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雁斌
[摘 要]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电教媒体教学手段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中等职业学校电教媒体与数学教学相结合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教育教学的崭新春天。电教媒体呈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性,优化了教学方法,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因此,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践行新课程改革,善于利用电教媒体提高教学质量。
[关 键 词] 中职数学教学;电教媒体;优越性;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3-0222-02
随着时代的不同,教学手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教媒体教学手段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运用电教媒体教学手段完善我们的教育教学,就会得到最佳的教与学效果,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学发展的需要。因此,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践行新课程改革,善于利用电教媒体提高教学质量。笔者现结合中职数学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电教媒体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数学基础弱、底子薄,学习积极性不高,传统教学方法有时难以直观地呈现抽象知识,电教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工具,通过声、光、图像等技术的运用,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生动、有趣、直观,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可以有效调动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信息技术对中等职业学生具有一定的新颖性。通过多媒体资源,创造虚拟情境,有效提高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多媒体的应用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此外,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学生接触到多种不同類型的学习方法,从而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启发,使他们能够不断优化学习思想和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水平。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加强对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研究,整合课堂教学,设计和制作符合中等职业学生知识规则的多媒体课件并将其用于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电教媒体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优越性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数学课开始的时候,要快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把他们的思想带入特定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这对数学课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传统数学课教学中,教师以提问并复习旧课程的导入方式进行新内容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有一定的缺陷,在提高学生兴趣方面它不如电教多媒体。在科技发展的今天,电教多媒体运用音响、色彩、形状、形象的变化,效果极强烈,能有效地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由被动变主动,轻松愉快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如代数“角度概念推广”,正角度和负角度概念,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动画功能,让角的一边旋转(顺时针、逆时针),引出负角度和正角度概念,让学生在一个情景交融的情境中有兴趣地观察和学习。
(二)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直接轻松地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留下深刻印象,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因而要求在课的重点、难点讲解阶段,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这就需要运用电教媒体的动态画面展示事物发展或推理全过程。利用它的图画特性将抽象的、理论的东西形象化,将空间的、难以想象的内容化。例如:在讲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时,传统教学只能将A、ω、φ代入有限个值,用几何画板来作图象的变化,缺少了图角转化过程。而多媒体可以清晰地体现图象拉伸、压缩的动画演示过程,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增强学生的认识水平,提高教学效果。
(三)优化实验教学,开发学生思维
电教媒体在数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是对数学实验教学的一种突破。在数学实验中,学生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自主探索、自主建构,建立自己的经验体系,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所发现的数学现象进行证明,形成自己的逻辑思维体系,而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也由听数学、记数学变为做数学、研究数学、发现数学。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相继出现了许多功能强大的数学软件平台,如《几何画板》《数学实验室》等软件,为数学实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得数学实验有了质的飞跃。其中《几何画板》以其强大的功能,把较为抽象的数学对象形象生动化,使学生在动态中认识数学对象的不变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做数学”的虚拟实验室,在其中实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电教媒体在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创新了数学实验教学。在数学实验中,学生可以使用多媒体计算机独立探索,独立学习,建立自己的学习系统,发现数学证明,形成自己的逻辑思维系统,增强了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主动性与创新能力。
(四)构建在线教育平台,增强学生学习能力
电教媒体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中职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还可以为中职数学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材,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在这个互联网普及的时代,手机和计算机网络已经进入了学生的日常生活。QQ、微信和直播平台等一系列在线社交平台不仅具有娱乐社交功能,而且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些在线平台建立学生和教师的学习圈。中职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师生建立共同的学习平台,在这个在线教学平台上分享相关的学习资源和知识内容,帮助学生随时学习数学,并可以随时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及时解决学生问题。遇到问题,学生不再需要等到上课才有机会与老师沟通,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教学资源共享和学习,可以有效提高中职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效果。例如,中等职业学校可以在互联网上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和教师建立一个针对学校的在线学习平台。该平台的功能主要用于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资源共享和相互评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前准备内容发布到在线学习平台,供学生自我准备。当学生在准备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他们可以使用在线平台向教师提问,教师可以在线直接向学生提问。此外,在数学课程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分享笔记的内容,或者提出进一步的专业问题。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络平台上讨论问题和学习数学。
三、电教媒体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运用存在的问题
(一)有些教师对电教媒体态度冷淡
虽然中职学校有着雄厚的现代化教学条件,但教师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现代电教媒体很冷淡,不用它来辅助课堂。一些学校由于追求入学率,为学生进行应试教育。他们认为多媒体教学方法多余无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被丢弃。
(二)教学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经济发达的城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推进,学校购买了许多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城市教师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这极大地擴展了学生的视野,更加激发了他们对学习和智慧的兴趣。有些教师每节课都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并感到没有多媒体辅助,教学就无法进行。有些教师不注重教学重点和教学内容,只注重多媒体图形的呈现,看似活泼,但实际上无法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媒体成为主导手段,导致教学效果降低。
(三)未能正确使用现代教学方法
学校和教育部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评估教师的教学情况,这使得许多教师能够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而无须注意写教案、教学计划。不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只追求课件的花哨,既不能提高教学效果,又会导致学生厌倦长期的视听刺激,观看视频时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越来越差,创新能力更受限制。许多教师热衷于使用在互联网上下载的课件进行课堂教学,虽然这些课件内容丰富多样,但内容不适合自己的学生,这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学应根据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制作课件。一些教师不分青红皂白地在多媒体教学中插入音乐动画,扰乱学生的思维,转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这不仅没有达到教学效果,而且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
四、选用电教媒体教学手段的对策
(一)灵活运用电教媒体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有很大的不同,它以电教设备为主体,可构建出形形色色、跨越时空的图象,可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展示,教师要灵活运用电教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二)运用电教媒体教学手段要遵循实效原则
教学的实效性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数学课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技术要收到实效,力求避免形式主义。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电教媒体教学手段的选用要遵守适度原则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人的精力需要在工作后休息才能获得旺盛与饱满。如果学生长时间观看电教媒体,他们的注意力就会分散,会大大降低学习效果。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现代的教学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现代教学方法构建的丰富多彩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最大的兴趣,例如电教媒体教学方法可以化无声为声音,突破时空的限制,展现过去,有着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创造的情境。但电教媒体不应该过度使用,因为即使是感兴趣的事情,如果长时间播放,学生的大脑皮层兴奋就容易减少或处于抑制的状态,导致学生产生疲劳。因此,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应注意适度的原则,以确保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性。如在教学三角函数的有关公式的推导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如果让学生长时间观看,容易使大脑皮层兴奋性降低或转入抑制状态,造成疲劳,引起学生思维混乱,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总之,电教媒体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它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与教学能力,以适应现代化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正确认识电教媒体教学中的利与弊,在教学中总结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新课改理念整合,实施创新素质教育,设计和制作符合中等职业学生知识规则的多媒体课件,并将其用于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希玲.数学教学中的革新[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10):121.
[2]韦贵阳.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4):72.
[3]尹茹茹.中职数学教学中信息化教学技术的运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3).
[4]陈琼婴.信息化教学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以《函数的单调性》教学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7(5).
[5]刘莉.中职数学信息化教学课堂应用探析:以南京职教课堂教学大赛优秀作品“双曲线及其方程”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