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豪
[学情分析]
学生刚升入三年级不久,接触命题作文时间不长,当然应以写一般简短的记叙文为主。记一件事,写一个人,这是写记叙文的两大类别。开学以来,两类作文已各练了一次。这一次,我考虑还是抓住《我的妈妈》这个有效的题目突破一下。
我翻阅着学生的学籍表,结合平日接触和第一次家长会的情况,分析着第一手材料。本班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家庭情况一般,妈妈们多在三十二岁至四十岁之间,文教、财贸、政法、医务、艺术,各行各业都有。她们是第一线的骨干力量。各写自己妈妈的真实生活,学生作文的千篇一律现象定能克服。
[教学目的]
1.通过写自己的妈妈,教育学生好好向家长学习,学习她们献身“四化”的干劲,学习她们的好品质。
2.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必须写自己妈妈的真实生活,在学习独立选材方面迈出新的一步。
3.继续巩固已学的“一人一事”的写法。
[课前准备]
备课过程中,首先我分析了前两次作文的具体情况。《一个刻苦学习的孩子》,为什么很多人都写那个大队委员呢?因为刚开学进行大队改选时,我们中队整理过她的优秀事迹,校内广播过她的材料。写她,有不少内容可以复述现成的东西。《记我做的一件好事》,为什么很多人写“拾钱包交公”“扶盲人过马路”呢?因为前些天大队部广播站广播过几封校外表扬信,表扬过高年级有几个学生在校外做过这样的好事。可见,同学们的复述能力比较强,而观察第一手材料、写真实的能力,却还弱得很呢!
为了给学生引路,我准备了两方面的范文:一是从已学的四册教材中选两篇课文《我的爸爸》《六个“墨水瓶”》;一是从过去三年级学生的作文中选了一篇《我的妈妈》。
有了这些范文引路,再把教学过程安排得细一些,多数学生是能够写出自己真妈妈的。
教学安排:两节作文课,指导课占第一节的前三十分鐘;后十五分钟和第二节课,学生动笔写。三年级学生,当时还没重点指导过列提纲——他们也只能写头、中、尾三段的短文,提纲也是现成的架子,因此六十分钟应该可以完稿。
学生方面,也多少做了点准备。头天放学时,我留下几个作文的优等生,开了个五分钟的小会。会上,我先表扬了他们在前两次作文中独立选材做得好,肯动脑筋,写的是真人真事。接着,我提了两个思考题:
1.你的妈妈叫什么名字?多大年纪?在什么单位担任什么工作?
2.你能用几句口头语言说说妈妈的外貌吗?
希望学生回家后多想想这两个题,第二天课上带头发言。
[评]王有声老师每次作文指导课之前,都对班级学生的学情作认真分析,对学生前几次作文的写作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确定本次作文的教学目标,并认真作好写作准备。本次作文之前,学生已经写过记一件事、写一个人的作文,老师发现学生观察第一手材料、写真实的能力还很弱,因此将本次作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要求学生必须写自己妈妈的真实生活,在学习独立选材方面迈出新的一步”。这样在充分分析学情基础上确定的教学目标,当然更有针对性。王老师的课前准备也很有特色,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的准备,还让学生作好必要的准备。这种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态度真值得学习。
[教学过程]
一、板书题目,听取反映
师:同学们,这次作文,我们写《我的妈妈》(板书)。怎么样,好写吗?你们讨论一下吧。
不少学生犯难了。“哟,《我的妈妈》,写什么呀!”有人小声嘀咕着。可见,对这个题目,他们是存在着“这次作文写谁”和“写她什么事”两个难点的。
二、复习一篇课文
师:请一名学生读二年级下册第32课《我的爸爸》。(生读)
师: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她的爸爸是谁?
生: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李大钊同志的孩子,她的爸爸是我们党的重要领导人李大钊同志。
师:文章主要写了些什么事?
生:写了爸爸鼓励她写好大字,和他们一起打雪仗,教他们唱《国际歌》。
师:你觉得这些事是真的还是编的?你认为她写的是自己的爸爸呢,还是复述了别人爸爸的故事?
生:我觉得她写的这些事都是真的。
生:我认为她不是在复述别人爸爸的故事。她写的正是李大钊同志的真事。
师:说得好!如果作者不从真事入手写,而是写“我的爸爸被捕后,在狱中还写秘密文件。他把面包捏成‘墨水瓶,装上牛奶。有一天,他一连吃了六个‘墨水瓶……”。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哎呀,那是复述列宁的故事了!
[评]王老师一直重视读写结合,利用课文指导学生学习写作方法。但在作文指导课上,他不是重起炉灶,面面俱到地分析课文写作方法,而是突出本次作文目标“写真人真事”作有重点的指导,通过学过的课文《我的爸爸》与《六个“墨水瓶”》的比较,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真人真事,突出重点,点到为止。
三、确定写谁
师:同学们,《我的妈妈》这个作文题,从审题角度说,有什么难懂的地方吗?
生:这个题目不难懂。
师:既然不难懂,写谁的问题也就解决了。“我的”,就是“自己的”。你自己的妈妈还不认识吗?这篇文章不能写别人,只能写她。现在,谁能说说你的妈妈叫什么名字,她在哪个单位做什么工作?
生:我的妈妈叫×××,在市电话局当副科长。
生:我的妈妈叫××,在第四幼儿园当教养员。
生:我的妈妈叫×××,在大栅栏街道医院当外科医生。
生:我的妈妈叫×××,在椿树街道办事处当户籍民警。
生:我的妈妈叫×××,在师范学院当讲师。
生:我的妈妈叫×××,在卫生材料厂当工人。
师:嗯,说得对。(拿着学籍表)同学们,你们的妈妈是谁,做什么工作,我这里都是一清二楚的。这六个同学说的都是自己的真妈妈。这样写,文章的内容谁与谁的也不会一样,你们说是不是?
生:是!
师:这次作文,咱们说一条纪律:必须老老实实写自己的真妈妈。谁要是非借别人的妈妈写,我不答应,同学们不答应,你妈妈知道了也不答应的!这是今天作文课上的第一条要求。
[评]为了让学生写真人真事,王老师甚至将学生的学籍表带进教室进行对照,还特意将“必须老老实实写自己的真妈妈”作为这次作文的纪律。其目的应该是训练学生从生活中“独立选材的能力”。
四、复习“一人一事”的写法
师:同学们,写谁的问题我们已经说定了。那么,这篇文章怎么写呢?能把妈妈的事都写出来吗?刚才读的《我的爸爸》这课,是写了李大钊同志的几件事。这样写当然也可以。不过,我们最近不正在学习“一人一事”的写法吗,这次写自己的妈妈,最好也用这种写法。二年级下册第18课《六个“墨水瓶”》,就是用这种方法写成的。谁读一遍给大家听听?(生读)
师:列宁在狱中对敌斗争的故事是很多的。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写了一件什么事?通过这件事歌颂了列宁的什么好品质?
(学生小声交谈这些思考题)
[评]一般教师指导“一人一事”的文章怎么写,都会指导“起因、经过、结果、人物、事件”等要素。王老师没有具体分析一件事怎样写,而是通过两个实例来教,先读一篇写列宁的课文,之后又出示了一篇学生写的例文。读了这两个“一人一事”的实例,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积累,让他们对什么是一件事、怎样写好一件事有更加具体的认识。对小学生来说,积累更多写一件事的具体案例,可能比从学理上认识所谓的写法更加重要。特别是学生在前次作文中已经写过一件事,此时教师再重复所谓的写法,似乎没有必要。
五、范文讨论
师:“一人一事”的写法是很好掌握的。这里,有一篇过去三年级学生的作文,很值得我们参考。
(出示短文,学生默读)
我的妈妈
我的妈妈叫×××,今年三十九岁,是东大街北口粮店的售粮员。
妈妈对工作可积极啦!她发现顾客有困难时,总是热心地帮助人家。有一天,放学后我到粮店找妈妈一起去看电影。四点二十分了,妈怎么还不下班?进去一看,妈妈正在帮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缝粮袋。原来,那个小女孩要买五斤大米,发现口袋开线了,愁得要哭。妈妈刚脱下工作服要下班,见她这样,一边劝她别哭,一边耐心地帮她缝补口袋。我走到跟前时,那小姑娘已经擦了眼泪笑了。
“妈,《永不消逝的电波》,五点开演,快走啊!”妈妈朝我笑了笑,表示不用着急,然后帮助那小姑娘把大米装好,才拉着我急急忙忙向电影院走去。
看,我的妈妈就是这样一个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优秀售货员。
(再让一个学生朗读一遍)
通过范文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第一,这个学生的妈妈是粮店售粮员。我查看了本班学生的学籍表,巧极了,四十多位妈妈中,竟没有一位当售货员的。因此,我总结指出:“选自己妈妈的真事写,决不允许复述这位售粮员帮小女孩缝口袋的故事。”
第二,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只记叙了妈妈工作中一心为公、助人为乐的一件事情。应该说,他对妈妈的工作情况了解是很多的。这里,只完整地介绍妈妈做的一件事,就可以看得出她的思想品质,看得出她对工作的责任心。
第三,这次作文非得写妈妈工作中的情况吗?讨论后明确不一定写妈妈工作时的情况,也可以写平日里勤俭持家、帮助邻里、刻苦学习、教育子女等,只要是自己了解的有意义的事,都可以写。这样,选材范围便进一步拓展了。
[评]王老师指导时特意强调这次作文“不一定写妈妈工作情况,也可以写平日里勤俭持家、帮助邻里、刻苦学习、教育子女等”。这个提醒扩大了学生的选材范围。可以讨论的是,由于受当年环境影响,王老师在指导两篇例文指导时反复强调要写“好品质”“要有意义”,这样的要求对三年级学生而言是否拔高?其实三年级学生只要写出自己印象深的、有意思的或有趣的事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有什么正面意义。
六、总结写作要求
师:同学们,这次作文的要求,刚上课时我没有写出来。现在请大家一起来总结。一是这次作文写谁呢?
生:一定要写自己的真妈妈。(板书)
师:是用什么方法写呢?
生:采用“一人一事”的方法写。(板书)
师:请大家齐读一下这两点要求。好,大家就照这两点要求努力做吧。这节课还有些时间,加上下节课,希望你们都能写出符合要求的好文章。
[评]王老师的这次作文课花了两节课。其中第一节用于教师指导的是半个小时,余下15分钟学生写作,第二节完整的一课时都是学生写作。这样的课时安排保证学生有最充分的写作时间,较好地处理了教师指导和学生习作实践的时间分配,保证了习作教学以学生的写作实践为主。这样的作文教学思想是非常值得提倡的。
七、教学效果
经过这样的备课和课上指导,学生这次作文写得怎么样呢?文卷批阅完毕,我做了几项小统计。
第一,全班44人,有42人完全按指导课上的要求,写了自己的真妈妈。一人因生活方面的问题,写了《我的爸爸》。另一人没按要求做,妈妈是电影院的查票员,她却写了妈妈如何在医院为病人治病。她的问题,我们当过班主任的人都知道,原因是多方面的,课下我与她个别交谈解决。在合格的42份作文中,纺织工人、教师、汽车司机、邮局投递员、曲艺演员、教育局干部、护士、书店经理、中学校长……真妈妈纷纷登场,独立选材的局面初步打开了,千篇一律的现象在课堂上失去了立足之地。
下面是一个后进生的文章。前两次作文,他都是复述现成的材料。这次,他写了自己的真妈妈:
我的妈妈
我的妈妈37岁,她叫××。她有一双有神的大眼睛,身体不大好,在商业局当统计员。
有一天晚上,妈妈正在忙着写工作总结。我说:“妈,别写了,今晚有好电视,故事片《野火春风斗古城》,快来看啊。”妈妈说:“你先看吧。”過了一会儿,爸爸也叫她,她还是不来看。唉,等她把材料写完,故事片也映完了。我说:“您干吗这么积极,下班了还工作?”妈妈生气了,说:“我是共产党员,就得带头把工作干好!”我想,她说得对呀!
妈妈真能干,去年年底她得了一个大奖状。我得好好地向妈妈学习!
这篇短文,结构很简单,语句顺了顺才读得下来,还给它改了几个错字。可是,它的内容真实。作者的妈妈是党员,是先进工作者,通过这次作文,他知道了作文起步要“真”。为鼓励他的进步,我给他的文章评为“良”。
第二,从内容上看,学生也是肯动脑筋的。“帮小姑娘缝粮袋”的事,没有人写了。约三分之一的学生写妈妈在单位如何认真工作,与范文情况比较接近。其他三分之二的学生写的这“一件事”各式各样:有的写妈妈组织大院街坊们搞卫生,有的写妈妈在家听广播学英语,有的写妈妈督促自己练毛笔字,有的写妈妈省吃俭用把钱存在银行里……尽管不少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从内容看,各自都在打开思路写自己妈妈的真实生活,选材能力的确提高了一步。
第三,有七八名优等生,学得更活了。他们在按照要求作文的同时,写出了比范文更好的文章。请看下面这篇:
我的妈妈
我的妈妈叫××,今年三十五岁,在第四幼儿园当教养员。咱们好几个同学都在四幼学习过,他们都亲热地管我妈妈叫栾老师。
妈妈高高的个子,粗粗的胳膊,身体很健壮。她那张笑脸,小朋友们一看就喜欢她。这几年,妈妈有些驼背了,爸爸说那是她整天弯着腰领小朋友走路走的。要说妈妈的工作,那真称得上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记得有一次周末,爸爸妈妈说好要带我到海淀姥姥家痛痛快快玩一天。可是星期六很晚了,妈妈才下班,还带回个五六岁的小男孩。那小男孩真淘气,吃起糖果没个完。当我气得要发脾气的时候,妈妈严肃地说:“璐璐,你是大姐姐,应该带好这个小弟弟!”接着,她又告诉爸爸:“他叫大鹏,爸爸出差了,妈妈住院了,明天咱们带他到海淀去玩。”爸爸笑着点了点头。第二天,大鹏跟我们在姥姥家吃了饺子,在颐和园足足玩了一下午。吃完晚饭,妈妈要带他田园了。大鹏拉着我的手说:“璐姐姐,以后我妈生病,我还到你们家住。”
我经常说要向妈妈学习,学什么呢?我就先学她这一心为公的好思想吧!
这一篇有三点明显胜于范文:一是写了妈妈的外貌,特别是写妈妈“有些驼背”,很好地刻画了人物形象。二是主要事件“周末带大鹏玩”,写得真切动人,比“帮小姑娘缝粮袋”表达得更细。三是懂得在细节描写上下功夫,比如“班里好几个同学都在四幼学习过”,说明自己写的这位栾老师是真妈妈;“当我气得要发脾气的时候”,生动地写出自己这个独生女在家的样子;“大鹏拉着我的手说……”这句话,含蓄地突出了歌颂妈妈一心为公的主题。这样的文章,不应该得“优”吗?
八、教后小结
通过这次指导学生写《我的妈妈》,我有这样几点体会:
第一,要尽早让学生闯过“独立选材”关,最好从三年级学生开始接触命题作文时就抓起。抓得不紧,学生直到小学毕业,不搞个什么活动就难以动笔,看到黑板上的命题总是发愣,或口中念念有词“天下文章一大抄”,这只能说明他们的作文能力仍停留在半独立性作文阶段。总在这个阶段徘徊,他们长大后,当大夫的要写医疗报告,搞农业的要写育苗总结,还走复述“拾钱包交公”的老路吗?那肯定是行不通的。到那时,心里有话写不出,才悟到自己原来从小没有闯过“独立选材”关,那就太晚了。他们回过头来怨当年的老师,我们有什么话可说呢?
第二,培养学生的独立选材能力,教师应在命题方面多下功夫。题目出得恰当,对学生开拓选材思路是有益的。如果刚过一次队会,便让学生写《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刚集体看过一次电影,便让学生写《我喜爱这部影片》,作文千篇一律的现象恐怕是难以避免的。反之,平时出些《我的妈妈》《最近我学会了……》之类的题,强调必须写真实生活,学生的选材面便可以逐步拓展。至于写集体活动的命题,可以放到期末出。那时,教师帮助学生归纳一下半年来大队会、中队会、小队活动,以及班级活动、校外活动等情况,指导他们从这许多次活动中任选一次写,内容雷同的现象就会减少。
第三,怎样使用范文,这里面也有文章可做。在这次指导课上,我选用的《我的妈妈》这篇范文,就其水平来说,并不是很出色。然而,它有两个特点被我看中了:一是这个学生的妈妈是售粮员,与本班学生的家长情况都不一样;二是“帮小姑娘缝粮袋”这件事,是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事件,启发性大。它不像“黄继光用胸膛堵枪眼”那样一时不易找到类似的事件。“这样的好事,他妈妈能干,我妈也干了不少”。可见,选好范文对提高作文指导课的质量至关重要。范文选得启发性不大,激发不出学生动笔的热情,让学生硬着头皮去写,我们能指望读到比较满意的文章吗?
第四,要带出一批优等生。在一个集体中,要求学生十个指头一般齐是不现实的。不要怕优等生冒尖。每次作文,教师能准确地抓出几篇优等文,对全班都大有益处。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这些优等生的文章在某种程度上起着“乡土教材”的作用。多数学生看到他们的文章,会产生“他能写我也能写”的冲劲。有了这批优等生走在前头,全班学生的作文学习积极性会日益提高。
[总评]
这是王有声老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上的一节三年级作文指导课。从这个教学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王老师作文指导课的一些特点。
第一,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王老师对小学阶段的作文训练总是全局在胸。不管在哪一年级,进行哪一项训练,他总是站在全局的高度来思考每次作文的教学目标及其与前后作文的内在联系。低年级在强调字、词、句训练的同时,要潜移默化地插入布局谋篇、语法修辞的训练,为中年级向命题作文过渡作准备;中年级要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进行篇章训练;高年级要适时地学习景物描写、人物刻画等。他的作文指导课一贯主张“一课一得”,每次作文都有确定的教学重点,反对“眉毛胡子一把抓”。比如本次作文的要求:一是继续巩固已学的“一人一事”的写法,二是学习独立选材。本次作文之前学生已经写过记一件事、写一个人的文章,但他发现学生观察第一手材料、写真实的能力还很弱,因此本次作文教学的重点是学习独立选材,要求学生在独立选材方面迈出新的一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他紧紧围绕这一重点进行课前准备,进行设计指导,進行作后评讲。王老师确定的诸多的“一得”,不是随心所欲,信马由缰,而是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的作文实际需要出发,立足于小学阶段作文训练整体作系统的安排确定的,以便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
第二,王老师的作文指导课在范文选择和使用上也有深入的研究。这堂课上他使用了两种类型的范文,一类是学过的课文,一类是学生写的习作。他精心挑选了二年级教材中《我的爸爸》和《六个“墨水瓶”》两篇写人的课文。第一次学范文,主要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真人真事;第二次读范文,主要通过两篇课文的比较认识写一件事和写几件事的区别,理解怎样写好一件事情。由于这两篇都是近期学过的课文,因此課堂上无须作过多展开,只是读一读,点到为止,非常节约时间。王老师选的《我的妈妈》这篇学生习作写得不是很出色。据王老师说,他看中的是这篇习作的两个特点:一是这个学生的妈妈是售粮员,与自己班学生的家长情况都不一样;二是文章中写的“帮小姑娘缝粮袋”这件事是日常生活中很平常的事,学生非常熟悉,因此可以举一反三进行选材,对开拓学生选材思路有启发。其实选这篇学生习作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写作水平与学生非常接近,学生不会感到高不可攀,有亲和力。从事后王老师选出的优秀作文可以看出,有些优等生写的作文甚至可以超过范文。可见,选好范文对提高作文指导课的质量至关重要,好的范文不一定写得出色,关键是对学生作文有启发,可以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能够激发学生动笔的热情。
第三,王老师的作文指导课很注意时间的分配,尽量控制并压缩教师指导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写作实践。按照王老师的说法,每次作文两节课,教师指导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半小时,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写完一篇文章。这堂指导课教师指导差不多是半小时,余下15分钟学生作文,第二节完整的一课时都是学生写作。语文教师都知道,学生的作文能力是通过亲身实践习得的,教师的分析讲解不能替代学生的作文实践。就像学习游泳,教练讲得再多,分析得再透彻,学生下到泳池里还是不会游泳。游泳是游会的,不是教师讲会的。对照当下不少习作指导课,教师习惯于整堂课的指导分析,有些作文指导课,学生甚至没有动笔写一个字。这样的作文指导课对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是非常不利的。王老师的作文指导课较好地处理了教师指导和学生习作实践的时间分配,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写作实践机会,这样的作文教学思想是非常值得提倡的。
第四,读了这个教学案例,印象最深刻的是王有声老师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在作文指导课之前,他都要对班级学生的学情作认真分析,对学生前几次作文的写作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确定本次作文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认真作好写作课的各项准备。在每次作文完成以后,他又会对每次作文的效果作认真分析统计。比如这次作文他对学生的选材作了仔细统计分析,全班44个学生,有2个没有写真妈妈;对学生写一件事选材范围作了具体分析,三分之一的学生写妈妈在单位如何认真工作的事,三分之二学生写的这“一件事”选材范围很广,反映出学生选材能力的进步;他还对优等生和后进生的作文进行分析,发现后进生的进步,对优等生的习作亮点作了深入细致的点评。特别是王老师写的教后小结,非常具体地总结了本次作文教学的感想和体会。
王有声老师之所以能成为享誉全国的名师,当然首先是因为他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其实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对教学工作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态度。我读过王老师撰写的教学案例集,无论是阅读课还是写作课,每一次教学之前他都会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每一次教学之后都作教学小结。王老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固然值得学习和借鉴,而他的工作态度和对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尤其应当为广大语文教师所尊崇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