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肺癌介入治疗加全身化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08-16 13:59关志鹏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治疗方案放化疗介入治疗

关志鹏

【摘 要】 目的:探究在对晚期肺癌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介入治疗联合全身化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其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在2016年9月至2019年6月时间段内的数据库中调选晚期肺癌患者的个体资料。经统计对比后将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个体资料进行组别分析后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单组内样本量设置为21。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全身化疗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則在此基础上加用介入治疗方案对其病症进行控制,对比两者治疗效果的同时,对所有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进行记录。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19%,较研究组患者的95.24%来说更低,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4%,与研究组患者的52.38%相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晚期肺癌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介入治疗方案,配合全身化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这种治疗方案不会额外引起患者发生各种化疗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 介入治疗;放化疗;局限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案;不良反应

肺癌是一种临床上的常见肿瘤,属于恶性肿瘤中发病率较高的肿瘤类型,50%以上的患者在就诊时往往已经处于疾病晚期,无法选择手术方案对疾病进行根治,需要应用全身放化疗的方式对肿瘤发展进行控制[1-3]。本次研究选取晚期肺癌患者42例,探究将介入治疗联合放化疗应用于局限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6年9月至2019年6月时间段内的数据库中调选晚期肺癌患者的个体资料。经统计对比后将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对所有患者个体资料进行组别分析后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单组内样本量设置为21。研究组中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为9:12,患者年龄为31~71岁,平均年龄为(51.6±5.6)岁;对照组中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为11:10,患者年龄为30~72岁,平均年龄(52.1±6.1)岁。

所有患者入院时经诊断后发现均存在晚期肺癌,患者个体状况良好,不合并其他全身性疾病或器质性疾病,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选择全身静脉化疗方案作为单一治疗法。用药为:依托泊苷100mg进行静脉滴注治疗,在开始化疗后的3~5d对患者应用顺铂20~30mg,治疗8~12d内应用多比柔星40mg进行静脉滴注。巩固2~3个周期。

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介入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灌注化疗。在对患者进行单侧股动脉插管时可选择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将5~6F普通造影导管对患者进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并根据患者的具体肿瘤供血状况和支气管动脉走行特点,对其进行介入治疗方案选择,确保导管位于肿瘤供血动脉。选择3~4种化疗药物对其进行介入化疗,将药物以0.9%的氯化钠溶液稀释后缓慢注入,两次治疗期间间隔4~6周。具体用药状况需要根据患者的病症特点和肿瘤部位进行调整,不可根据相关文献或资料直接用药。

1.3 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完全缓解:患者治疗后瘤体消失且维持4周以上;部分缓解:治疗后患者瘤体减少50%以上;稳定:治疗后患者瘤体减少21%~50%;进展:治疗后患者瘤体出现增大现象。在治疗完成后,对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记录内容包括神经毒性、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统计学数据由相关专业人员录入Excel表格并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 19.00进行分析。文中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均数±标准差)分别选择χ2、t进行检验,若各研究结果中P<0.05,则表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19%,较研究组患者的95.24%来说更低,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4%,与研究组患者的52.38%相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介入治疗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其不仅能够直接对患者的肿瘤细胞进行杀灭,而且在应用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全身血药浓度,降低了化疗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影响[4-6]。同时由于肺部为双重血液循环,在对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时,可通过支气管动脉将化疗药物直接注入肿瘤病灶,能够保证患者肿瘤部位的药物浓度较高,使化疗药物对肿瘤组织起到极大的细胞毒性作用,以达到优化治疗效果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对晚期肺癌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介入治疗方案,配合全身化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这种治疗方案不会额外引起患者发生各种化疗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 刘彩云.介入化疗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4):240-241.

[2] 任敬,陈谦,许建新,等.微导管介入化疗治疗肺癌小脑转移瘤的近期疗效观察[J].实用肿瘤杂志,2019,34(02):130-134.

[3] 潘洋.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与静脉化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09(21):52-53.

[4] 张坚,孙沛达,陈丽琴.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支气管肺癌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3):59.

[5] 王勇,孙钦文,韩明锦.介入化疗联合中医治疗对老年晚期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28):7-9.

[6] 任东铭,李选,隋成君,等.介入微球栓塞治疗对化疗不敏感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2018,06(03):222-225.

猜你喜欢
治疗方案放化疗介入治疗
全程营养护理管理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浅述食管癌术后及放化疗后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
中医饮食干预在改善肿瘤联合放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应用效果观察
什么是放化疗?
牙体牙髓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案研讨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胆道闭锁Kasai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研究
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治疗方案及护理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