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鸽 焦延生
琪琪,小学四年级的女孩,令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在学校里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担任班长,学习成绩优异,尤其擅长演讲—经常代表学校参加演讲比赛,拿过很多很多奖项。但是,在家时琪琪的某些表现却令家长很是头疼: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哭,而且大哭特哭,没完没了。
米米,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每当遇到自己感觉做得不够好的事情时,就会使劲揪自己的头发。比如:语文课听写,她感觉自己写得不够好,没有达到预期,就会不自觉地揪头发;考试后,认为自己的成绩不理想也会揪头发。当父母发现时,她的头顶已经秃了一小块。家长为此忧心忡忡。
其实,不少孩子在很小的年龄就感受到了压力的存在,只是他们还不善于表達,也不懂得合理地缓解压力,时间长了就容易引发心理问题。然而大多数父母却认为,小孩子哪来的压力,一会儿就好了,由此忽视了帮助孩子有效地进行压力管理。有的父母虽然感觉到孩子有压力,但又简单地认为孩子的压力主要来自学习,殊不知孩子的压力很多时候源于父母生活中的一些言谈举止。
那么,什么是心理压力?它是个体在生活适应过程中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源于环境要求与自身应对能力不平衡;这种紧张状态倾向于通过非特异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心理学意义上的压力是指人的内心冲突和与之相伴随的情绪体验。所以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是外部事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生活中,我们感受到的外在的压力其实来自我们内在的压力。因为压力是一个内在处理过程,它来自我们过去的经验。它与我们的不安全感和信念有关,这也是为什么说孩子的很多压力来自父母。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作为父母的我们如何避免对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呢?
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父母一直在给孩子传递着无形的压力。比如:小弟弟比你小,都会骑自行车了;邻居家的小姐姐琴弹得可棒了;你们班的班长每次听写都是一百分……父母经常会把别人家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缺点比,我们要知道每个孩子都不是完美的,不可能拥有所有的优点和优势。时间长了,孩子就会认为,我表现不好,这也不行,那也不好,便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尤其是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孩子就会产生与实际不相符的心理压力。
当孩子害怕自己不够好,努力要做到完美,不能接受自己的失误,就会产生压力。当孩子想要取悦别人,以求被更好地接受,也会产生压力。所以,我们要认识到每个孩子的独特性以及发展的差异性,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实施教育,“静待花开”而不是盲目攀比,给孩子制造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心理学上有著名的“跳蚤实验”。它讲的是跳蚤原本可以跳到一米多高,但是如果实验人员在不到一米的地方盖上一个玻璃片,这时跳蚤便会跳起来撞到玻璃片。因为不停地撞到玻璃片,跳蚤就会调整跳跃的高度。过一段时间后,哪怕已经拿掉了玻璃片,但跳蚤再也不会跳到原来的高度了。
生活中,我们对孩子的定义或评判,就像是一层无形的玻璃。它会阻碍孩子的发展,让孩子被困在已经画好的高度里。我们经常听到父母说自己的孩子:自私、磨蹭、笨、马虎……当我们随意给孩子贴上标签后,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遇到类似的情景就会产生心理压力,并伴有不良情绪的产生。所以,我们要从内心深处去接纳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而不是随意地给孩子贴标签。比如孩子有些玩具或者书籍不喜欢和其他人分享,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孩子自私,而是要问清不想分享的原因是什么,并及时排除孩子的顾虑,孩子自然会乐于和其他人分享。
我们经常会听到父母说“你不听话,警察就来抓你了”“不听话,我就不管你了”“今晚上别跟着妈妈睡了”,等等,还有的父母经常描绘一些虚构的、负面的情景来吓唬孩子。
而荷兰研究人员发现,比起中性事件,孩子们更能记住那些消极而虚构的事件,并会添油加醋。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临床心理学系的亨利·奥特加尔和同事找来76名年龄在7~9岁的孩子,要求他们回忆前一年经历的某个真实事件(如表演音乐剧),以及一个虚构的中性事件(如换教室)和一个虚构的消极事件(如被冤枉抄袭同学作业)。一周之后,再要他们记起这些事件和细节。结果发现,74%的孩子都记起虚构的事件,并补充了一些虚假的细节。更重要的是,与那些回忆换教室的学生相比,回忆被指责抄袭作业的学生更有可能产生额外记忆。研究人员认为,因为大脑中储存的消极信息之间联系紧密,所以从一件坏事就容易想到另一件坏事。
所以,生活中如果父母经常吓唬孩子,很容易造成孩子安全感的缺失。当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类似问题时,就会产生不安全感,害怕失去控制,进而产生心理压力,引起不适。因此,我们应正面引导孩子树立规则意识,帮助孩子建立规则,让他们认识到生活中处处充满规则,从而愿意学习规则、执行规则,并慢慢养成良好的习惯。
概而言之,作为父母的我们要用心学习孩子生长发育的共性知识,细心观察孩子的个性差异,耐心聆听孩子的心声,教会孩子理性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以缓解他们自身的心理压力,使孩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