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020-08-16 16:18罗忠伟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7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探索问题

罗忠伟

摘  要: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基本形态和具体教法运用等均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改变,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的沿着新课改的指引,积极的强化课堂的教法创新,不断的推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改进和完善,进一步的梳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的探索有效的对策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的解决,进而实现高效教学实施,为学生信息综合素养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将就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讨论。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问题;对策;探索

目前,制约和影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因素还有很多,这些问题存在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各个模块、各个环节,需要信息技术教师积极的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和梳理,并积极的联合优秀的、责任心强的信息技术教师群体,一起探索解决这些突出问题的对策,进一步的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进行全面化的优化和改进,真正的实现课堂教学的效率的不断提升。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总结如下。其一,忽视备课工作。备课工作是信息技术教师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准备性工作,只有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了有效化和高质量的备课工作,才能对课堂教学整体进行把握,并细化对教材和学情的钻研,但是从实际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情况来看部分信息技术教师对备课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使得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有效的把控课堂,也不能合理的应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影响到信息技术课堂后续的高效教学实施。其二,学生能动作用不突出。积极的发挥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学习的主体性地位,进一步的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是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但是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在教法运用上因循守旧,依然采用口授+板书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这种被动式和灌输式的课堂教学,使得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较低、参与积极性不够高,自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信息技术课堂的高效教学实施。其三,忽视实践教学。上机操作是计算机教学的基本组成环节,通过上机操作可以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计算机综合素养,但是从实际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往往在教学中只注重理论讲解,而忽视实践教学,使得最终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影响。以上就是当前制约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提升的重要问题所在,需要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积极的强化问题意识,不断的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和解决,以全面的完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各个模块和环节,真正的实现高效教学实施,为学生信息综合素养的培养助力。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全面重视备课工作,积极强化备课实施

一方面,需要教师提高自身认识。需要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积极的认识到备课工作对教师把握学情、教材和进行教学流程设计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积极的将有效化的备课工作和提升教学效率和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相结合,真正的摆正自身的思想认识,积极的提升对备课工作的重视程度,继而为后续的高效教学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积极强化备课实施。需要教师积极的在教学中强化备课实施,为后续的教学做好准备。例如,在学习《信息与信息的数字化》小节内容时,对于学情,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和班级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对学生的基本学习状态进行把握,通过在线综合考试的形式,对班级每个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储备量和个人信息综合素养进行把握,对于教材,教师可以认真对教材进行阅读,同时积极的参考优秀名师的教案设计、说课等,对该节课的知识模块组成、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重难点进行精准化把握。对于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观看对应的网络公开课、名师教案和課程标准等进行合理化和科学化的设计,为后续的教学打好基础。

(二)不断更新教法运用,有效发挥学生作用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运用,合理的在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方法开展教学,以较好的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学习中参与进来,并积极的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真正的让学生在课堂挑大梁、做主人,继而实现高效教学实施。例如,在学习《文档编辑》小节内容时,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设计讨论学习任务,如小组A对艺术字和图片插入的方法进行研究,小组B对各种环绕方式的版面效果进行讨论,小组C对文档编辑的设计思路进行讨论等等,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对这些任务进行自由式和开放式的讨论研究,并积极的在该过程中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踊跃的提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而信息技术教师可以积极的发挥自己的作用,如维持好课堂的学习秩序,及时的对学生在讨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并带领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成果分享和总结归纳,真正的创新教学模式,不断的发挥学生在课堂的能动作用,实现高效教学实施。

(三)强化理论实践结合,不断培养综合能力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的认识到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特征,在教学中有效的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真正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的成长和提升。例如,在学习《分栏设置》小节内容时,理论方面,教师可以借助PPT课件对分栏设计的思路、分栏设计的方法和分栏设计的类型等内容进行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讲解,并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和学生进行高效化的课堂互动,进一步的强化学生对理论的认知和理解。实践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两两一组,一起结合刚才教师的讲解进行上机操作,而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巡视来及时的给予学生指导,同时在课后的作业设计中积极的扩大实践作业的比例,真正的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积极的梳理和解决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是改进和完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和更好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进一步的强化问题意识,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全面重视备课工作,积极强化备课实施;不断更新教法运用,有效发挥学生作用;强化理论实践结合,不断培养综合能力等,进一步的挖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潜力,不断的助力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刁韵.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23):112-114.

[2]  段长春.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建设探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09):227-228.

猜你喜欢
初中信息技术探索问题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