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专业“3+2”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

2020-08-16 13:51杨倩袁硕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期
关键词:机电工程课程体系职业

杨倩 袁硕

[摘           要]  通过对现阶段机电工程专业“3+2”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来探讨建立健全机电工程“3+2”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有效措施,研究机电工程专业“3+2”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实际应用,以完善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推动机电工程专业“3+2”的大力发展,提高机电工程专业“3+2”中高职衔接课程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进度,保障机电工程专业教学质量,推动“3+2”教学形式的长远发展。

[关    键   词]  机电工程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1-0126-02

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素质教育改革过程,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发展,为适应市场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要求,形成终身教育意识,应当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管理,以建立健全的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3+2”中高职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充分体现了社会对职业性人才的需求,强调职业教育的积极作用,旨在丰富职业教育资源,重视职业教育,转变职业教育模式,以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的复合型职业人才。机电工程专业是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3+2”教育形式下,必须做好中高职课程衔接,应当根据实际需求来制订完善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科学设计课程目标,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以提高中高职衔接课教学质量,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

一、现阶段机电工程专业“3+2”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在机电工程专业“3+2”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在设计中高职衔接课程的时候,教师未能以就业为导向来设定合适的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以致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知识和技能不够新,而且没有实现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一体化,这直接影响了中高职衔接课程教学质量;(2)教师当前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陈旧,不利于中高职衔接课程教学效益的提升,未能实现因材施教,缺乏教学灵活性;(3)就目前而言,机电工程专业“3+2”中高职衔接课程教学中的教师,在教学水平上还有待提升,教学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会导致中高职教学内容衔接不上,为学生的学习增加难度。

二、建立健全机电工程专业“3+2”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有效措施

(一)科学制订计划,实施一体化建设

为了完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应当根据实際需求来科学制定教学计划,提升教学水平。所设定的教学计划不仅要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应当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要能加强对学生机电技术能力的培训。一方面,要根据市场就业指导,来设立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的教学目标,全面了解当前社会机电工程方面的发展趋势,寻找未来全新的发展方向,以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做到与时俱进,学习现代机电工程技术,不局限于陈旧的技术学习中。在确定机电工程专业技能人才需求之后,可以制订科学的职业技能鉴定方案,然后予以良好的衔接。比如说,在机电工程专业学习中,学生在完成初级维修电工职业技能鉴定之后,便可以再继续朝着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努力,做好技能考核之间的衔接。

除此之外,要实现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一体化。为达到这一目标,首先要明确中高职课程体系的教学目标。中职教育中机电专业教学目标在于培养符合当前机电生产和服务要求的复合型人才,而高职教育中机电专业教学目标在于培养生产和服务类专业人才的同时,还要重视开发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育。两个课程体系要实现一体化,就必须以素质教育为大方向,基于两课程的职业培养目标来进行合理选择,以实施有效改革。在中职教育中除了专业课程之外,还会设有公共选修课和基础课程。一般来说基础课程的内容便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适应高职教学内容,与高职机电工程专业课程内容相衔接,有利于帮助学生升学。而公共选修课则依赖于学生的兴趣驱动性,其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进行学习,不仅尊重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能与高职专业课程标准相衔接。

(二)应用“学分银行”,开展项目教学

在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可应用“学分银行”,指的是模拟银行运营特点,突破学生学习的空间局限性和时间局限性,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中高职教育都离不开区域经济市场需求,应当根据区域经济市场的变化来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填补市场对人才的欠缺。中高职这种职业教育,重视的是学生的职业教育,强调实训性,需要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开展有效的技术训练教学活动。为此,可以让学生进行岗位实习。一方面要完成规定的教学课时,另一方面要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另外,还应当不断地创新中高职衔接课程教学方法,实施项目教学法。指的是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拟订一个项目,然后让学生自主去完成这个项目,以考验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其能够协调配合,活跃教学氛围。项目教学法可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来进行难易程度的调整,这不会使学生产生抗拒心理,能有效解决中高职衔接问题。

为有效衔接中高职课程,可以将“学分银行”与项目教学法相结合,以此提升中高职衔接课程教学效益。首先,遵循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平来为学生布置项目任务,分层次设立任务目标,需要学生综合应用所学到的知识,涵盖不同年级的专业基础技能,根据所蕴藏的知识点来计算比重。比如说,教师让学生设计工厂通风控制系统时,这个项目任务中包含了多项机电工程技术知识点,如CAD制图技术、电工基础技术、计算机基础技术和组态控制技术等,可以根据教学标准来对这些技术的应用进行评分,并将结果按照一定的比重放入学分银行中;其次,还可以增加文化教育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将文化类的相关比赛证书或是培训等转化为学分制,纳入学分银行中,不局限于课堂内的文化学习,拓展课外文化知识,以便于学生提高理论知识能力;最后,在中职教学的最后一年,是升到高职教育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考核,如果学生“学分银行”中的分数没有达到合格数值,那么便不可升入高职教学阶段,需要留级一年。

(三)教师能力要胜任,可应对中高职衔接

在制订完善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时,不可忽视教师的作用,虽然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但是教师作为辅导角色也绝对不可被忽略。想要做好中高职课程衔接工作,教师则必须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一方面机电工程专业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明白学生的学习特点,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預测学生在进行衔接课程学习时会出现的问题,并予以其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让学生能够克服衔接课程学习中的难点。另一方面,机电工程专业“3+2”模式下的中高职衔接课程教学中,对教师的教学要求非常高,其需要教师能有良好的引导能力,学会倾听学生的心理想法,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顺利完成学业。若是中高职衔接教学体系中教师的能力不够统一,在教学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那么便会导致衔接课程教学效益下降,为此必须统一标准化培训教师。

三、机电工程专业“3+2”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实际应用

机电工程专业“3+2”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实际应用,应当采取以下措施:(1)要成立专门的组织结构来予以支持。由教务处长、分管院长和副院长及专业教师等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科学的指导意见,做好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之间的衔接工作。要以市场为导向,所设计的课程体系需要符合市场需求。(2)学校和企业要实施有效合作,由两方协商打造一体化的“3+2”教育模式,实现机电工程专业化人才的一体化培养。在建立衔接课程体系的时候,应当根据中职教育人才培育目标和高职教育人才培育目标来设定,要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课程体系中应当包括机电工程基础课程、机电工程专业课程、机电工程岗位能力拓展课程和机电工程技能竞赛这四个方面。前两者的教学目标在于教会学生应具备的基础岗位能力,使其能适应日后的工作环境,后两者的教学目标则在于强化学生的技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3)在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中,除了理论知识教学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实训教学,需要重视技能,设立技能卡,制订科学的技能鉴定评价体系,对各岗位的技能要求进行职业考核,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综上所述,在实施机电工程专业“3+2”模式的过程中,应当重视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建设,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课程要求来制订相适应的课程内容。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其需要考虑到多方面内容,实施系统化建设,要基于中高职衔接课程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改革要求,培养实践能力强的优秀人才。针对市场需求,加强对机电技术人才的培育,在提升其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培养其职业道德素养,构建完善的教学模块,彰显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作用,从而满足社会对机电技术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白艳玲,高宏屹,李理.机电工程专业“3+2”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J].现代交际,2019(18):16-17.

[2]张青青.机电专业“3+2”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时代农机,2018,45(3):198-200.

[3]何燕勤.机电技术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时代农机,2018,45(1):219.

[4]张杨.机电类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15):246-247.

[5]沈言锦.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研究与设计: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J].才智,2017(6):150-151.

[6]孙健,宰广旭,张国祥.机电技术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体系现状研究[J].职业,2016(21):92-93.

[7]荆瑞红,周晓刚,韩树明,等.机电一体化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开发[J].职业技术,2015,14(12):59-63.

[8]聂辉文,聂俊红,彭湘蓉.机电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设计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13):140-141.

编辑 张 俐

猜你喜欢
机电工程课程体系职业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基于 LabVIEW 的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检测系统模块化设计
机电工程施工与管理常见问题及完善方法研究
机电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管理措施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机电工程施工与管理常见问题及改善措施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