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卫生健康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路径探析

2020-08-15 00:44:49王旭刘荣秀
教育现代化 2020年102期
关键词:德智体美美育卫生

王旭,刘荣秀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山西 晋中)

一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不仅给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全新的努力方向和建设要求,也给教育科学研究提出了全新的重大命题和研究课题。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高度重视下,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日趋完善。但是,纵观过去十余年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还存在严重的不平衡、不充分和割裂等问题,并不能突显全面培养育人要求的整体意义。加之,“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卫生健康职业教育努力适应新时代大卫生、大健康产业对多层次、多样化职业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职业教育中努力建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为实现“全民健康”战略提供人才支撑的卫生健康职业人才。

二 卫生健康职业教育中的德智体美劳五育理念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新时代的职业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

全面发展中的“德”是要聚焦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教育,突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以德塑魂。《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建立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为关键,提升德育效果”[1]。德育是五育之首,卫生健康职业教育中的德育就是要加强品德教育,把德育建设体现到各学科教育中,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和医者仁心教育,引导学生尊重患者,学会沟通,提升人文素养,全面提高医科学生培养质量。

全面发展中的“智”是求知问学、追求真理、知行合一,要帮助学生增长见识、丰富学识、增长才干。我国各学段教育一贯重视学生智育发展,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制度,智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卫生健康职业教育中的智育,不仅要扎实医学生理论知识储备,更要通过实验实训课程和实习实践提升动手能力和临床技能,成为熟练掌握和运用医学知识,善于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新时代卫生健康人才。

全面发展中的“体”是要坚持以“健康第一”为要义,推崇健康生活方式,增强学生体质、强健学生体魄、锤炼学生人格。《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指出,学校体育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学生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0]。卫生健康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未来的医科人员,他们肩负着治病救人、守护他人健康的重要使命。因此,医科学生不仅要医学知识过硬,还应当有健康的身体。卫生健康职业教育中的体育要注重“体医结合”,在相互渗透中培养实用性医学复合人才。

全面发展中的“美”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修养,引导学生追求心灵美、内在美,强化审美能力、审美意识。美育是学校美育体系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是构建五育体系,实现更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为高职院校推进美育工作,强化美育育人功能明确了目标。卫生健康职业教育中的美育,要树立“大美育”观念,按照美育规律将医学教育的每个环节都审美化,营造美育氛围,提升美育效果。

全面发展中的“劳”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弘扬劳动精神,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面对当前职业院校中劳动教育缺失的现象,卫生健康职业教育中抓紧形成具有职业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更为紧迫。2020年3月20日,《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发布,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要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人的时代新人开展劳动教育。这表明劳动教育已上升至国家人才战略层面的高度。卫生健康职业教育中的劳动教育,要与德智体美相融合,将劳动教育理念纳入到医科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探索符合卫生健康特点的劳动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德智体美劳五育各要素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有机统一体。医学职业院校中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构建应站在“全民健康”时代目标实现的角度,立足卫生健康职业教育的时代任务,体现卫生健康理念,促进职业院校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 卫生健康职业教育中德智体美劳五育发展现状

职业教育以促进就业、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自1996年我国职业教育法颁布以来,职业教育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完善,逐渐形成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结构化样式或过程。从二十多年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来看,职业教育已经具备了大规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服从国家从人力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能力。

教育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卫生健康职业教育也应画好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个教育同心圆。但是,当前卫生健康职业教育在育人方面仍有诸多欠缺。

(一)五育重视不够,内涵建设不深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提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注重“德、智、体”三育。2015年修订的《教育法》将“美育”加入教育方针。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构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至此形成。“育人”是教育的根本目标和导向,那么久不能仅仅局限于育德和育智,而是要全方位育人。长期以来,教育方针没有得到充实,因此对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思考和机制构建。

(二)德智体美劳五育发展不平衡

“长于智、疏于德、弱于体美、缺于劳”,是对当前我国教育生态体系五育失衡状况的总结和概括。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着眼于知识传播和技能培养,而对于德育的效果不好,不能入心入脑。近年来,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由于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现象的存在,使得职业教育中的体育和美育工作未被重视,相关课程和活动难以得到保证。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但长期以来却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很多学校对学生进行专门劳动教育的时间几乎为零、劳动教育课程几乎没有,导致劳动的育人功能无法实现。德智体美劳是一个完整的要素体系,面对新时代新征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打破五育失衡现状,实现“五育并举”。

(三)重专业素质培养,轻人文素养提升

目前,职业院校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视程度不够,人文类课程所占比例不到总课时的10%,医学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重专业课程轻通识课程的现象,人文素质教育氛围不够浓厚。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断裂,也会直接造成医学教育体系的不完整和不连贯,甚至可能导致学生职业生涯中的价值缺失,导致一些医科学生走入工作岗位后自我意识较强,缺乏交际能力,在工作中缺乏创新精神,难以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充分发挥。

(四)重专业课程实践,轻全面发展实践

医学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着重学生医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培养,除课堂课程之外,有50%的实践课程。但多局限于课堂知识的技能培养,而对专业课程以外的实践体验途径较为缺乏,对于医学生全面素质提升的感知体验活动较少,导致高职院校卫生健康学生的人才素质教育长期看不到实效。

四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卫生健康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路径

面对当前卫生健康职业教育中德智体美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应加快探索“五育并举”的实践路径,构建全面发展的卫生健康职业教育“三全育人”体系。

(一)以德树人,培植深厚医德情感

卫生健康专业学生的德育应从职业角度入手,使德育教育具有医学特性。在教学中可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相关医学专业课程相互融合,也可开设具有医学特性的德育综合课程,将人文素养渗透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强化课外隐形德育教育,拓展德育活动内容,挖掘德育资源,创新德育方法,厚植学生的医德情感。

(二)以智启人,培养卓越医科人才

卫生健康职业教育中的智育,除着眼于提升学生知识和技能之外,还应增加人文类通识课程,引导学生广泛涉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领域,实现“德智共生”。通过探索形成适合职业教育和医药卫生健康产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教学运行体系和评价体系。利用第二课堂研究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提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学生专业技能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以体育人,塑造健全医学人格

“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卫生健康职业院校学生更应有健全的身体和健全的精神。体育教学应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理念,结合卫生健康职业特点开展教学。在增在开足开齐体育课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运用体育健康知识进行健康饮食、科学锻炼、合理保健,引导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培养“体医结合”的健康人才。

(四)以美成人,提升医学美育效果

美育是卫生健康职业院校学生医德积淀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医科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卫生健康职业院校要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构建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努力提升医科学生的审美力和人文素养。通过挖掘职业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校歌、校训、杰出校友故事等净化学生心灵,厚植文化内涵,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积累美的资源,培养“德医双馨”的高素质卫生健康人才。

(五)以劳塑人,强化劳动素养提升

总书记指出:“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面对当前卫生健康职业教育中存在的劳动教育缺失现状,要增设劳动课程,充分利用多载体开展劳动教育,保证劳动教育的“量”。在注重劳动知识、技能学习的同时,要善于将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融入日常教育。结合卫生健康职业特点和岗位需求,经常组织劳动锻炼,提升医科学生实践能力,实现以劳健体、以劳育人、以劳立志、以劳促创。

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卫生健康职业教育要立足“全民健康”的时代任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机制,把五育理念不断渗透到教学、管理、服务体系,贯穿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过程中,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卫生健康人才。

猜你喜欢
德智体美美育卫生
七律·吾校
当代作家(2023年3期)2023-04-23 16:38:12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卫生与健康
本期话题: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学刊(2018年3期)2018-05-16 11:22:11
谈职高音乐与素质教育之间的联系
南北桥(2017年9期)2017-05-26 16:53:35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风采童装(2017年12期)2017-04-27 02:21:42
美育教师
卫生歌
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
现代企业(2015年6期)2015-02-28 18:52:30