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东
[摘 要] 动物保护是全人类的大事业,世界级的大工程,是全世界人类世世代代要做的事情,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大学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培养,实则是生命关怀人道主义的培育。生命关怀人道教育是一种体现文明、和谐、平等、友善等价值观的教育。新时期,高校通过设置动物保护选修课以及开展动物保护实践活动等方式,多渠道切实增强高校大学生的动物保护意识,对构建和谐社会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关 键 词] 大学生;动物保护;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0)01-0106-02
一、动物保护的研究现状
动物保护主要是对自然条件下和非自然条件下生活的动物进行保护,是研究避免动物濒危或灭绝的一门科学。通过动物保护可避免或减轻动物因患病、损伤等原因所致的痛苦,并提高动物福利。动物保护是全人类的大事业,世界级的大工程,是全世界人类世世代代要做的事情,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对动物保护,世界各国都已行动起来了,特别是西欧各国从20世纪40年代就已经做起,而且目前已经步入法律管理时代。动物保护立法起源于英国。英国于1849年颁布了《防止虐待动物法》,并规定:对动物进行殴打、过分使用、不良对待、折磨或虐待都将受到法律制裁。美国是继英国之后保护动物的急先锋。而意大利规定:三天不遛狗将被罚款。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动物保护法的内容已经扩展到关注动物的生活质量,甚至是动物的身心健康方面。在我国,由于经济状况、文化传统和社会发展及其他方面的限制,动物保护立法缺乏。《稀有生物保护办法》在我国于1950年颁布实施,之后建立我国第一批自然保护区。改革开放后,我国加快了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建设步伐。伴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繁荣的步伐,我国于1981年加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在此之后,我国首部《野生动物保护法》于1988年颁布实施。在世纪之交,我国投入了数千亿资金,开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启动一系列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如退耕还林、湿地保护恢复、天然林保护等。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野生动物保护取得了新的进展。目前,我国没有一部统一的、系统全面的《动物保护法》,而在传统的动物保护概念中并不包含动物福利的理念。在我国相关动物保护法中的“保护”仅有“保存”“保育”等浅薄含义。在2009年,我国社科院法学研究室主任常纪文和国内多位权威法学专家联合向全国人大提交了首部《动物保护法》的专家建议稿。但是,该提案建议稿未得到立法机关的批准。
今天,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以动物福利为中心的动物保护运动已遍布全球。动物保护法或者动物福利法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颁布[1]。但是,虐待动物事件在我国却屡禁不止,在每一次虐待动物事件之后,媒体和公众都会谴责和反思[2]。可以说,动物福利壁垒就是绿色壁垒的扩展和升级[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发达国家在食品安全卫生领域管理越来越严格,因此通过使用动物福利的名义增设非关税壁垒,不仅符合进口国本身的法律要求,而且容易获得社会舆论的支持。由于国外动物福利法规和标准相对完善,易于界定,实际操作比较方便简单。因此,合法性、隐蔽性、易操作性等成为动物福利壁垒在现行的国际贸易中显著特点。随着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的关税受到抵制,可利用的传统的非关税壁垒空间越来越小,其作用越来越弱。因此,西方国家利用文化教育和传统习俗的优势或影响力,根据动物福利法案,要求所有进口动物源性食品必须符合相关福利规定,否则不得进口。因此,以动物保护之名,实施贸易保护之实的动物福利就被披上“合法合理”的外衣。
1977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环境规划署的组织下,首次关于环境教育的政府间会议在第比利斯召开。会后,各国政府均意识到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性,并将环境保护教育纳入政府工作中[4]。环境教育也逐渐得到各界广泛认可,并逐步形成了全球教育行动。野生动物保护教育从人类和野生动物的关系来阐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是环境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野生动物保护教育研究在国外起步较早,通过调查研究影响中小学生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和意识的因素、分析大学生野生动物保护态度教育效果、研究影响野生动物保护教育理念的共鸣因子等,不仅细化了野生动物保护研究,同时对其研究也已形成模式。而我国动物保护教育起源于动物园和自然保护区,面向的群体主要是游客。教育形式是一种非正规的教育模式,重点侧重于动物和生态系统的科学普及和基础生物学知识宣传。1999年,在全国16个省会城市和5个地级城市,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实施了食用野生动物状况调查和公众对食用野生动物态度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食用和经营野生动物在我国比较普遍,公众和社会也广泛关注野外滥食野生动物的现象。大多数人反对食用和消费野生动物,并认为这是一种不文明的消费行为。非典型性肺炎和禽流感事件的发生,对公众的认识产生巨大冲击,人们开始反思食用野生动物的行为和现象。
由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2011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表明,在已知的59508种生物中,已经有19265种濒临灭绝,占总数的32.4%。在过去的100年里,物种灭绝的速度已超过自然灭绝速度的100倍,现在每天有100多种生物从地球上消失[5]。这些数字看起来很抽象,但在一条条血肉生命背后,隐藏着人类的暴力与残忍,这些都不是“消费者”所能想象的。从超大规模屠宰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自问:如此放纵、残酷地对待动物是对的吗?动物在某种程度上是不是应该得到保护与关怀?所以,动物保护迫在眉睫。
二、开展大学生动物保护教育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培养,实则是生命关怀人道主义的培育。生命关怀人道教育是一种体现文明、和谐、平等、友善等价值观的教育。友善平等对待他人、动物和自然,人的身心灵会更和谐,人际关系会更和谐,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也会更和谐。为人之道,三重和谐,陶养健康人格,培育未来好公民。
党的十九大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保护动物有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安全和健康存在[6]。因此,保护动物实则是保护地球的生态安全,也是在保护人類自己未来的家园,更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从娃娃抓起,从教育入手,进行生命关怀人道教育,培养对生命的敬畏、对自然的尊重,是美丽中国的必经之路。
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6]。面对动物保护问题,你应该有自己正确的态度,应该知晓如何保护动物,理智处理动物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在高校中培养具有动物保护素养的人才,当他们成长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时,对社会进步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决策力时,他们不仅促进动物保护的发展,还会影响全社会对动物的保护,让更多人能够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野生动物间的关系,科学合理地保护野生动物,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7]。
三、大学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培育
(一)开设动物保护相关课程
开设“动物保护学”公共选修课程,通过当代社会典型案例和典型人物事迹、专题宣传教育片、参观动物馆等教学安排,唤起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动物保护意识,引导大学生发自内心地珍爱生命,提高大学生尊重生命、善待动物的理念和意识。
(二)开展实践教育活动
利用动物保护协会等学生社团组织开展的拒绝皮草、世界动物保护日、爱鸟周、爱心猫/狗窝的活动,吸引众多青年学生的参与。促使参与活动的学生从知情、同情,再到行动,埋下动物保护的“种子”,培育我国动物事业新生力。
(三)运用同理心开展生命关怀教育,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大学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培养,实则是生命关怀人道主义的培育。生命关怀人道教育是一种体现文明、和谐、平等、友善等价值观的教育。友善平等对待他人、动物和自然,人的身心灵会更和谐,人际关系会更和谐,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也会更和谐。为人之道,三重和谐,陶养健康人格,培育未来好公民。运用同理心开展生命关怀人道教育,种下同理心的种子,学会关怀其他生命体,建立慎辨性思维,以促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四)推广动物保护教育,大力营造动物保护的氛围
通过组织开展辩论赛、动物保护专题讲座、海报展板等日常活动,融入动物保护专题教育,不断宣传教育动物保护思想,营造动物保护的氛围,让动物保护意识在学生的思想中生根发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动物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曹明德,刘明明.对动物福利立法的思考[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41-46.
[2]袁红厂.我国动物福利立法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3]许军,黄渊涛,李琳警,等.惕新型贸易壁垒:渐行渐近的动物福利壁垒[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08(5):3-5.
[4]张伟,周学红,李倩,等.生态文明视野下大学生野生动物科学保护理念教育背景与路径选择[J].四川动物,2015(1):141-144.
[5]刘首正.生态环境保护中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其意义[C].辽宁省环境科学学会,2014.
[6]李倩.高校学生野生动物保护态度状况与教育对策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4.
编辑 赵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