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钧青,孟令一,赵 静
(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 治未病科,上海 200051)
筋膜炎是人群中好发的一类常见疾病,以局部疼痛、僵硬为主要临床表现。针刀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本病的常用方法之一。于2017年1月~2019年6月间,笔者采用微针刀浅刺松解筋膜法治疗筋膜炎,临床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80例病例均为2017年1月~2019年6月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治未病科门诊就诊的筋膜炎患者,由SPSS软件随机种子数生成随机数字,采取随机数字信封法进行分组,分为微针刀通督松筋组(40例)和常规针刺组(40例)。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VAS评分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
①有外伤后治疗不当、劳损或外感风寒等病史。②多发于老年人,好发于两肩胛之间,尤以体力劳动者多见。③背部酸痛,肌肉僵硬发板,有沉重感,疼痛常与天气变化有关,阴雨天及劳累后可使症状加重。④背部有固定压痛点或压痛较为广泛。背部肌肉僵硬,沿骶棘肌行走方向常可触到条索状的改变,腰背功能活动大多正常。X线摄片检查无阳性征。
①符合筋膜炎的临床诊断标准。②发病部位在颈椎、胸椎及腰椎部位;③年龄在18岁~75岁之间;④病程超过2周;⑤患者知情同意,自愿配合。
①病例剔除:不符合纳入标准而被错误纳入的病例,或虽符合纳入标准而纳入后未治疗的病例,需予剔除。②病例脱落:符合纳入标准而因某种原因未完成研究的病例,当属脱落病例。如发生不良反应者计入不良反应的统计;治疗时间2周以下而终止治疗的,判为脱落病例,经2周治疗后因无效而自行脱落的病例应计入疗效分析。
根据患者发病的部位,选取经脉循行部位有筋结条索状改变和存在压痛点的区域为主要治疗点。如果是颈部,则取督脉、颈夹脊和足太阳膀胱经在颈部循行部位,如果是背部或腰部,则取督脉、华佗夹脊和足太阳膀胱第一侧线在腰背部的循行部位,每条经脉循行点上定3点~5点,一次操作定点一般不超过20个。在定点区域用碘酒或75 %酒精皮肤消毒,右手持 0.4 mm 或0.6 mm刃宽度针刀,左手持酒精棉球,绷紧定点处的皮肤,用指切进针法快速进针,针刀进入皮下后,在浅筋膜层进行松解,深度不超过5 mm,在皮下筋结处快速切割2下~3下,待手下感觉到筋结处被松开后出针,并用棉球按压伤口并止血。1周治疗1次,以3周为1疗程。
采用常规针刺夹脊穴法,患者坐位,用0.3 mm×40 mm毫针,常规针刺双侧夹脊穴,针刺深度0.5寸~1寸,1周治疗2次,以3周为1疗程。
上述两组完成1个疗程治疗后,即刻观察疗效和各项指标。
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用于疼痛的评估。基本的方法是使用一条长约10 cm的游动标尺,一面标有10个刻度,两端分别为“0”分端和“10”分端,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判定。治愈:背部疼痛消失,活动自如,无复发;好转:背部疼痛减轻,活动时稍有不适;未愈:症状无改善。
统计学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设计,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3.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微针刀通督松筋组总有效率为92.50 %,常规针刺组为70.00 %,组间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数据经Ridit处理,z=2.033,P=0.042,P<0.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4.2 两组疼痛VAS评分比较
经正态性分布检验,治疗前、治疗后与治疗前后差值的数值分布均不符合正态性分布(P<0.05),故采用秩和检验分析。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组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比较,微针刀通督松筋组与常规针刺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筋膜炎患者VAS评分变化情况比较([M(Q)],分)
背肌筋膜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以反复发作的颈腰背等弥漫性疼痛为主要症状,可伴有局部沉重感、冰凉感、麻木感等,临床又被称为“背肌纤维炎”“背部软组织劳损”“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老龄化,电子产品及空调的普及,本病患病率呈上升的趋势,该病容易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
针刀治疗筋膜炎有着很好的疗效[3],但普通针刀刃宽约1 mm,操作时常需针刀深入至深部组织进行松解,患者的针感很强,很多时候需要局麻药物的辅助,因而普通针刀对术者的专业要求较高,操作时有一定安全风险,且消毒要求也较高,部分的患者也因其针刃较宽,针感较强而有畏惧感,这一切,也都阻碍了针刀在治疗软组织源性颈肩腰腿痛方面的进一步应用和推广,有研究表明,针刀浅刺效果并不差[4]。
《素问·刺齐论篇》“刺皮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骨”和《素问·皮部论篇》“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奠定了通过皮部治疗经脉疾病的理论基础。现代研究亦表明,大多数的软组织源性颈肩腰腿痛病位较浅,往往在浅筋膜层病变,而浅筋膜在颈肩腰腿痛的发病机理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素问·异法方宜论篇》载“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在另一方面也奠定了应用微针治疗疼痛性疾病的理论基础,现代许多医疗实践表明,对浅筋膜进行治疗对大多数的软组织源性颈肩腰腿痛有着很好的效果[5]。从传统医学的另一方面而言,背部的督脉、华佗夹脊和足太阳经等背部经脉属阳经,与颈腰痛发病相关,《素问·骨空论篇》载“督脉为病,脊强反折”,《灵枢·经筋篇》云:“足太阳之筋……其病小趾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现代也有研究证明治疗督脉对于筋膜炎有很好的效果[6]。微针刀浅刺通督松筋疗法(刃宽0.4 mm~0.6 mm 的细针刀),在督脉及华佗夹脊及其他背部阳经循行的部位松解切割浅筋膜即可激发经气,具有舒筋通络、行气活血、温阳散寒、解痉镇痛的疗效,在临床上对于颈肩腰臀部筋膜炎的患者具有非常好的疗效。
本项临床研究表明,微针刀通督松筋法治疗筋膜炎,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