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扬 郭将
[摘 要]在一个产品创新的时代,任何国家或地区如果不能有效的实现创新,就很难维系其竞争力。对于一直从事加工制造的中国来讲,这是一个更巨大的挑战,原因在于我们一直将自己的各种资源投入于制造的先进性中。文章认为,中国虽然必须面对创新,但是,创新过程并不一定是全新产品的创造,因为在面对先行者已经确立的技术和产品标准的现状下,明确细分市場的需求,对现有产品的升级和改进,渐进式的创新才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产品创新;技术;市场;文化
[DOI] 10.13939/j.cnki.zgsc.2020.10.179
1 前言
比较优势理论极大地刺激着人们对于效率的追求,并指出了较为简单易行的办法,那就是合作,即各自选择自己优势的部分来完成产品的制造。于是,设计、生产、销售各个环节平铺到世界各地,从而使区域乃至于国家的地域壁垒逐步被消灭:一个真正意义的全球化大生产时代开始了。如果把产品所涉及的各个地区或国家串联起来,会看到一个链条,其中的各个国家和地区在链条中完成自身价值的获取,这就是价值链。但是,依附在价值链上的每个节点所获取的价值不尽相同。常常会用一种较为形象的微笑曲线来刻画。微笑嘴型的两端朝上,也即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和销售;处于制造的中间环节附加值最低。不难发现,纵然都是在进行全球化各个国家或地区努力的方向就是向价值链高的位置攀升。
中国也是如此。在通过生产成本优势融入全球价值链后,一直在努力实现价值链的攀升。而在过去四十年完成了中国制造的规模,实现了巨型增长奇迹,诸多变化之后,却还是在价值链低端徘徊,究其原因是产品创新一直停滞不前。虽然产品的中国制造层出不穷,多年来为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产品,但是,创新上一直缺乏动力。即使出现了某一产品的创新活动,也只是表现在某一方面,不能形成持续性力量来对产品进行价值链的攀升。那么,影响产品创新的原因是什么?而应该如何形成有效的产品创新呢?文章依此进行探讨,试图能够对中国的产品创新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2 产品创新环境分析
随着科技发展,现代交通的日趋发达,全球化的趋势也已经不可避免。在一个完整的全球生产网络中,企业将产品价值链分割为若干个独立的模块, 每个模块都置于全球范围内能够以最低成本完成生产的国家和地区, 进而形成的多个国家参与产品价值链的不同阶段的国际分工体系。由于各个国家国情不同,因此企业对于不同国家在该网络中扮演的分工明确,生产效率和成本都可以近似最优解,从而成为当今国际分工最流行的模式。
在目前的全球分工中,对于高新技术成熟的发达国家,基于现掌握的技术进行研究对于他们而言无疑是时间成本最低的,效率也是最高的;对于产品所属的公司而言,公司现有的口碑、品牌和服务就是他们所最为宝贵的。研发和营销,分别对应着产业上游的全球性的竞争和产业下游的当地性竞争。缺乏技术支持的欠发达国家,只能独辟蹊径,以最基础、最原始的压低人力成本来在全球产业链中求得一席之地,最后也仅仅是求得一点微薄的代工利润。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2.1 低端锁定
1990年以后,中国依靠大量受过基础教育且成本低廉的劳动力、土地取得交易、内需市场广大、社会秩序较为安定等优点,吸引各国制造业企业前来设厂或委托中国的工厂来制造商品,从低价成衣、玩具到高价的电脑等3C产品,中国制产品的比例逐渐增加。每年,大量的服装原材料、电子产品零配件源源不断地涌入沿海和内陆省市大量组装工厂,加工完成的商品再从诸多港口输出到国内外。随着“Made in China”的产品流向世界,中国也被世人称为 “世界工厂”。这个称号虽然直接地反映出了我国中低端制造业的广泛发达,但也暴露出一个现实:在目前的全球产业链中,中国主要负责的仅仅是中间的装配环节。虽然可以通过并购、合作联盟等多种方式获得先进技术,将竞争优势扩展到除生产以外的价值链高端,但制造业一直在发达国家确立的技术轨道上进行技术创新。产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缺乏关键核心技术以及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较高 。
2.2 路径依赖
长期以来深度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也使中国制造企业自主行动权不强。现阶段,迫切需要企业自主研发进行突破性创新获得“关键技术”支撑产业发展。然而技术变革存在路径依赖,在过去技术上投入的资本越大转换新技术的成本就越高,企业就越倾向于延用现有技术或进行渐进式创新。长此以往,中国制造企业会一直处于“技术跟随者”状态从而逐渐失去创新活力。因此,必须要从战略层面上进行革新确立突破性创新的发展定位。相比起前端的研发和后端的销售,我国的中间装配环节所带来的附加值相比之下是极其低下的,处在微笑曲线的最低位置,获利稀少。而由于企业的盈利较少,无法将大笔的资金投入成本高的技术研发中,出现了“弱者恒弱”的现状。
这两个问题的严峻性表现在中美贸易争端进一步强化了发达国家在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等方面对中国企业的管控,外商通过FDI获取高额利润反而进一步将高技术制造业继续锁定在价值链低端。通过技术专利的授权而获取了巨额的利润后,再叠加以发达国家的先发优势,发达国家在高附加值的技术和销售上只会更加领先,构建的壁垒越来越高,后发国家难以进入,只能在低附加值的中间生产环节上重复。
3 产品创新问题分析
从产品的角度而言,由于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较晚,产品设计和生产无法跳开发达国家技术研发的框架,表现出强烈的模仿痕迹。但是,经过了四十年的时间,依然在价值链低端徘徊,而技术状况依然不让人乐观。主要是由于以下四个问题。
3.1 核心技术的缺失
核心技术是在基础理论基础上在确定技术路线情况下支撑产品实现的关键部分。与一般技术能力相比,核心技术有着难以赶超的特性。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第一,技术壁垒不可逾越。每一个成功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不容易被其他企业或潜在的竞争者模仿。而且通过多年来所累积的资本,他们对于新技术的研发也站在了最前沿,可以投入极其雄厚的人力物力进行开发。为了维护其市场领先地位,在核心技术知识源扩散和转移等方面对中国设置重重障碍或直接进行封锁,无法让国内厂商以较低的成本进行大规模复制与运用。
第二,技术经验不可逾越。核心技术能力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长期学习、尝试所获得的经验积累形成的,與相关企业发展紧紧融合在一起。欠发达企业很难进行有效的学习。
3.2 标准设定的缺失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产品之间常常形成各种新的组合式应用,在生产过程中乃至于产品形成以后,这就在客观上需要一种标准,一切的产品、部件乃至于中间环节都需要标准的确立,才能更好地实现全球化大生产。那么产品的先行开发者就承担了这样的角色。于是,中国制造产品所应该采用的标准必须跟随西方现在已有的国际标准。如果想改变现有的标准,意味着不仅仅是同一产品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更表现为一个产品与相关产品的冲突。标准本身成为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成立新的标准、开拓一条新路固然可行,但其所需要投入的资金、时间和精力和获得商业上的成功、获得国际同行的认可十分难以预测。因此国内厂商比起做一个打破现状的角色,做一个追随者的风险会更低,也更加可行。强行的去开发新路,对于一些起步较晚的国内中小厂商来说是完全不现实的,对于国内的大厂来说也是不经济的,付出和回报远不成正比。
一旦采用国际上已经通用的技术标准,意味着世界上任何产品的生产和设计都要符合统一化的标准,那么个体厂商所拥有的个性化的技术经验、产品认知、价值理念都失去了意义,因为只要不符合已有技术标准就会被淘汰,技术创新受到了限制和打击。迎合了国际标准的结果是跟随发展,不选择国际标准的结果是价值链的退出。面对这样的创新环境,理性的选择似乎只能是维持跟随状态,导致的是产品同质化。而同质化的产品让创新举步维艰。
3.3 品牌口碑的缺失
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状态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了增长的飞跃,这一较短的历程让我们对于商品的价格更为敏感。但是,随着我国对于发达国家各种产品的接触,了解到了产品的功能性,更接触到其后隐藏的历史、文化、技术、口碑乃至于品牌,这一切都让中国消费者超越了产品价格而情有独钟。中国的产品唯独在品牌口碑上让人诟病和遗憾。
3.4 产品过度模仿
不同国家或地区,会产生相同的产品需求,而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完全可能不约而同地产生同质化的产品。但是,即使是同质化产品,也可以在其设计上对其独特性进行一定的体现,可以包括诸如企业的精神、本地文化的审美等文化上的钻研。但今天,国内的同质化产品大多毫无新意,更有甚者选择了盲目的跟风,对舶来品的设计理念都进行了高度的模仿,导致千篇一律的现象。看似是紧跟潮流,但对于国内的消费者来说实则只有赤裸裸的抄袭。
4 产品创新对策分析
在产品开发上,由于核心知识在产权的保密与封锁已经达到了天花板,短期内难以有突破的概率。而在标准方面,标新立异,自成一套体系且产品能够达到国际同行标准并被认可也是不太现实的。既然无法与舶来品正面竞争,那么就需要去避开舶来品所拥有的难以撼动的技术优势等,更多的通过软实力的提升去扩大市场规模、渗透到更多的消费人群,积极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错位竞争。
4.1 产品错位竞争
在产品质量已经达到国际标准的前提下,本土产品的优势就在于他们来自中国本土。事实上,某一国家或地区开发的新产品,固然有着满足各国消费者的可能性,但是,因为不同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还是有着不同的产品要求。
而从客观的产品需求来讲,本土化产品需求有其符合逻辑的基本要求。无论是中国人从古至今发展的几千年来所特有的思想、观念、道德和行为规范以及风俗习惯,还是目前的社会现状,使国外现有的技术经验和成功案例在从原产地照搬进入国内市场后有出现水土不服的可能。当中国式产品特质能够更加准确地吻合国人的生活模式的时候,完全可以替代舶来品。从这一意义上讲,本土产品的开发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而文化特征则可以成为其融入创新的重要元素。
4.2 市场错位竞争
不同的消费者对于同一产品有着不同的需求。这里的需求是很多维度的表现。比如物美价廉、品牌支持、耐用持久。不同的需求暗藏了不同的市场空间。这里有两个市场空间需要关注:第一,部分消费者会注重高档产品的消费,并不排斥他们对于物美价廉产品的追求。因为从理性人假设的角度来看,消费者对于不同的商品有着不同的敏感度;第二,并不是每个消费者都会成为高端消费者。中低档次的商品也有对应的产品需求,并且数量巨大。但是,他们并不排斥而忽视高层次市场中也需要的低档次产品,以及更多的中低层次市场所需要的中低层次商品。这时,那些实力不强的企业生产一些这类产品,就可能占据市场优势。
4.3 品牌错位竞争
为未来打造品牌口碑,树立品牌意识。国内厂商要塑造企业文化精神、个性,在产品上就要对这些特质有所体现。一方面是特色性原则。所谓特色性实则是指品牌形象的差异化或个性化。
品牌的特色性可以表现为质量特色、服务特色、技术特色、文化特色、经营特色,以及最为突出的设计特色等。品牌形象只有独具个性和特色,才能吸引公众,才能通过鲜明的对比,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抄袭模仿、步人后尘的品牌形象不会有好的效果,也不会有魅力可言。
当一个良好的口碑在消费者群体中建立之后,公司所推出的其他产品即使与舶来品们成为竞争对手,其所具有的独特的品牌特质让他们无法被同质化,也因为这些特质而脱颖而出。打造品牌所具有的风格路线,就是错位竞争中最核心的内容。
5 结语与展望
一国或地区满足于产品的生产,一方面只能获得微薄的加工费用,另一方面会在这个方面得到强化,也即致力于加工制造上予以更大的努力。因为设计方面对无数可能提供加工、组装的生产方,可以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提出更加苛刻的要求。于是,加工制造并不是单一意义的某一产品的生产,存在残酷的竞争,需要在资金、人力、技术上的努力。但是这就很容易陷入一种低端锁定的困境。
中国式的产品制造已经在规模和品质上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在成本优势逐渐消退的情况下,所谓制造也在远离中国,这就在客观上为中国的产品创新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在事实上倒逼中国大力推进产品创新。
然而,这并不是事实的全部。因为任何产品无论多么完美都要消费者认同和购买才能实现其价值。中国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有着多层次的消费群体,这些都为中国式的产品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从中国文化入手,认真面对细分市场的需求,是其突破现有技术标准的有效路径。
在积极推进产品创新的同时,还需要明确产品创新并不是技术创新那么简单,它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它需要一种环境的配合,一种能力的支持,比如制度的建设、文化传统的创新等。如果太过于迫切推进产品创新,反而有可能走向反面。所以,积极完善和满足细分市场的需求,对现有所谓中低端产品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或者比对高新技术的莫名渴望有着更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玮.论非关税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J].知识经济,2014(24).
[2]徐春鹏.基于当代中国贸易视角的话语权途径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 2014
[3]刘华义.软实力·话语权与渔业技术标准主导权[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
[4]顾卓敏.负面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11
[作者简介] 张清扬(2002—),上海人,研究方向:西方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