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复”和“对比”中构建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

2020-08-16 17:01傅珊源
西部论丛 2020年5期
关键词:重复对比音乐

傅珊源

摘 要:音乐的发展手法有很多,但归纳起来离不开这两个方面:一是使原有音乐主题的节奏、音调在全曲中得到貫穿发展;二是在音乐发展中加入新的节奏和音调,音乐既保持统一又不断地发生变化。 “重复”和“对比”便是最常用的音乐创作手法。因此,找准“重复”和“对比”在音乐作品中的特性与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契合点,来开展有效的教学实践,从而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便是笔者实践探索的方向。

关键词:重复;对比;音乐;教学

“重复”和“对比”二者在音乐作品中缺一不可。如果音乐中只有重复没有对比,那么旋律就如同一潭死水般缺乏生命力。重复,可以使一个短小的动机种子、一个基本的乐思或最能表现情感的音乐主题得以强调,从而加深聆听者对音乐内容的理解、记忆和对音乐形象的感知。对比,又可以使音乐中运动着的各个部分互相衬托、对应,互相渲染,产生强烈的不同效果,来表现音乐形象的变化和发展,也能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在小学音乐教材中,每一个单元皆有一半的内容为音乐欣赏,如何找准“重复”和“对比”手法在这些作品中的特性,并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去发展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的音乐核心素养,笔者将通过教学实践中的案例片段,来解读这两种创作手法在作品中的运用,并从感知作品曲式、剖析主题音乐、激活音乐思维三个方面来探索构建相应的契合点。

一、“可视”体验,感知作品曲式

音乐被称为"时间的艺术"。音乐在时间上的延续,无论长短,都必须有一个结构框架,而不能是混沌一片。这种结构框架就称之为"曲式",即乐曲的结构形式。重复和对比手法就是曲式中所包含的重要的创作原则。

如人音版第二册的欣赏作品《大象》,由法国作曲家圣桑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第五首,并由低音提琴与钢琴演奏,表现大象沉重笨拙的舞姿,充满幽默诙谐的音乐形象。作品3/8拍,圆舞曲风格,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也就是说作品的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变化重复,而第二乐段则与一、三乐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小学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甚于抽象思维,对于作品曲式结构更是一个没有具象的概念。音乐的“重复”和“对比”却是对于低段学生来说最易于接受和理解。因此,教师可以以此作为切入点,为作品设计简单、形象的体态律动,让学生深入浅出地了解作品的曲式结构。具体做法可设计为:双手握拳,拳心朝外,模仿大象的脚掌,随第一乐段主题音乐配合做三拍子的韵律动作,左拳强拍,右拳弱拍;当乐句重复出现时,教师可变化身体的方向进行律动,以此来表现重复手法以及第一部分大象笨拙的舞步。中段音乐变得舒展而优美,旋律自由地在各调上模进、重复。教师在基本动作的基础上,变化为随音乐左右轻轻地摇晃身体,直至第三部分音乐重复出现,律动也随之重复第一部分。如此一来,使学生与作品结构自然地建立了密切的内在联系,赋予了结构一种“可视”的条件,也培养了学生从低段开始对音乐建立整体性的感受。

二、图谱关联,剖析主题音乐

音乐除了在整体结构上有“重复和对比”的特点外,其实音乐内部的乐段以及乐句也会运用大量的 “重复”和“对比”手法。如人音版第五册中管弦乐作品《维也纳的音乐钟》,是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创作。音乐主题表现得是哈里跟着公主来到富丽堂皇的王宫,突然听到叮叮当当的声响。在钟琴敲打固定音型的四次重复后,由木管乐器主奏,生动地模拟着王宫里音乐钟的主题。旋律由上下句结构的一对乐句构成,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同头换尾)。第一乐句结束音落在“sol”上,第二乐句回到主音,使音乐既有变化又保持了统一,形成调式色彩的对比。为了调动学生关注音乐的主动性,根据乐句“重复”和“对比”的特征,可以在教学实践中这样设计:教师带领学生画图形谱,把第一乐句的旋律特点通过点、折线、曲线图形的形式进行动态同步展示,第二个乐句留白让学生自己来完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关注度,去主动发现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重复,却又有局部的细微变化。感受变化重复的创作手法所带来的不同音乐色彩,使学生对主题音乐的感知更加深刻,为本课对于回旋曲式结构的认识也做好了充分且扎实的准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欣赏能力。

三、探究根本,激活音乐思维

音乐作品的学习过程,就是让我们的思维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最后再回到感性认识的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当学生对音乐的结构、主题变化都有了一定认识后,我们不得不去关注作品中“重复”和“对比”手法的背后,究竟蕴藏了作曲家怎样的思想情感,这样才能真正地走进音乐,对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入。

比如人音版第十册欣赏作品《北京喜讯到边寨》中的第五主题,谱例1:

这是由郑路、马洪业创作的管弦乐作品,表现得是粉碎“四人帮”这个特大喜讯传到祖国边寨时,人民热烈狂欢、载歌载舞的欢乐情景。这一主题表现得是小伙子们和姑娘们的对舞场面,因此带给学生的第一感觉是音乐情绪高涨、热烈,音乐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并且谱例1和2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谱例1曲调更加奔放、粗犷,而谱例2的曲调则显得轻快、跳荡。那么,是什么让我们对音乐有这样的感性认识呢?作曲家为什么要在这里运用“对比”的音乐创作手法呢?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从作品的音乐要素方面去发现、去探索,这就是对作品的理性认识。是乐器音色、演奏力度的变化让音乐有了这样的表现力。并且这段音乐的三次重复,是经过了三次转调,也就是“重复”手法中的模进,才使音乐听上去有推向高潮的感觉。通过对音乐的理性认识,再次去发现作曲家这样的创作是为了塑造怎样的人物形象和音乐场景,我想学生们很快就会找到答案。同时也在这样的过程中使学生们的音乐思维再次有了螺旋式的发展,这也正是核心素养中所指的对音乐作品的文化理解。

音乐的魅力不仅仅在于音乐作品本身的深入人心,更在于我们去寻找音乐作品的特性,构建与音乐教学的契合点,使学生在音乐审美体验、艺术表现中,积累音乐基础知识、方法和实践能力,才能使学生们真正感受到音乐的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 印滢斐.重复手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音乐天地,2017,(11):11-16.

[2] 杨立梅,蔡觉民.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重复对比音乐
创伤书写之“重复”
如何走进高三孩子的复习阶段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