

“窦老师,1+X课程到底是什么?”2015年7月,在云南保山的一个教室里,一位教师疑惑地问……清华附小每年都会选派优秀教师赴欠发达地区,开展教育扶贫支教活动。2015年暑假,我们来到云南省保山、昆明两市,与当地教师开展两场清华附小主题教学研讨会,将清华附小多年探索积累的“1+X”课程设计思考和教学经验分享给当地同行。这仅仅是清华附小诸多公益行动中的一项。

近十多年来,清华附小人基于立德树人不断进行学校实践。清华附小与清华大学“伟新扶贫”项目合作,用“对点网络直播授课”的方式,向建立在 900 多个贫困县的3800多个在线学习共同体的学校传递优质课程内容,一做就是十年。学校不仅提供“空中课堂”网络对点扶贫,也不断直接到欠发达地区“送出去”,还更多地将帮扶地区的教师“请进来”。我们的目的就是通过持续努力,尽最大可能去影响一些老师、一些学校,改善这些地区的教育现状,让当地的孩子们受益,让清华附小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更多地区,尽到这所百年成志学校的责任与担当。

老师们无怨无悔的公益行动,是对学生公益情怀的最好带动。苗玉春老师带的2013级的六班,一直坚持做公益活动。六班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了解到很多贫困地区小朋友因交不出学费而不能上学,于是,大家在暑假开展义卖活动,为甘肃会宁地区的5位贫困生筹集善款。毕业前夕,六班的6位同学,还带着全班同学、老师、家长的爱心前往会宁,与对接5年的孩子们一起交流学习。为了让这几位孩子继续学业,2019年暑假,刚刚毕业的学生们又一次齐聚清华園,顶着炎炎烈日,把一瓶瓶冰饮送到过往路人面前,再次为会宁的孩子们进行义卖筹款。

这个班级的六年公益故事,从“看到”“想到”到“做到”的过程,就是把学校“儿童站立学校正中央”的理念延伸,学习“站立社会正中央”的鲜活实践。

“选择一生责任”,就要淬炼承担责任的情智

选择责任,不仅仅需要勇气,更需要能承担责任的力量和能力,需要为了责任承担而不断自我革命的自觉行动和原创智慧。

中国教育电视台的直播课,就是清华附小人在疫情大考中的“磨刀石”。直播课期间,233位清华附小老师,每个人都经历了淬炼与蝶变。为保证课程质量,每堂课都要经过至少10次修改、3次审校。一堂课有15分钟,可是背后有不只150分钟、1500分钟的打磨与煎熬。通宵作战,集体备课,是常有的事情。夜里两三点钟的微信群里,还经常能看到老师们在线上磨课。

这种“虽千万‘难吾往矣”的精神状态,其实是清华附小老师的常态。2016年,清华附小教师韩冬主动请缨支教西藏。他身体力行引导藏族师生做有根的中国人,将中华文化和民族情怀的“文与道”播撒在西藏,肩负起推进语文教学和促进民族团结的使命。他还克服高原交通的种种不便,一次次将学校的爱心捐助送到偏远地区的受助人手中。支教期间,他遇到的生活、文化、语言、民族习惯等各种问题和困难可想而知,但“选择一生的责任”的信念,一直让他不断寻找克服困难的力量和智慧。韩老师这一去就是三年,并不轰轰烈烈,也无关掌声和荣誉,但这是成志教师走向自觉责任的重要标志,他在自觉承担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社会责任。后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庆典中,他站在“立德树人”花车上,作为支教教师代表走过天安门,接受人民的检阅。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所有人都是“命运共同体”。我们只有肩负责任,才会在孩子的内心深处播种感恩的种子;只有在危急关头迎难而上,家校间、民族间、国家间才会形成真正的命运共同体。福不唐捐,世界上的所有功德与努力,都不会白白付出。帮助他人的力量暖了别人,更暖了自己,也让我们置身其中的社会更加健康和美好。

猜你喜欢
清华命运责任
Notes
被命运“扼住”的小意
是心动啊,糟糕,躲不掉雪中的清华路156号
孙清华作品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谁的责任
责任(四)
论命运
进化决定恐龙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