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0-08-15 13:33张耀宇
商情 2020年34期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和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全球贸易竞争的焦点逐渐转向服务贸易,而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强弱逐渐成为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国务院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要求“提升服务贸易战略地位”。商务部等13部门印发《服务贸易发展“十三五”规划》,服务业以及服务贸易的稳健发展将成为新一轮深化改革的关注重点。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  中国服务贸易  国际竞争力  影响因素

一、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全球经济链背景的形成,我国服务贸易的内部、外部都在发生着变化,对于我国服务贸易的稳定发展来讲,服务贸易协调发展能够满足国际经济的发展需要,适应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转变。中国服务贸易的协调发展关系着整个国际贸易行业上下长久稳固的发展,影响着国际经济的内部结构组成,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于中国服务贸易的协调发展水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促进全球价值经济链更快更好的发展,迸发出巨大的能量。这就需要国家重视服务贸易协调发展的重要地位以及产生价值,捕捉国际一体化背景的发展趋势为我国服务贸易内部结构的优化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保障国家服务贸易的高速发展。

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与不足

1.我国服务贸易行业预算工作不能落到实处

当前我国服务贸易行业的预算还有待提升。当前的预算是传统型的,它不与完善的市场经濟体制完全兼容。没有有效的管控和监督,对于那些管理单位已列入中央政府预算机构负责人还没有做好准备工作,预算控制和约束管理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践行,服务贸易业相关业务人员基础工作不是很熟练,而且很多管理系统还没有达到一个非常健全的点,缺乏制度的保障。另外没有严格和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服务贸易行业财务法规不完善,不先进,因此我国服务贸易业经济金融协调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

2.我国服务贸易管理的整体素质有待增强

当前我国服务贸易业存在业务人员综合素质不过关的现象,追其原因在于开展服务贸易相关人员专业能力素质的培训没有落实,培训没能从多个角度分析服务贸易发展管理的现状以及相对优化举措,业务人员作为服务贸易发展管理工作的实施主体,没能强化自身素质以及对于岗位的责任心,没能打破传统服务贸易发展管理模式,缺乏探索多样化服务贸易经济协调发展的创新模式,相关人员自身的知识储备不足,缺乏学习自主能动性,没有主动学习现代化服务贸易管理知识以及网络技术运用能力,不利于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建设的便捷进行相关服务贸易管理工作,自身业务能力不强,自身工作的标准不规范,没能端正自身工作态度,对于服务贸易工作以及岗位的热爱之情不够深化,岗位责任意识不够明确,基于此这就需要服务贸易业务人员能够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与义务,严格遵守相关法律制度,恪尽职守,严格约束自身行为准则,充分发挥出服务贸易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及其价值,促进我国服务贸易业内部各部门间正常运转,各司其职又相互合作,迸发出更大的能量。

三、基于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协调发展的优化举措

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发展现状不容乐观,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管理。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及时认识到不足,通过浅析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服务贸易协调发展的优化举措,使服务贸易业充分发挥应有的价值,做到中国服务贸易能够协调发展,从而为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高速发展添砖加瓦。

1.完善财务预算资金管理制度。完善财务预算资金管理制度,实时记录资金的变更动态,遵循规章制度进行财政预算资金管理,减少预算偏差;加强资金管理,合理分配财政资源,要立足于服务贸易行业的现状,从长远的角度出发,进行合理的资金预算,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协调好服务贸易资源分配,做到公正,科学,切实提高服务贸易业的财务管理执行能力。

2.为服务贸易人员队伍注入新能量。加大年轻专员的人数比例,为服务贸易人员队伍注入新的能量。年轻服务贸易人员头脑灵活,思维逻辑清楚,在进行复杂的服务贸易管理上可以减少相对的失误与偏差,保证工作的精准性。同时,年轻人员身体素质方面较好,能够吃苦耐劳,对于工作抱有积极上进的心态,更好的促进服务贸易协调发展工作的进行。年轻人创新思维较强,可以准确把握服务贸易方面的新动态,并且积极进行改革创新,探索适应自身良好发展的服务贸易发展体制,为服务贸易业协调发展方面工作带来新的建议与措施,大大提高服务贸易业工作效率。

3.加大服务贸易业监管力度。监管作为制度的重要保障,为制度的规范以及行业内部人员的权利进行约束,旨在更好的促进行业部门间的正常运转,提高服务贸易管理发展水平,让服务贸易业中的人员都参与到监督工作中来,对自己以及他人甚至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与规范;同时对于相关服务贸易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进行严格把控,确保每一环节的高效无误,能够流畅紧凑的执行。在服务贸易业中设立奖惩制度,对于表现良好的个人以及部门进行适当的奖励,为行业其他人员树立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使其不断进行自我素质的提升,增强岗位责任心。

四、小结

总而言之,要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促进中国服务贸易协调发展水平,必须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加强业务人员管理,提升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提升我国服务贸易信息管理的服务水平。服务贸易业内部应落实监察工作的实施,从上到下进行工作监察,确保各岗位各部门之间协调运转,增强服务贸易业相关督查人员的责任意识,进一步提升服务贸易业财务预算以及管理的水平,有效解决工作中制约服务贸易业经济发展的因素,促进我国服务贸易业和谐稳固的发展,为我国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陈宪,黄建锋.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10).

[2]程大中.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黏合剂”作用[J].财贸经济,2004(02).

[3]程大中.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结构及影响[J].经济研究,2008(01).

作者简介:张耀宇(1985年5月-),男,满族,河北承德人,毕业于韩国釜山国立大学,经济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经济法、旅游管理、区域经济等。

猜你喜欢
全球价值链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农业合作策略分析
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背景下发展东北地区粮食贸易的对策
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探讨
浅析石油工程服务企业如何提升国际竞争力
区域性产业集群、价值链与体育用品之间关系的研究
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小微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模式研究述评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