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波
【摘 要】:目的分析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局部注药治疗的效果。方法于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这一期间,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按照双盲法分为2组,对比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实施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局部注药治疗,并对两组体温恢复正常、住院的时间、血气水平、炎性因子水平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体温恢复正常与住院的时间均比对比组少(P<0.05);两组治疗后氧分压高于治疗前,二氧化碳分压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改善水平优于对比组(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计数与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比对比组低(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局部注药治疗,可改善血气与炎性因子水平,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感染;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局部注藥;效果
【中图分类号】R56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8-24--01
支气管扩张是一种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其通常会产生呼吸道感染并导致支气管受阻[1]。由于此类疾病极易反复发作,再加上抗菌类药物的广泛运用,导致病原菌种类的变迁和耐药性显著提高,使临床治疗难度加大[2]。现对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局部注药治疗的效果予以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这一期间,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按照双盲法分为2组,对比组43例患者中,有男23例,女20例,年龄35~61岁,中位(48.24±13.54)岁;病程3~9年,中位(6.35±3.54)年。实验组43例患者中,有男24例,女19例,年龄36~62岁,中位(49.36±13.65)岁;病程4~10年,中位(7.48±3.75)年。两组病程等资料经处理没有显著区别(P>0.05)。研究获得患者与家属的知情与同意,经过伦理委员会的同意。
1.2 方法
对比组予以常规治疗,如抗感染以及补液等;实验组实施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局部注药治疗,把纤维支气管镜在相应支气管内置入,把分泌物充分吸净后,在病变支气管内颈纤维支气管镜把0.9%氯化钠或者5%碳酸氢钠灌洗液注入,注入后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吸出灌洗液,反复灌洗,经纤维支气管镜把适量抗菌药物注入至支气管内,每周1~2次。持续治疗一个月。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体温恢复正常、住院的时间、血气水平以及炎性因子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用软件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检验为t,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体温恢复正常与住院的时间
如表1:实验组体温恢复正常与住院的时间均比对比组少(P<0.05)。
2.2 血气水平
如表2:两组治疗后氧分压高于治疗前,二氧化碳分压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改善水平优于对比组(P<0.05)。
2.3 炎性因子水平
如表3:治疗后两组白细胞计数与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比对比组低(P<0.05)。
3 讨论
支气管扩张是一种常见的呼吸内科疾病,其极易受到不同因素的感染,对机体其他部位有一定损伤。由于支气管受阻,极易导致不同肺部感染疾病出现,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极易引发细菌滋生,导致病情反复发作,出现严重的后果。纤维支气管镜属于呼吸系统检查与治疗的常用方法,支气管肺泡灌洗可直视病灶处,可反复与吸引肺部病变处,清除管腔脓液,实现局部净化的效果[3]。借助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注药,把高浓度抗生素在病灶处注入,可改变细菌的生存环境,直接杀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直接选药。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临床予以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局部注药治疗,此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好以及疗效显著等优势,也具备一定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4]。
本研究显示:实验组治疗恢复时间、血气水平、炎性因子水平均优于对比组,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
总而言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局部注药治疗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血气与炎性因子水平显著改善,使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参考文献
[1] 杨婕,陈姗姗,胡春霞.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行肺泡灌洗辅助治疗支气管扩张的护理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68):294-295.
[2] 熊志刚,孔妹边,梁永强,等.经纤维支气管镜奈替米星局部用药联合肺泡灌洗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9):3-6.
[3] 陈勇,谭经福,廖振辉,等.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依替米星局部给药治疗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的临床疗效[J].疑难病杂志,2018,17(2):133-136.
[4] 季永华.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局部注药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7,7(17):20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