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铁运营应急演练管理工作

2020-08-16 00:13张强
西部论丛 2020年6期
关键词:预案演练应急

张强

摘 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地铁在交通体系中的地位正在不断上升。地铁作为大型旅客运输工具,其应急功能对其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急演练管理工作是地铁运营工作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更是建设应急体系应该重点考虑的部分。这里将制定地铁运营应急演练方案作为研究的着手点,从组织实施地铁运营应急演练项目以及地铁运营应急演练效果评估这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就地铁运营应急演练管理工作的实践方法展开了一系列的思考。

关键词:地铁运营;应急演练;管理

引 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规模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意识到运营一线人员应急能力已成为运营应急能力建设的关键要素。通过分析,发现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多岗位、多专业协同不到位会造成运营事故影响扩大或运营损失增加。这对运营应急演练的频次和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铁运营演练组织工作是地铁运营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营演练能够对人员应急能力、应急信息管理、应急物资配置等多项应急管理提供一种较为综合的检验和测试方法,是地铁具体运营组织创新实践探索工作中的必要环节;同时又是地铁试运营筹备期间各系统测试联调后模拟试运行的一个重要补充,是检验设备及人员队伍能够确保顺利开通的重要工作项目。在长期的运营实践中,运营演练往往存在思想重视不够、仿真度不高、演练次数不够、组织策划不足的情况。针对以上问题,哈尔滨地铁在演练计划制定、具体演练工作方案编制、组织实施和演练工作评估等几个方面高度重视,认真把控,务求从各个管理环节提升演练的实际效果。

1制定地铁运营应急演练方案

①选择合适的演练项目,首先,在选择应急演练项目的过程中应该对实际管理需求进行深入的剖析。对其覆盖范围给予充分的重视,并能将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进行有机结合。其次,地铁运营的发展分为不同的阶段,应急项目的选择应该与不同的阶段相适应。第三,要想更好的优化应急演练管理工作的效果,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对以往的地铁事故进行仔细分析,从而更好的提高应急演练工作的针对性。最后,演练人员是地铁运营应急演练的主体,其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演练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在选择演练项目时,应该重点考虑演练人员的能力,并将其作为主要的项目选择依据。②确定演练频率和次数,确定演练的次数和频率是实施地铁运营应急演练工作的一个关键点。地铁运营是一个系统性较强的过程,这样的工作特点也就决定了在确定演练频率和次数时应该避免与一些重大的项目发生“撞车”问题,选择合适的时间段来开展演练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地铁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突发情况,在实施演练方案时应该充分结合实际情况来调整。在发布方案时,应该重视演练的要求、模板以及演练效果的评估记录。

2地铁运营应急演练管理工作

2.1演练计划。根据分公司《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原则上每项预案每年至少演练1次,各部门、中心每年年末根据各自职责上报下一年度演练计划,演练计划包括演练预计月份、演练形式、牵头单位、配合单位等内容,分公司安全主管部门负责汇总审核,提出调整建议,经分公司安委会讨论通过后下发分公司年度演练计划,安全主管部门负责跟踪落实,原则上派人参加所有演练项目,监督演练的实施过程,并牵头完善分公司应急演练档案。

2.2定演练方案,补充组织细节。首先,在布置会的基础上对演练的方案进行明确,确定演练场景、演练的依据及目标、基础条件以及对相关人员的要求等内容。其次,保证参与演练的部门都已经明确自己的职责,在此基础上对演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根据风险的性质设计合理的规避方案。另外,相关部门还应该对演练的流程进行严密的设计。

2.3演练实施。每项演练的具体实施,由牵头单位负责制定演练方案,方案必须包括演练目的、演练形式、组织架构及职责、演练参加人员、步骤等详细内容,并按照《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会签和逐级上报,A类应急预案演练由总经理签发,B类应急预案演练由分管副总经理签发。各参加演练的单位要在演练前组织员工对演练流程、应急报告程序等进行学习,在演练总指挥的指令下,严格按照方案流程实施演练。定期的实战演练,促进一线车站、班组等分公司的基层单位,充分发挥处置各类突發事件“主攻手”的重任,按照“平时训练、险时救援”的原则,切实加强员工的业务熟练程度和业务技能,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心理素质,增强员工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2.4地铁运营应急演练效果评估。①项目组织,项目组织是地铁运营应急演练效果评估的关键环节,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对演练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超出预想范围的内容进行合理评估,主要包括突发状况、演练边界、模拟活动是否合理以及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所以,在实际的应急演练过程中,应该根据演练的项目对其边界进行合理设定,从而保证演练活动能按照预期的效果实施下去。另外,还需要将组织计划中可能出现的效果与实际演练中的人员情况以及相关设备的情况进行对比,检查二者之间的契合程度。这样的评估环节不仅能提高地铁运营应急演练效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能为后续的演练计划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②年度计划,以年度为单位的评估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从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来考虑,比如,相关负责人所作出的决策等。在实施年度计划评估工作时,应该重点考虑计划的科学性,并对年度计划的完成效果以及与预期效果之间的对比进行评估,并从整体的角度得出评估结果。地铁运营应急演练活动的效果能在很大的程度上体现该企业对于这项工作的管理水平。当通过年度计划得到相应的评估效果之后,相关部门应该针对演练效果组织召开讨论会,召开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查找和分析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共同商讨和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为下一次演练提供依据。

2.5预案更新。各预案牵头单位负责本单位的预案更新,一是在演练结束后,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按照文件修改流程进行修订更新;二是每年年底由分公司组织应急预案专题工作会议,各部门、中心专业工程师、技术人员对一年来的演练情况进行讨论回顾,总结经验教训,对好的做法和经验加以推广,对不足或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完善,集中开展预案更新,使预案更科学、更合理、更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更新的主要依据包括:①检验应急预案的演练中发现需要改进的内容;②安全生产中因新项目、新形势、新条件的需要而增加的应急预案或内容;③技术调研中吸收兄弟地铁公司的经验。

结 语

地铁运营应急演练管理是运营管理的必修科目,必须按照项目管理的理念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必须认真合理制定年度演练计划、周密编制具体演练工作方案、有步骤地开展具体演练组织、定期开展工作评估改进,既要有细节把控,又要通盘考虑,这样才能提高和改进整体的应急演练工作水平。在实践工作中,如重“演”还是重“练”、真实场景多一些还是模拟场景多一些、计算机仿真突发事件模拟系统的利弊、如何与岗位培训形成有机结合、运营期间演练风险控制和项目选择以及参演人员对演练流程细节的了解程度等问题均需在今后得到进一步验证和解决。

参考文献

[1] 陈盎.地铁既有线与新线运营演练探讨[J].科技风,2013(6):270.

[2] 蔡于.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置中的若干核心问题[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7,10(7):9.

[3] 刘菊美.广州地铁新线开通前的车务运作筹备[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14(7):87.

猜你喜欢
预案演练应急
应急管理部即将举行全国首届社会应急力量技能竞赛
应急管理部老年大学学员作品欣赏
准备好应急包
紧急预案
推动应急预案科学好用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
应急预案的编制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
应急预案岂能“纸上谈兵”
阅读理解实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