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曼
【摘 要】目的:研究住院期间对保胎孕妇家庭成员进行护理干预后对住院保胎孕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住院保胎孕妇220例,按住院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针对家庭成员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保胎孕妇的心理状态、遵医行为、保胎信心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保胎孕妇在住院期间焦虑情况、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保胎信心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住院保胎孕妇的家庭成员进行护理干预后,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家庭支持系统,从而为保胎孕妇营造一个良好、科学的保胎环境,可以达到减轻保胎孕妇的焦虑情绪、提高其遵医行为、树立其保胎信心,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家庭成员;护理干预;保胎孕妇;妊娠质量
目前,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孕妇在妊娠期间发生先兆早产、前置胎盘出血、胎膜早破等异常妊娠情况日益增多。这些孕妇都不得不住院进行保胎治疗。在住院期间,保胎孕妇由于生理上、心理上都会发生变化,对其产生焦虑情况以及遵医行为、保胎信心等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临床上多采取对保胎孕妇进行一些护理干预,如:心理疏导、保胎相关知识指导,护理注意事项指导等来帮助孕妇保胎成功,而忽略了其家庭成员的作用。近年来,医学发现这段时期的孕妇对家庭成员生活和心理依赖性最强。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对孕妇来说非常重要,对孕妇产生很积极的影响。家人的支持和陪伴会使保胎孕妇感到温暖,对自己保胎成功充满信心[1]。本科针对保胎孕妇这一特殊情况,探究了家庭成员护理对其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住院保胎孕妇220例,按住院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选入标准:1)年龄20~40岁,孕周28~35周;2)各种原因导致孕妇需住院保胎的孕妇;3)孕妇及家庭成员自愿接受护理干预以及调查者;4)保胎孕妇无精神疾病、人格障碍。观察组年龄22~39岁,平均(32.08±2.09)岁;孕周28~35周,平均(30.56±3.02)周;体质量51~70kg,平均(62.30±4.02)kg。对照组年龄20~40岁,平均(31.94±2.31)岁;孕周28~35周,平均(30.24±2.96)周;体质量51~70kg,平均(61.68±4.13)kg。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体质量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入院后采取状态特质量表评估孕妇和家属的焦虑状况。护士针对孕妇实行常规护理,不对其家属进行护理干预。
观察组:入院后采取状态特质量表评估孕妇和家属的焦虑状况。护士针对保胎孕妇的家庭成员进行护理干预,对孕妇实行一般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1)对家庭成员特别是配偶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疏导,减少其焦虑情绪;2)健康教育,告知家属孕妇产生疾病的原因、结局、以及护理相关知识;3)指导家属如何对孕妇进行心理疏导,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4)指导保胎孕妇住院期间的科学护理知识:如营养、休息、如何配合治疗、用药注意事项、清洁、排便等。
1.3 效果评价
对孕妇焦虑状况的评价采取状态特质量表(S-AT),总分为20~80分,评分越高,越说明保胎孕妇焦虑程度越高,分数在20~39分为轻度焦虑,40~59分为中度焦虑,60~80分为重度焦虑。先对保胎孕妇和家属进行解释,对孕妇进行焦虑状态评价。对家属进行护理干预后,出院时在再对孕妇进行焦虑状态评价,个别文化程度不高者,护士可代为填表。
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后1周对孕妇遵医行为进行调查。遵医行为的评价采用自制的遵医行为调查问卷表,内容包括有:1)饮食依从性:生活是否规律;食谱是否单一无灵活性。2)活动依从性:是否按医嘱进行活动,是否采取听音乐、看书、看电视休闲方式;是否进行翻身。3)用药依从性:是否听信非医护人员自行减药和停药;是否自觉症状改善,而自行减药和停药;是否自觉症状加重而自行加大药量。4)自我监测依从性:是否自数胎动、是否注意自己有无异常表现。问卷评分法:分为总是(4分)、经常(3分)、偶尔(2)、从不(1分),得分10分为依从性佳未发生不遵医行为;11~29分为依从性一般有部分遵医行为;30分以上为依从性差为完全不遵医。
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后1周对孕妇的保胎信心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表,对其保胎信心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评价标准:每份问卷调查表得分70分以下为不满意,无保胎信心;70~90分为中度满意,有一定信心;90分以上为满意并对保胎有信心。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0.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n(%)]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結果
2.1 两组孕妇保胎期间焦虑状态比较
观察组轻度焦虑孕妇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孕妇保胎期间遵医行为比较
观察组保胎期间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孕妇保胎信心、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孕妇保胎信心、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孕妇(P<0.05)。见表3。
3 讨论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为成员提供支持、资源、服务及其他形式的帮助。当孕妇妊娠期间发生异常情况,家庭作为环境中基本的社会网络,是社会支持中举足轻重的情感支持团体。家人尤其是配偶的关心和支持能很好地缓解应激性生活事件给孕妇带来的不良影响。本研究也显示家庭关怀程度高的孕妇焦虑情况较低。良好的家庭关怀能给孕妇较多的理解、支持和关爱,促进孕妇积极应对;同时,能帮助孕妇建立对未来的美好展望,减少妊娠失败带来的内心挫败感和再次妊娠的压力,从而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2]。
焦虑是人对外部事件或内在想法与感受的一种不愉快的体验。母体精神紧张对胎儿心血管系统和酸碱平衡状态有不利的影响。孕妇在住院保胎期间承受着为胎儿担忧、自身生理改变、环境改变、经济影响等多重压力,将对孕妇心理状态产生严重影响。部分住院保胎孕妇心理上得不到有效疏导,出现抑郁、沮丧情绪;有些孕妇出现自信不足,精神萎靡;有些旧观念严重者出现不知所措,出现迟钝、迷惑情况。指导家属尤其是其丈夫参与护理,使孕妇获得良好的正面体验,寻求发展其内在的潜力和自身资源,激活孕妇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应对和适应能力,增强保胎信心,提高保胎质量[3]。
孕妇在住院期间,家庭成员所遭遇的躯体疲劳和精神压力,做出最终决策的巨大压力都可能导致家庭成员心理出现焦虑和抑郁。这种情绪会感染孕妇,导致孕妇加重自身焦虑情绪;其次多数家属更多地是从道德、亲情、责任的高度支持孕妇,她们重视孕妇的生活照顾,却较少真正理解、体会孕妇的内心感受,常常忽略孕妇的心理支持需要,仅以简单安慰代替深层次沟通。许多孕妇表示,亲属不愿让其做力所能及的事,反而使她们感到生活意义丧失。护士在对家属进行一系列护理干预中,鼓励家属不仅要履行家庭支持义务,还应多疏导孕妇不良的心理和情绪,善解孕妇的内心感受,掌握心理支持的方法与技能,如注意分散方法、放松疗法等。帮助家庭成员掌握孕妇保胎期间相关护理知识,照护的必备技能和注意事项,提高照顾技能和生活护理[4]。孕妇在保胎期间有家人的陪伴和正确的疏导,会更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依从性。
孕妇住院保胎期间,手足无措是家庭成员是最常见的反应,家属既要直面疾病,又缺乏专业医学基础来理性看待疾病治疗的过程,所以很容易产生无助感[5]。护士对家庭成员采取护理干预后,可指导孕妇家属掌握更多的与孕妇保胎成功的相关知识,引领孕妇家属满腔热情的参与孕妇的保胎治疗计划中,充分发挥其在孕妇保胎治疗过程中所具有的决定性、独特性的作用,为孕妇保胎成功提供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帮助。
综上所述,孕妇在住院保胎期间,护士可通过对其家属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干预,可使家属掌握保胎的相关知识,达到科学地护理孕妇,通过对家属进行心理疏导,使家属减少自己的焦虑情绪,同时还能有效地为孕妇提供心理支持。护士对保胎孕妇家属护理干预后为孕妇构建一个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可以促进保胎孕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保胎信心,取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参考文献
[1] 王红岩,夏春玲,范玲.长期住院卧床保胎孕妇心理发展状况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8,32(03):350-355.
[2] 孙世文,李君琴,卜惠蓮,等.胎儿异常孕妇社会支持及家庭关怀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8,07(05):16-19.
[3] 周颖.住院保胎孕妇心理特点分析及干预策略[J].中外医疗,2019,(35):111-114.
[4] 许芳芳.基于家庭支持的延续护理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1):64-66.
[5] 黄双双,傅铖.护理工作中家庭成员对治疗决策的重要作用[J].中国乡村医药,2019,26(0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